什么是价值感?价值感在我看来,就是你有能力实现对自己的期待,同时满足社会对你的期待。如何实现价值感?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大方向和小目标,对自己有明确而正确的定位,在生活中开发自己,并不断努力向前。我的“传媒心”树立得很早。
一路从保送至外语学院英语传媒专业,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生;从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硕士,到访学牛津大学网路研究院参与学术研讨;从电视台记者,到创办个人微信平台,再到财经报道,我在传统与新兴媒体行业中寻找发掘自己的价值所在。
2015 年我以全 DIY 的方式拿到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文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理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传播策略理学硕士,伦敦政经/南加州大学全球传播文理双硕士,纽约大学媒体文化与传播文学硕士,英国华威大学全球传播文学硕士等 offer。期间自主备考托福和 GRE,对于留学的方方面面,我都有一定的钻研。2016 年,我以自身的申请经验帮助了 30 多位申请者申请交换生和硕士项目。
我所涉猎的方向主要是新闻与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口译与笔译,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人类学。目前就职于香港,从事媒体/活动策划类以及文化传播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之前在英美的生活也让我对留学这件事有更深的体会。对于留学规划,就业规划,也有一定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申请timeline
尽早规划成功的几率永远比急急忙忙赶工的几率来的大。以往,大学毕业后有三种选择,境内升学,境外升学,工作。近年来,多出一种新的选择——gap year。前三条路,无论选择哪种,都应该在确定方向后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然后对症下药。Gap year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是对前三种路的慎重思考及劣势弥补。如果决定了出国,那么一定要针对这条路尽早做规划,整体的4年大学期间的计划和申请季的划都是如此,在每一阶段合理安排才能在申请时少一些痛苦,多一份踏实。
申请的timeline方面,留英,最好8月就开始写文书,这样9月份就能投出去,英国这边很多学校都是先到先得,还有部分学校是非常重视985,211这些,所谓的区别对待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香港这边,申请系统往年的开放时间是11月,分为几轮,但今年也有开的特别早的,9月就开了。港大的offer有可能到4月才开始发,而其他几所学校可能很早就开始发放,所以会导致很多同学已经交了其他学校的留位费,(一般都是大几万),最后直接放弃港大。
除了大学期间每个时间段要完成不同的内容,并保证GPA不下滑,申请也要尽早启动。如果你已经大三了,我比较建议的是,大三下学期考GRE或托福+广泛浏览各大高校的主页仔细看项目介绍。大三暑假做实习弥补劣势+确定项目开始规划文书。大四9月初写好文书第一稿,然后赶紧跟老师确认推荐信的问题。9月底先改好投英国的香港的文书,基本在国庆期间就能投出去。如果是留美,可以在9月底改好2稿,确定推荐信,并参加一次托福考试刷分。根据学校截止日期先后,10月-11月改文书,甚至可以开始试着投申请。12月1是美国学校的第一批截止日期,12月15是第二批,1月1第三批,1月15第四批,再往后就是2月1了。基本就是这个状况,根据不同的截止日期和申请项目的喜好程度,可以一篇篇修改。当然,也有很多北美的项目有特殊的截止日期,一定要记得看清楚。
项目选择
随着现在出国留学的常态化,境外可选择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其实大部分学生在选择项目的时候都很难有特别明晰的想法。此外,每年的项目也在不断地改变,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影响着对留学项目的理性分析。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表格和数据来量化各方面指标。以下就是我自己申请的表格节选,除了综排和专排以外,表中数据“1”表示最理想,依次往后排:
以此方法列举所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就能直观地看出差距,并帮助自己理性选择。
文书策略
此外,我想说,选择最想去的项目先写,兼顾截止日期,是我比较推荐的做法。无论申请什么学校,请先写一篇大长文好好了解自己,不要在意字数,把自己从小到大的英雄事迹和难忘经历以及感受像流水账一样写下来都没有关系。如此之后,再根据不同的项目要求来挑选和整改。切记不要用同一份文书申请所有学校,这样被拒的可能性很大。
在文书修改甚至申请规划的整个过程中,请好好利用身边的资源。只要你能想到的能联系上的,都可以多多请教。给更多人看你的文书,特别是专业型人才,例如专业内的大牛,自己的学术指导老师。如果你对留学方面或者文书的语言有较大的担忧,也可以联系靠谱的文书指导老师或者专业内经验丰富的留学顾问咨询。
推荐信导师选择
我的建议是:牛推强推>强推>牛推……
所谓牛推,不是简单的说一个很牛的老师,而是在你所申请的领域很牛的人。比如说我在哥大交换的芭蕾舞老师是纽约芭蕾舞团的台柱,可是让她给我写传媒专业申请的推荐信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学校里面有老师,认识你很久,能为你写了一封饱含深情有理有据的推荐信,这显然比一个仅仅是很牛但跟你没什么交情的外教写的推荐信要好很多。因为推荐人跟你认识的途径以及时间长度,是会有考量的。当然,在国内的话,还是教授,博士会更好。具体也要看你申请的项目类型,如果是研究型,显然学术能力高的推荐人更有优势;如果是面向工作的,显然实习中的上级会是不错的选择。一般推荐信都是2-3封,如果实在想提交更多的推荐信,可以跟学校的教学秘书联系。
综合评估
英联邦:学校背景 > GPA > 文书 > 推荐信 =实践活动 > 语言成绩
北美:GPA+学校背景综合考虑 > 文书+实践活动 > 推荐信+GRE > 语言成绩
不过以上这个也有例外,比如说你的研究成果或者作品特别牛,或者你的语言分特别高,当然也是会有加分。此外,如果申请文科类专业,可能GRE会更看重verbal和写作部分,语言成绩也相对更为重要一点。这些都是大致的情况,所以如果自己有硬伤也不要太紧张,先努力去做!未来是自己争取的,不是被动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