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条件:
学校背景: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
GPA:3.3
语言成绩:托福91;GMAT700
二、申请结果: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offer(最终去向)
香港科技大学投资管理offer
香港理工大学金融学offer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offer
三、申请时间表:
大三整年利用课余时间准备G、T考试
大四上9月份开始递交申请
1月份陆续面试
2月份陆续拿到offer
四、申请规划:
1. 初始选择:
本科时只是有一个简单的出国规划,大二结束开始慢吞吞地学习托福和GMAT,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的目标和定位其实是比较清晰的,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努力而不是为要不要参加考研或直接工作而患得患失。梦想总是美好的,我梦想着能顺利越洋,享受在美国读研的时光,但作为金融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同样重要,我也在不断考虑着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环境。
同时,内地硕士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同质性,让我对其并无好感。换一个环境地方尝试不同的教育方式至少会让人的思路更为层次化,视野更加开阔。
2. 地点选择:
因此再三斟酌下我明确了目标,选择了香港。香港几乎是唯一一处可以兼顾金融实习和学业成长的地方。香港毗邻深圳,无论是香港的成熟型金融环境还是深圳的发展型金融环境都值得投入其中,相比之下深CBD可能更需要年轻人的投入。
其次,一年制短学制相比国内的2-3年来说,投入的时间成本更少,想象一下同等学历水平你的年龄优势,放在10-20年后可能没什么差别,但在职业道路初期这也是很大的一项竞争力。
面朝着国内市场,我做好了申请香港中文大学的准备。
3. 材料准备:
此时大三的我刚考完托福,拿着不理想的成绩,我十分焦急,但当时已值五月,距离九月的第一批申请期只有四个月,没办法的我慌张地报了GMAT班开始备战。快节奏强逻辑的G考比起托福更适合我,此时大三课程也几近结束,我放弃了暑假开始潜心准备,两个月后信心满满地去往新世纪日航。
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对GMAT逻辑题和阅读题的理解深度不够可能是导致我失败的主要原因。身边的同学考出的高分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着急,又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备考期。临到十一月,我终于陆陆续续准备好了所有语言成绩和文书资料,参加了香港学校的第二轮申请期。在申请时我选择了一家职业中介平台,虽说是全包的服务,但实际上大部分文书都是由我写好再教给中介平台修改,且修改后可能尚不如我自己的版本。最终我不得不将所有文字工作又重新精细地筛了一遍。
所以也想告诫申请期的学弟学妹说,申请学校完全可以是一个半DIY的过程,材料书写可以由自己和专业的老师共同完成,其余工作只要在时间上提前规划就完全没有问题。
4. 申请后期
大四寒假过后差不多申请完毕,我也拿到了香港大部分学校的金融类offer,此时的我在四所学校中毫不犹豫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不仅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环境最优美、校园面积最大、离深圳最近,也是对我毕业后求职最有帮助的一所学校。交完港中文的留位费,我开始认真地投入了实习岁月,直到去香港之前,都在国金证券投行部持续实习着。
5. 来到香港
香港相对国外大学的申请和申请后准备较为简单。我性格比较外向,在拿到offer后很快就找到了小团体并搞定了租房、入学报告、购置杂物等事情。在入港的前两个月,学习工作压力都不大,我们像是度过了一段生活最为丰富的蜜月期,ocamp团建、聚餐、出游、蹦迪、游乐园,不管是学校的绮丽风景还是香港的物质浮华,都让我们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欢乐。
港中文的食堂
港中文的民主墙
看展
听演唱会
万圣节海洋公园趴
登山
看海
烤肉趴
逛街
看夜景
而10月份的CPA考试一过,我便开始重新琢磨工作的事,毕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们就要完成学业,在这期间还得不断地填充自身实习经历已应对一年之后的招聘。因此在10月份至次年9月年,我都在课余时间内保持着券商研究所的实习工作,目前也顺利找到了一份研究所工作。在2017年11月,终于顺利毕业,而我也在北京正式入职新工作!
毕业
最后要对同学们说的就是,不管申请向何方、申请有多难,都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抓住自己的方向,不放弃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