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的这一天,我从LSE硕士毕业了:穿上硕士服,和同学们激动的合影留念、互相拥抱,与爸妈一起参加了学校隆重的毕业典礼。在Director念我名字、上台握手的那一刻,我甚至感到这一切有些不真实,梦里出现过很多次的场景竟然这么快的到来了。顿时,两年留学时光的点点滴滴都出现在了脑海,经历的诸多困难、孤独、温暖、快乐历历在目......
我,终于逆袭成功了。
这段留学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从最开始只要遭遇挫折就一整周都躺在床上暴饮暴食、黑白颠倒的小孩,变成了再苦再难也敢于直面未知、有条不紊前行的大人。希望我的经历可以帮助到更多打算留学的学弟学妹们,华丽的完成你们的逆袭。
LSE的new academic building应该算作LSE最明显的教学楼了
(一) 关于我
我叫Linzi,94年生的金牛座女生,自诩心脏强大,理性独立,有类似直男的思维逻辑和固执倔强的劲头。热爱生活,平时喜欢撸猫,喜欢烹饪,并经常制作各种美食:馒头包子水饺凉皮汤圆糖醋排骨红焖羊排牛尾汤blablabla,以此为乐,顺便释放学业压力。
以下是我的个人情况:
本科:山东财经大学 (财务管理专业)、爱丁堡龙比亚大学 (会计金融专业)
研究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专业)
均分:90.74/100
GPA:3.74/4.00
雅思:7.0
实习渣、课外活动渣一枚。。。
(二) 关于留学动机
高考失利之后的那几年本科时光,我从来没有真正认可过我的大学。那是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二本双非财经院校,学校全国排名350+,所以并没有很多人有出国的念头,大多数学生的大学四年要么整天昏天黑地的打游戏、刷剧,要么就是忙忙碌碌的考各种会计金融证书。
因此,大三之前,出国留学这条路从来没有在我的未来规划中出现过,我曾经和学校里的大多数学生一样迷茫,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就是不太糟糕的绩点和英语学习,而这两者后来都对我决定出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三那一年,周围的同学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实习、准备找工作、备考国内研究生……当时的我并不打算直接工作,但又考虑到国内研究生的时间太长,因此就想到了出国留学这条路。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考虑过去美国读研,但是美研的申请需要准备的考试更多(Gmat/GRE),一年之内很难把各项成绩刷到最理想的程度。对于想要尽快做好准备的我来说,留学英国或者澳洲似乎是一条更合适的路。碰巧的是,当时我的本科学校正好与英国的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有大四的交流项目,毕业之后可以同时拿到两个学校的本科学位。
这所英国院校的排名很差 (全英90-100名),很多人从未听说过它,所以当时我曾经十分犹豫,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否会对英国硕士申请有帮助,不过最后还是下决心去了。后来结果也证明,在国内本科学校不理想的情况下,参加本校和国外大学的交流合作项目是比较有帮助的选择,国外学校的名次不重要,但最好是可以拿到国外本科学位的项目。
就这样,我确定了目标,明确了动机,开始了一系列的留学申请准备。这个心路历程中,给我最大的感悟是,做重大决策之前,一定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需要问清楚自己,你是否愿意为了留学,暂时牺牲许多好心情与睡眠?在周围的人都去找工作、做实习、考研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心思专一的准备枯燥无味的雅思、绩点、申请材料?在周围的人都不看好你的学校的时候,能否不受影响,勇敢追逐自己的目标,并且熬过艰难的offer等待期?留学申请只是整个留学期的一小部分,当你获得了理想的offer之后,你又是否能做好准备应付国外陌生的环境、繁重的课业、无人倾诉的孤独?
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留学申请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如果没有充分的留学动机,就会很难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坚持下来。我曾经看到很多人从一开始的斗志满满变得灰心丧气,最后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很平庸的学校,深感可惜。
复活节假期,大概是LSE图书馆一年中为数不多的,从早到晚都有空座位的时候了。此时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回家或外出旅游,但是面对转专业的压力,为了取得好成绩,我还是每天早起到这里复习,晚上11点之后才骑自行车回家,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晓。这是一段十分孤独却让我受益匪浅的日子。
(三) 关于时间与规划
很多人之所以申请结果不理想,恰恰是因为时机不对。我认识一些比我成绩还好的学妹,因为递申请材料晚了三个月,最后只去了英国排名40名以后的学校。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开始准备的太晚,规划不到位,或者是拖延计划,比如明明4个月就能搞定的雅思却拖了大半年......记得蔡康永在《奇葩说》上说过一段话,原意大概是:英文中有一个词叫作“kill time”,许多人无所事事的荒废着人生,却说自己是在“杀时间”。可你对着空气挥刀半天,却杀不到半点时间啊,是时间在一刀刀的杀你。
可见,珍惜时间真的很重要。大多数人决定出国都是在大二甚至大三才决定的,这个时间用于准备留学申请其实已经很紧张了。英国的大多数学校都是在8-9月开放申请,澳洲有的学校甚至7月份就已经开放了申请,而刚刚开放申请后的1个月左右时间是递交申请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的录取标准已经趋于稳定,而且专业的录取人数都还没有趋于饱和,因此此时递交申请,拿到offer的几率是最高的。
针对以上的申请时间,我的留学准备计划如下:
大一&大二:此时不要求有明确的规划,但最好保持说得过去的均分(85分左右),并且注重四六级的学习。如果有精力的话,建议备考一次托福和BEC(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这样就可以督促自己学习英语了。另外,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可以适当参加一些课外项目 (与专业相关的项目最佳)和竞赛活动 (e.g. 挑战杯、大学生英语竞赛),这对后来准备申请文书是有一定帮助的,不过在这方面我做的并不好。
大三上学期:我主要侧重于提高绩点,注重课程的学习,同时多报一些给分高的公选课,如果可以的话,重修之前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科目。这个过程中如果学有余力的话,强烈建议备考GMAT/GRE,这对于成功申请世界顶级大学是很有帮助的,当然,没有准备GMAT也算是我申请过程中的一大遗憾啦。
大三下学期:全力准备雅思考试,力争2次达到7.0分,最多也不要超过三次。古语说得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雅思这种语言考试不适合长期战线,而是应该速战速决,因为长时间备考往往会造成自我怀疑、缺乏动力的后果,而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准备往往能得到更显著的效果。我是从大三寒假正式开始准备雅思,2月底第一次试水,6.5分,5月份第二次考试,7.0分。很多人会觉得我的起点水平就已经挺高了,其实也不尽然,因为雅思是有自己独特的备考特点的。在雅思第二次考试出分之后,我曾经把我的备考方法分享给周围的几个朋友,结果他们都觉得很有效,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此类语言考试是有方法可循的。
大三暑假:准备好全部的文书和申请材料。在国内,传统留学中介的文书水平大多都很一般,很多中介在收过押金之后,文书的完成时间会一拖再拖,我听过的就有很多人中招,最后硬生生的错过了最佳的申请时机。另外,中介的文书写手很多其实并没有国外留学经验,这导致他们的文书逻辑很多都是中式的,并不符合英文写作逻辑,但是有留学经验的学生和native speaker的英文表达就会地道很多。因此,半DIY真的是我认为的最高效的申请方式了,文书写作就可以交给专门的机构来完成,wordsunny就是很好的选择。我的CV和personal statement都十分的个性化,而且会根据每所学校的特点和专业性质而有所改动。这样做很好的一点是,虽然我不是大牛,背景也不够优秀,但审阅者在阅读过我的文书后,会发现我的与众不同。这大概是我申请材料的一大亮点吧。如果这段时间内,文书已经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尝试投递澳洲已经开放申请的大学了。
大四上学期:7-10月投递完心仪的澳洲大学,某些学校除外(e.g. 墨尔本大学),9-10月投递完所有的英国大学,之后就放平心态,耐心等待吧。
下面给出我收到各个学校offer的时间点:
8月:澳洲国立大学(会计学)
10月:雷丁大学(会计与金融管理学)、格拉斯哥大学(国际会计和金融管理学)
12月:爱丁堡大学(会计金融学)、兰卡斯特大学(高级金融分析学)
来年1月:杜伦大学(金融学)
来年2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
来年5月:墨尔本大学(金融学)
晒晒我的offer们
最后划重点:留学申请不!要!拖!请速战速决。
(四) 关于目标院校与择校
说到这个话题,国内中介的又一个大坑就出现了:绝大多数国内中介在收取过押金之后,为了不退还押金,都会尽力说服学生申请低于其水平的学校。这太普遍了,我在自己DIY之前,咨询过好多个知名中介,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最多只能帮忙申请格拉斯哥大学,因为这是他们认为的双非学校出身的学生能达到的最好水平了。最后一气之下,我开始自己准备申请,结果就收获了前面提到的大学寄来的offer。
相信我,只要你足够努力且优秀,世界顶级大学是不会把你拒之门外的。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确定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然后不顾一切的朝这个方向努力,就算最后达不到终极目标,结果也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这种超越自我的感觉很神奇,它会带领你去你过去甚至都无法想象的远方。
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在我进入LSE之后我才发现,LSE录取的申请者背景是各种各样的。和我同专业的有国内专升本一路逆袭的女神,有2+2合作办学的学霸,还有大学期间用二专业的学习经历成功申请的复旦男生。这些中国学生里面,只有很少人学着和本科相同的专业,大多数都是转专业申请成功的。这说明,像LSE这样的学校能认可的学历背景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你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参加国内院校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并拿到国外大学的本科学位,这对于申请成功有一定帮助。
另外,建议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尽量多申请几所排名靠前的学校,不要怕被拒绝,因为增加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成功概率,只要保证申请的质量即可。保底学校的话,可以申请2-3所相当或略低于自己水平的学校,只要保证能拿到其中至少一所学校的offer即可。
刚刚收到LSE offer的时候,曾经犹豫过研究生到底应该选择排名差一点的学校但是本科一样的专业(e.g. 爱丁堡大学的会计金融学),还是应该选择排名好一些但是完全陌生的专业(LSE的政治经济学),甚至还在知乎上还问过这个问题。后来证明,这真是个傻问题,因为从国内就业角度而言,学校排名的意义是远远高于专业的,很多企业都会有一个list,上面将国外的大学分成三六九等,而像英国G5这类超级精英大学是毫无疑问永远在第一类大学里面的,也就是说,毕业之后你投的任何一份工作申请,都不会因为硕士的院校而被刷掉,这绝对是就业的一大优势。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择排名高的学校吧。
(五) 关于留学生活的适应问题
如果你已经拿到了心仪的offer,别高兴的太早,真正的大boss还在后面等着你......
身边的同学在英国留学期间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面对不同的文化、孤独和学习压力,他们有的在跟爸妈视频的时候嚎啕大哭,有的干脆约了几个朋友喝个酩酊大醉,更严重的甚至长期旷课、生物钟调回北京时间......
而我在刚到英国的时候,也遭遇过方方面面的不适应,不过后来自己成功的排解了这种感受,很好地适应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总体的心得体会就是:尽快结交朋友,热爱生活,学会制作美食,有空闲的时候多出去走走,认真感受所在城市的美,并爱上它。
伦敦,这个古老与时尚交汇的城市,无论待在这里多久,它都永远会给人那么多的"意料之外"。它可以容纳完全不同的文化、人种,呈现来自世界各地最棒的艺术、潮流、科技、美食;它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白金汉宫、英国博物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碎片大厦、金融城行走在时代的前端。在伦敦,人们可以接触到的都是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东西,能很好地拓宽视野、开阔思维,对所处的世界形成新的观点和认识。一年时间太过短暂,让我来不及了解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它的无尽魅力。
幸福的下午茶时间
鬼才设计师云集的伦敦时装周
哥特风十足,假货与街头小吃遍布的Camden Town
伦敦动物园狂欢月
圣诞节假期璀璨的摄政街
学习学累了就会去的、让人幸福感爆棚的中国城,无论想吃火锅、面食还是西点,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BBC Proms 2017年夏季逍遥古典音乐节现场,会在BBC电视台直播的高逼格古典音乐盛宴
201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标枪比赛现场
另外,也许有些同学会面对和我一样的转专业选择。就我的经验来说,真的不需要害怕转专业这件事情,可以自信一些,去接受一定程度的未知。事实上,因为教育体系的差别,哪怕硕士学了和本科一样的专业,其实也是全新的开始。而且,我发现学习一个和之前差异很大的新专业,收获的东西要比想象中多得多。毫无疑问,学科领域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维度,但我始终觉得,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一定是为了将来会用得到,而是教会你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一种独特的逻辑思维,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这个方面来讲,转专业这一年的学习真的给了我很多独特的视角,这对我未来的发展绝对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深感受益匪浅。
(六) 最后的最后
现在的我,在上海工作,还是经常烹饪美食,养了一只叫格桑的暹罗猫。我依旧很固执,继续倔强的追逐自己的下一个梦想,一刻不停。之所以提到这些,我想说的是,其实人生很长,特定的困难只会停留在特定的时段内,经历过之后,就必须move on,承担之前从未想象过的、更困难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妨将时间线拉长,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审视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其实你正在经历的留学申请,只是漫漫人生中全部困难的一个而已,它既不是最难的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经历过这些之后,再回头看,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最初想象中那么的难。很多事情努力到最后,自然就有解了,因此不需要有太多顾虑与担忧,义无反顾的朝目标努力就好了。
最后,祝愿心怀理想的学弟学妹们留学申请成功,拥抱属于你们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