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剑桥交流项目翻车?十年拒签?我真是吐了!

老麦
2025-04-13
4 阅读
留学纠纷
签证拒签
教育管理
第三方机构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留学圈真是热闹,浙大经管和剑桥的交流项目翻车翻到天际,惊天大动作,狗看了都摇头。

说真的,我从业13年,各种留学幺蛾子见得不少,但这次的,emmm,怎么说呢,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面教材。

事情是这样的,浙大经管学院搞了个和剑桥的合作项目——“第五届浙江大学 - 剑桥大学研究生联合论坛‘数字经济与全球创新’”。

听起来高大上吧?但这少爷倒好,项目负责人居然没直接联系剑桥,而是找了个第三方机构,把签证的事情全包了。

更离谱的是,这第三方居然用伪造的剑桥邀请函!结果,20多个学生直接喜提十年拒签大礼包,英国签证中心这波操作,真是干净利落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其中,还有几个学生已经申请了英国其他学校的研究生。

好家伙,这下好了,全线崩盘,直接原地去世。这波操作,真是让人眼前一黑,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这还没完,从2019年开始,浙大经管学院每年都和剑桥合作搞短期项目,比如“剑桥大学金融科技与科学技术暑期课程项目”。

结果,证书也被扒出来是假的!证书上那个叫“Jonathan Alexander”的“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罗素大学集团直接出来打脸:不认识,没这个人,签名也是假的,疑似用签名生成器做的。

啊对对对,你说是就是了。

更骚的操作是,负责收钱的组织者,居然通过一个叫“Bill”的第三方,用私人支付宝收款。高额费用,资金流向不明,这不明摆着是搞事情吗?

这事儿一出,舆论炸了锅。

网友们纷纷化身键盘侠,开启了疯狂吐槽模式。有人说浙大经管学院管理混乱,有人说项目负责人失职,还有人说学生太天真。

说真的,这事儿责任确实挺复杂。

首先,项目负责人难辞其咎。把签证这种重要的事情交给第三方,而且还没做好尽职调查,这不是玩火自焚吗?

就算卸磨杀驴,你也得让驴先喘口气吧?这波操作,属实是把学生坑惨了。

其次,学院的监管机制也存在严重漏洞。

对合作方和项目流程的审核形同虚设,给了无良第三方可乘之机。这就好比在下坡路上猛踩油门,不出事才怪。

当然,学生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留学申请不能光看学校名气和项目包装,也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信息的真伪。

天上不会掉馅饼,真香定律也不是万能的。

除了浙大这个案例,我还见过不少类似的坑。

比如,2019年,遇到一个学生,想去美国读本科。他找了个中介,号称能保证他进藤校。结果,中介提供的文书全是假的,学生最后被所有学校拒了。

再比如,2021年,有个学生想去英国读硕士。她找了个机构,承诺能帮她拿到全额奖学金。结果,机构收了钱就消失了,学生最后啥也没捞着。

所以,留学申请一定要谨慎,选择靠谱的机构和顾问非常重要。不要轻信所谓的“保录取”、“高额奖学金”等承诺,要多方求证,仔细甄别。

留学避坑指南,拿走不谢!

这几年,留学越来越卷,各种机构也层出不穷。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挑花了眼,不知道该相信谁。今天,麦老师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留学避坑的经验,助你在留学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留学机构或顾问。

不要轻信小广告和朋友圈的宣传,要选择有资质、有经验、口碑好的机构。可以多问问身边的朋友或学长学姐,看看他们有什么推荐。

其次,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不要只关注价格和承诺,也要仔细阅读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特别是关于退款、服务内容、责任划分等方面的内容。

再次,要保持理性,不要被所谓的“捷径”诱惑。留学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最终成功。

不要轻信所谓的“保录取”、“高额奖学金”等承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留学规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留学申请不仅仅是文书和包装的比拼,更是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较量。要努力提高自己的GPA、语言成绩、科研能力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2月17日,浙大经管学院终于发声,说警方已经立案侦查,学校也成立了专项小组配合调查。这就好比丧事喜办,总算有点积极的动静了。

说起来,留学申请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最终到达终点。希望同学们都能擦亮眼睛,避开留学路上的各种坑,最终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wordsunny001。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