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考研卷考生,留学卷家庭!这话我不完全赞同!
考研卷还是留学卷?
张雪峰老师曾这么说:"一旦决定考研,你大学最后那一年,你大三那一年,你大概率是与世隔绝的;因为我们国内的考研非常的卷,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评价体系相对来讲比较单一。"
这话我同意。
但接下来他来了个神转折:"一旦你要考虑出国留学的话,考察的就不是你的个人能力了,如果你参加国内的升学考试,那卷的是你考生个人;一旦说你要采取出国留学这个升学方式的话,要卷的是你的综合家庭。"
说真的,听到这儿我差点把手里的美式咖啡喷出来。这话说的,怕是连25Fall的申请er们都要跳起来骂娘了。
作为一个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海外名校的老人,我得说道说道。有钱就能上好大学?要真这么简单,我这13年怕是喝西北风去了。
记得去年有个家长,一上来就说:"麦老师,咱直接说钱吧,上UCL要多少?"我当时就笑了:"您要真想shopping,不如去K11,那儿的LV包包买着更直接。"
且不说UCL这种全英第一梯队的学校根本不吃这一套,就说最基本的入学要求 - List和GPA。
就在上个月,我一个GPA 84、雅思7分、手握四大行实习的学生,愣是被伦敦商学院(LBS)放在waiting list上吊了一个月。
这孩子家里条件不错,但人家admission officer连问都没问family background。
知道为啥留学圈都说"G5卷出天际"吗?因为现在但凡排名靠前的学校,考核的就是实打实的个人实力。比如说...
比如说以英国商科为例,在我从业的第12个年头(去年),光是伦敦政经的Master in Management项目,就收到了全球近万份申请,但最后录取的也就300多人。
这帮人能被录取,靠的可不是家里的"综合实力"。
说到这儿,我得给大家扒一扒那些真正"卷"的是啥:
首先是本科院校和GPA这道坎。QS100内的英国学校,基本都有自己的List。
不是我跟你说,前两天曼彻斯特大学的商学院,连List名单都更新了,985/211/双一流这些学校,均分要求直接干到了85+。
双非院校?那更猛,88+才敢说话。
还有人说"那我去澳洲读书吧,听说那边好申请"。兄弟,你是不是对墨尔本大学有什么误解?
人家商科的要求,比某些英国G5学校还要刚。去年我一个学生,GPA 87,看着漂亮的简历,结果人家直接来了句"Sorry",连waiting list都没给。
语言关这一关,那更是卷上加卷。随便说个Kingston(金斯顿大学)的传媒专业,现在都要求雅思7分。
你以为雅思7分很简单?我跟你说,native speaker也就这个水平。有个学生问我:"麦哥,我能不能先申请,语言后补?"我说:"你这思路很Real,但人家学校的确也是这么搞的。"
但这还不是最难的。现在那些热门专业,都悄咪咪地加了GMAT/GRE的要求。
我去年带的一个理工科大佬,本来各项背景都拿捏得死死的,结果LSE(伦敦政经)突然扔出个"GMAT 700+"的requirement,可把这孩子给愁坏了,啃了两个月的GMAT,天天熬到头秃。
最近我遇到不少考研的同学。
说实话,如果你正好在考虑转战留学,眼下这个时间点还真不错,尤其是对准备申请英澳的同学来说。
啥?你说你没有雅思成绩?这事儿还真不用慌。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一个小道消息:除了那些热门专业和顶尖院校,大部分英澳院校都支持先不带语言成绩申请,拿到conditional offer再去怼雅思。
去年我就带过一个前考研战士,从开始准备到最终顺利拿下诺丁汉的offer,愣是用了不到两个月。
但我必须要提醒各位,要想在2024年玩转留学这趟浑水,几个关键点必须得提前知道:
第一,选校别贪多。现在不少英国名校都开始搞类似"限时offer"的骚操作。
一个我带了快十年的老伙伴(某高校招生官)私下跟我说,这是变相让学生尽快"占坑"。所以,与其海投20所学校,不如集中火力投5-6个最适合的。
第二,申请别等。不是我吓唬你,现在英美那些学校,光是申请系统后台都快被挤爆了。
前几天我一学生申UCL,系统卡了大半天。所以,赶紧准备材料,尤其是CV(简历)和PS(个人陈述),这可都是要费老劲的活儿。
第三,特别提醒下商科专业的考研同学,别光盯着那几个网红专业和学校。
我昨天刚看了最新数据,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这些商学院,有些专业的就业率比某些G5学校还高。这年头,实用性比光环重要。
记住我一句话:留学申请就像马拉松,不是一百米冲刺。有时候你以为最难的是选校定位,其实最难的是如何在这场持久战中调整好心态。
去年我带过一个考研落榜的孩子,从沮丧到最后拿下华威的offer,整个过程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入行时的第一个学生 —— 同样也是从考研转向留学,最后在英国找到了人生方向。
所以,如果你正在为考研失利而苦恼,或者对留学心存疑虑,欢迎随时找我聊聊。
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开启留学新征程的最佳window period。抓住机会,搞不好你也能在2025年实现自己的留学梦。
注:有问题随时私信我。评论区告诉我你想申请的学校和专业,让我看看能帮你出什么主意。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