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给出国留学的家长的建议,太详细了!
最近看到张雪峰老师跟一位江苏家长的对话,真是说到了留学规划的痛点。
那位高三女生能考590-600分,想本科国内读,研究生出国,专业想选金融。从业13年来,遇到太多类似案例,今天就给大家扎扎实实聊聊这事儿。
张雪峰老师说得对,金融是分"募"和"投"两条路的。干募资玩的是资源,搞投资拼的是技术。
但我要补充的是,现在的金融业已经大变天了。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量化投资占到了美国股票交易量的60-70%,AI交易的比例每年都在攀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单纯的金融理论已经不够看了。
说到专业选择,这里有个real case。2023年我接触一个浙江的学生,分数线也差不多这个位置。
家里也是纠结了好久要不要转专业。我们参考了2025年QS最新排名,帮她设计了个"弯道超车"方案:本科选了Financial Engineering,研究生再转金融。
为啥这么建议?最新排名显示,帝国理工学院(QS全球第2)、新加坡国立大学(第8)这些顶尖名校的金融工程专业,它们的毕业生在投行的就业率反而比纯金融还高。
因为现在投行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你得懂金融,还得会coding。这姑娘现在在我们合作伙伴学校读书,人家Python、R语言玩得溜溜的,实习面试一轮一轮在飞。
说到QS排名这事儿,不少家长确实容易踩坑。有些211学校的中外合作项目,合作方QS排名300开外,学费却要七八万一年,这不是典型的"名校溢价"吗?
张雪峰老师说得没错,选校得看合作方的实力。就拿南安普顿大学来说,2025年QS排名第80左右,虽说也还不错,但跟帝国理工这些真正的顶尖名校还是有差距的。
再看看诺丁汉,现在全球排名第108,利物浦第165。大家留个心眼啊,排名这东西是会变的。
选校的时候,得看专业实力、就业前景,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一个综合排名。
说到这个分数段的同学去哪读书,张雪峰老师提到了一个关键点:中外合作办学有三证。
一个是国内大学本科毕业证,一个是国内大学本科学位证,还有一个是外方合作院校的学位证。
这对于想保底申请国外名校的同学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从我的经验来看,这事儿还得再细聊。以最新2025年QS排名为例,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8),完爆很多中外合作项目的国外合作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选择去新国读本科。
但我发现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细节 - 每所大学的优势专业是不一样的。比如伦敦大学学院(UCL,排名第9)在金融这块就相当强势。
说个我2022年遇到的例子。有个学生分数跟您家孩子差不多,当时也是纠结要不要选211的中外合作。
结果我们分析了他想去的那个项目,发现合作方是QS前300的学校,金融专业的师资和就业数据都不理想。
最后选择了另一个路径,现在在英国读研,申请到了英国前五的商学院。
特别要提醒一点,张雪峰老师说得对 - 你如果想进央国企,确实得考虑国内211的中外合作项目。
这里我补充个实操建议:在选择中外合作项目时,一定要去企业人才库里搜一下目标岗位的要求。因为有些央企明确要求211以上学历,但对海外名校毕业生又有专门的引进通道。
对于女生学金融还是工科这个问题,我完全同意张雪峰老师的观点 - 只要你能突破学历壁垒,性别根本不是问题。
去年我们一个女学生,学的是金融工程,现在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人家照样玩得转大数据和编程,而且在客户沟通方面还占优势。
这里想说一个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忽视的点。现在不少英国前50的大学(参考QS最新榜单)都提供了所谓的"条件offer"。
也就是说,如果你本科成绩达标,就算高考成绩不是特别理想,通过设计合理的升学路径,依然有机会申请到不错的研究生项目。
说到QS排名,还得说一个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关键点。
张雪峰老师提到了南安普顿大学QS排名80多,这个数据确实没错。但做留学规划要看细分专业排名,有时候综合排名第100多的学校,某个专业可能反而是全英前十。
拿着590-600分去申请国外名校,确实需要好好规划。还是说回张雪峰老师提到的中外合作和宁诺、西浦这两条路。
西浦的利物浦大学2025年QS排名165位,乍一看不算特别亮眼。但人家的商科在英国很受认可,毕业生去UCL(排名第9)、帝国理工(排名第2)这样的名校读研是很常见的事。
回到实操层面,我得说说哈工程和南安普顿的例子。
张雪峰老师提到了哈工程在美国那个"制裁清单"的事,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就我13年的经验来看,申请英国、新加坡、香港这些地区的名校,反而没太大影响。
比如说香港大学(QS第17)、香港科技大学(QS第47)这些学校,它们对内地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都有专门的评估标准。
所以选校的时候要多角度思考,不能光看一个维度。
说到女生读工科的问题,这里想特别强调一点。张雪峰老师说"只要能突破学历壁垒,男女差异就不用考虑了"这话说得太对了。现在在麦高,我一直建议女生去尝试这些所谓的"男生优势专业"。
就拿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英国前十名校的金融工程专业,女生比例已经从10%上升到25%左右,这是个明显的信号。
最后,给想去金融或相关专业的同学一个忠告:别被表面的专业名字迷惑了。现在全球金融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fintech、金融工程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非常快。
选专业的时候,与其纠结是学传统金融还是换专业,不如想想怎么把金融跟科技结合起来。
看看QS排名前20的学校,它们的金融相关专业几乎都加入了编程、大数据分析这些模块。
记住,比起发愁专业和院校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自己想在金融行业做什么。
正如张雪峰老师说的,"募"和"投"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选对方向比选对学校更重要。
在我们的帮助下,过去这些年已经有不少590分左右的学生走出了自己的路。
但说实话,成功的案例都是提前规划、深入研究的结果,可不是随便报个"洋学校"就能成的。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