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留学生,就是一群国内考不上出去读野鸡大学的??

老麦
2025-04-13
9 阅读
留学
教育
名校申请
国际教育

图片

说真的,最近被一个话题气得睡不着。

图片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出国的老留学规划师,这13年我见过太多人对留学生的误解,但像最近这波节奏,真是把我"整不会了"。

"留学生都是考不上大学的"、"除了常春藤都是野鸡"、"国外数学教育不行"...兄弟,你这一口一个"野鸡"的样子,让我这个老留学人很想请你喝杯咖啡,慢慢给你掰扯掰扯。

记得2015年,也就是我从业第4年时,遇到一个学生叫景雨晨。这孩子高二,数学成绩相当硬核,在年级都是前十的水平。

他跟我说要出国,我寻思挺好,结果他爸妈听说后怒了:"你数学这么好,咋想不开要出国?"

好家伙,这是觉得出国的都是学渣呗?我当时就给他爸妈甩出一组数据:你们知道MIT(麻省理工)的数学系有多难进不?每年4000多申请者,最后能录取的可能还不到100个。

这还不算Harvard(哈佛)、Stanford(斯坦福)这些学校的数学系。再告诉你们个事,Penn(宾大)数学系那些顶尖教授,大部分在国内高考都是省前十的主。

说到这儿,我得给大家爆个料: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中,遇到的学生里,大概有40%是奔着更好的数学教育去的。

2021年我带过一个学生,进了Stanford的数学系。这孩子在国内是IMO(国际数学奥赛)的银牌得主,人家为啥选择出国?因为国外的数学教育注重思维创新和实际应用,跟科研结合更紧密。

对了,还有人总觉得除了常春藤就是野鸡。我直接笑喷,Michigan(密歇根)、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Georgia Tech(佐治亚理工)这些学校的工科,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把某些所谓"名校"按在地上摩擦。

别问我咋知道,这些年我带的学生在这些学校搞研究、创业的比比皆是。

真想问问那些动不动就喊"野鸡"的网友:你们知道UMich的工学院为啥被工业界称为"小MIT"吗?知道为啥Tesla、Apple这些公司最爱从Georgia Tech挖人吗?懂UCLA的计算机系为啥能年年被Google、Meta当成后备人才库吗?

说心里话,看到有人一边喷留学生"没出息",一边羡慕人家毕业就能拿60万年薪的样子,我是真觉得好笑。

作为一个整天跟世界名校打交道的老留学人,我只能说:要想知道外国大学的含金量,光看排名是不够的,得看校友在业界的表现。

图片

要说最近让我哭笑不得的,就是看到有人说"留学生都是去混文凭的"。兄弟,您是不知道现在国外那些名校都卷成啥样了。

2023年我刚送走一批学生,光写文书就得反复改20多遍。这群孩子,大冬天的每周末上完网课,还得掐着时差跟教授做research。这叫混文凭?我看是在找虐。

去年有个学生苏云澜,让我印象特别深。

这孩子是我从业第12年遇到的,申请CS(计算机科学)专业时,一个学期要自学5门编程语言,还得准备3个科研项目。那阵子我看他朋友圈,天天凌晨三四点还在发代码截图,看得我都替他头秃。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个事。记得2019年那会儿,正好是我从业第8个年头,碰到一个挺逗的情况。一个高中生家长问我:"听说美国大学不教数学,是不是啊?"

我当时就笑了:"您这消息可能是从火星来的。"随手就给他看了个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的课程表:高等代数、实分析、拓扑学...

这阵势,比国内某些所谓的重点大学数学系排得都要难。更别提人家还有统计、金融数学这些交叉学科了。

"混文凭"这个帽子扣得是真有意思。我问你们,你见过哪个混文凭的把自己逼到差点抑郁的?

2022年我认识的一个留学生,哈佛商学院的,期末考试那阵子直接瘦了10斤。你说这叫混?那我建议你也去"混"一个试试。

还有人总提到"野鸡大学"。我直接给你们来个数据暴击: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CS专业,去年招收的中国学生,高考成绩全是重点线上100分以上的。

人UCB(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有超过40%是各省前100名的水平。这些学校在某些人眼里可能排名不够高,但人家招生标准可一点不含糊。

最搞笑的是还有人说"留学生不爱国"。这话说的,我都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反驳。

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好几个在美国的学生组织了华人援助小组,给国内捐口罩、防护服。那会儿我正好从业第9年,看着这些孩子一边自己省吃俭用,一边组织捐赠,说实话,我特别骄傲。

讲真,作为一个带了13年学生的留学顾问,我最气不过的就是有人随便给留学生扣帽子。

你们知道现在国外读个本科有多难吗?光是选校这一关,就够让人折腾的。研究生就更惨了,paper、推荐信、项目经历,哪一样不得卷到飞起?

图片

每次我看到这种对留学生的偏见,最想说的是:兄弟,来我这儿坐坐,给你看个好玩的。

记得2023年,也就是我从业第12年的时候,碰到个特逗的事。一个家长跟我说:"麦哥,我觉得孩子在国内上个二本就挺好,出国多不安全啊。"

结果第二天,这位家长就看到新闻,说是某二本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简历全被HR刷掉了。这事把他给整不会了,立马打电话问我留学方案。

说实话,留学这事吧,真不是非要把国内说得多差,国外说得多好。但你要问我这13年的心得,那就是:出国留学最大的好处,不是镀金,不是文凭,而是开眼界。

就拿我2019年带的一个学生来说。这孩子在CMU(卡内基梅隆大学)读AI(人工智能),现在创业搞自动驾驶,估值都已经破亿了。

人家就说过一句话:"要不是出国,我可能这辈子都不知道,原来技术创新可以玩得这么野。"

咱就说句大实话:那些动不动就喊"野鸡大学"的,怕不是把百度排名当圣经了?

我问你,你知道为啥Rice(莱斯大学)只有七千多学生,但校友里能出4个诺贝尔奖得主吗?懂为啥滴滴、字节跳动的技术骨干里,UIUC(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毕业生特别多吗?

这些年,我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出国,然后在世界名企崭露头角。

说真的,有时候我都想给那些喷子寄个"麦哥特制清醒套餐":一份世界大学专利授权排名,一份全球学科排名,再来一份校友创业公司市值统计。

保证看完之后,再也不敢随便喊"野鸡"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不是镀金,更不是逃避。

它是一个让你看到更大世界的机会。那些在实验室熬夜的,在图书馆拼命的,在创业路上打拼的留学生,哪个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增光?

记住一句话:看不起留学生的人,往往是那些既不了解国外教育,也不懂国际竞争的人。

但凡你去名企面试过,看过世界500强的人才简历,就知道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今天这篇文章写完,我还得去改下个留学生的文书。最近申请高峰期,可忙了。

不过说真的,看着这些孩子一个个追梦,我这个老留学人,还挺享受这种"头秃"的感觉。

毕竟,用我们老麦的话说就是:留学这条路,走得累但值得。你在"野鸡大学"里拼命的样子,真的帅炸了!

图片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图片

图片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

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
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