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最差的时候,反而是最好的留学时机?

老麦
2025-04-13
7 阅读
留学
职业发展
教育投资
研究生申请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自从2011年入行,已经看着无数留学生从"啥也不懂"变成"前途无量",也见证过太多"普通家庭逆袭"的故事。

图片

最近看到不少"读研无用论"、"留学性价比低"的言论在网上刷屏,作为一个天天和留学生打交道的从业者,我真的忍不住要说点啥。

今年市面上的调性都不太对劲儿,经常看到这种争论:考研不如考公,出国读master纯浪费钱。

甚至还有人说现在的学历都在贬值,读个master就是在"花钱买张文凭"。

说这话的人要么没申请成功读研,要么就是连基本的市场调研都没做过。

作为每年服务超过上百位留学生的亲历者,我敢说,现在无论是国内考研还是出国深造,都是性价比炸裂的选择。

拿去年我服务过的一位学生来说,叫徐文泽(化名),大学读的某985计算机专业,但GPA只有3.2,属于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家里条件中等,爸妈都是普通工薪族。

按照某些"键盘侠"的说法,这种情况直接工作才是最优解。

但经过我们团队的精准定位和包装,他最终收获了英国曼大和UCL的offer。现在在伦敦某fintech创业公司做data scientist,年薪折合人民币50万+。要知道,如果他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以他那个成绩,能拿到30万年薪就不错了。

说真的,我最讨厌那些动不动就说"读研无用"、"留学不值"的人。在我13年的从业经历中,见过太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留学实现阶层跃迁。他们有的去了华尔街,有的进了FAANG,还有的在欧洲顶级实验室搞研究。

但凡吐槽留学"性价比低"的,要么是没真正了解过市场,要么就是被一两个失败案例吓到了。

来,我给你们算笔账:以英国一年制硕士为例,学费+生活费大概30万左右。但只要你选对了专业和学校(这就是我们专业人士的价值所在),基本两三年就能回本。

而且现在各个国家都在抢人才,政策简直不要太友好。

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的毕业工签都放得很宽松,甚至有些紧缺专业还给permanent residence的fast track。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机会啊!

记住一个铁律:混得好的人从来不会觉得学历无用,因为他们正在享受高学历带来的红利。那些整天喊"读书无用"的,怕不是自己学历不够,在给自己找台阶下。

图片

要说留学深造的含金量,上次我看一个学生案例差点笑出声。

那是2022年,也就是我从业第11个年头,一个学生犹犹豫豫地来找我,说读个水硕是不是太亏。当时我问他一句:"你觉得水硕值多少钱?"他说可能就值个30万?

哥们,你这也太低估自己了!

先说一个硬核数据:根据2023年QS的最新调查,英美澳加的名校硕士毕业生,首份工作薪资普遍比本科高30%-50%。

而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五年,这个差距能拉开到60%-80%。这还只是统计平均值,要是选对了专业和赛道,差距能更夸张。

我去年带过的一个case,南京某211的金融系女生,本科实习全都是券商和基金,看上去已经是很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了。

但她最后还是决定去英国读个金融科技的硕士,为啥?因为她发现现在的金融行业正在被科技重构,传统金融人才已经不够看了。

这妹子真的smart到让我头皮发麻。

现在在伦敦的一家区块链公司做Product Manager,年薪比她本科同学高出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她现在的职业赛道比传统金融更有想象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弯道超车",玩的就是你不敢想。

说到专业选择,我真要给各位上一课。现在最火的几个留学专业方向:

  1. 金融科技(FinTech):传统金融+数字化改造,这是个能让银行CEO都慌得要死的方向。

  2. 数据科学:各个行业都在抢人,薪资待遇简直起飞。我有个学生去年刚从帝国理工毕业,直接被对冲基金给抢走了。

  3. 人工智能: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OpenAI的CEO可是公开说过:"AI人才严重短缺"。

还有更多紧俏专业,比如可持续发展、医疗科技、网络安全...哪个不是香饽饽?关键是,这些新兴专业的入门门槛反而比传统专业低,因为大家起点都差不多。

你要问我为啥知道这么清楚?因为每年我都要帮100多个学生做专业定位和申请规划。

看多了自然就懂了市场要什么。所以我要告诉各位,与其担心学历贬值,不如想想怎么把学历"增值"。

选对了专业方向,一个"水硕"也能让你在职场上起飞。选错了方向,Harvard的文凭也可能让你在找工作时焦头烂额。

图片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了:现在经济形势这么差,读个硕士是不是风险太大?

我直接笑出声。在我们这行有句老话:"经济最差的时候,往往是留学最好的时机。"为啥?

因为你在经济低谷期深造,等你毕业时可能正好赶上复苏期。这不是我瞎说,从我2011年入行到现在,已经看过太多这样的案例了。

来,给你们爆个料:2020年疫情期间,我这边有个学生,湖南某二本院校毕业,家里开了个小五金店。当时很多人都在劝他:"现在这形势,还是老老实实帮家里做生意吧。"

这兄弟不听,非要去加拿大读个供应链管理的硕士。他爸妈也是看不懂,觉得供应链有啥好学的。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去年毕业直接被亚马逊加拿大分公司给收了,年薪税前8万加币,相当于人民币40多万。

为啥能有这么好的结果?因为他在选专业时就想明白了一个关键点: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未来几年供应链重构是大趋势。

这不是我教的,是他自己悟出来的,真让我这个老师都佩服得不行。

所以我现在见到纠结要不要出国的学生,就问他们一句话:"你知道你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吗?"

不是那些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也不是那些家里有矿的富二代。你最大的竞争对手,是那个徘徊在选择路口的自己。当别人还在纠结要不要走出舒适圈的时候,你已经在国外打拼了,这就是你的优势。

13年的留学行业经验告诉我,普通家庭的孩子,真要往上走,读研/留学这条路,性价比是真的高得离谱。

当然,前提是你得找对路子。专业怎么选?学校如何申?简历该咋包装?这些都是技术活。

最后说点实在的:世界名校的金字招牌到底值不值钱?光说海外名校毕业生的薪资premium就高达30-50%。

但我觉得,最值钱的不是学历本身,而是你在留学过程中建立的国际视野和职业思维。这种东西,是你在国内打工永远都攒不出来的财富。

记住麦哥说的话:留学性价比的公式从来不是"毕业能赚多少钱",而是"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大"。

那些整天喊"读书无用论"的,99%都是在用自己的"认知天花板"限制别人的"发展上限"。

你永远不知道,当你站在曼彻斯特的图书馆里、硅谷的实验室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机会。

这才是为什么我从不建议普通家庭的孩子因为经济下行就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

记住,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至于你准备好了没有,来找麦哥聊聊呗!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