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中澳免签政策有点野,澳洲游客都high翻天了!

老麦
2025-04-13
2 阅读
签证政策
中澳旅游
商务考察
免签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有个事儿让我直呼"卧槽"。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帮留学生规划未来的老人精,我是真没想到中国这波操作这么生猛。

一纸免签政策,直接让澳洲游客从"望而却步"变成了"真香定律"的忠实践行者。要知道以前办个中国签证,那叫一个费劲。

住在新州Wagga Wagga小镇的Jasmine(化名)就跟我吐槽过,光是开车去悉尼办签证就得花七个半小时,这还不算回程。"

麦哥,这签证太难搞了,我都快放弃去中国看我闺蜜了。"

结果去年中国直接放大招,宣布对澳洲游客开放30天免签。这消息一出,我们办公室的澳洲合作伙伴电话都打爆了。"兄弟,这是真的假的?"

连我们最资深的澳洲商务代表都激动得语无伦次。

数据说话:这政策一出台,携程平台上澳洲访华机票搜索量直接暴涨320%,预订量更是比去年同期翻了4倍还多。

这哪是什么"温和增长",简直就是坐火箭!

有意思的是,现在的澳洲游客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到此一游"型。根据我们最新的市场调研,有超过40%的澳洲游客开始偏好"深度游"路线。

不是我吹,光是今年一季度,我就帮三个澳洲家庭定制了云南-贵州-重庆的"慢游中国"行程。

其中有个叫Sebastian的澳洲企业家,原本说就去北京上海转转。结果被我一顿安利后,硬是把行程改成了为期20天的西南文化探索之旅。"

老兄,你要是只去看长城故宫,那跟在悉尼歌剧院拍照有什么区别?真正的中国在普通人的生活里,在街边的烧烤摊,在清晨的菜市场。"

这哥们回来后发了封长邮件给我:"Mate,这趟旅程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的认知。我在重庆吃了一顿让我怀疑人生的火锅,在贵州跟苗族阿姨跳了一下午舞,在云南的茶山上看了一场绝美日落......"

看到这儿,各位可能会说,不就是个免签政策嘛,至于这么激动?

我告诉你,这事儿可没这么简单。

要说这事儿的门道,得从市场数据说起。根据澳洲旅游局的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赴华旅游的澳洲人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35%。

这数据看着还行是吧?但有意思的是,其中60%以上都是"首次访华",这才是重点!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两周接待的一位客户。这位在墨尔本开连锁咖啡店的Richard,之前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雾霾+人挤人"阶段。

结果这哥们被我忽悠去了一趟杭州,回来就开始研究怎么把生意开到中国去。

"麦哥,你是不知道,我在杭州西湖边那些网红咖啡店看傻了。人家的数字化程度,连澳洲最潮的精品咖啡馆都得甘拜下风。"

这位老兄现在每天研究小红书,说要学习中国咖啡店的运营模式,我都快笑岔气了。

但真正让我惊喜的是支付环境的变化。记得2019年时,我还得专门给客户准备一份"中国支付生存指南",密密麻麻写满了注意事项。

现在?腾讯和支付宝都开放了海外信用卡绑定,连我爸这种"科技白痴"去中国旅游都能轻松搞定支付问题。

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今年访华的澳洲游客中,超过80%都在出发前就完成了移动支付的设置。这说明什么?

中国在数字化服务这块是真的下了功夫。

不过作为一个帮人规划了13年的老司机,我得提醒各位一点:别以为有了免签就可以想怎么玩怎么玩。

最近就有个澳洲留学生家长想钻空子,打算用30天免签先去中国,然后再申请学生签证。

我当时就说:"大姐,您这操作也太野了。免签是用来旅游的,不是用来钻政策空子的。

这种行为属于'涉嫌规避签证管理',搞不好会影响后续的签证申请。"

说到案例,就不得不提我一个老朋友Mark的经历。

这哥们是悉尼一家设计公司的创意总监,去年11月第一次去中国出差。本来说好就待一周,结果硬是把免签期限用到了第29天才回来。

为啥呢?

因为这位仁兄发现中国的设计市场简直就是一座金矿。"麦哥,我在深圳见识到的那些设计工作室,创意水平都快赶上伦敦了。而且人家的执行效率,我们澳洲连边都摸不着。"

Mark的经历不是个例。根据我们公司最新的市场调研,2024年第一季度的澳洲商务旅客中,有35%都选择了延长停留时间。

这些人里面,超过一半都表示"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市场"。

说到这儿,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没有,现在去中国旅游的澳洲人,心态已经从以前的"就去看看"变成了"真想多待会儿"。

这背后折射出来的,可不仅仅是旅游市场的变化,而是整个中澳关系的转暖。

作为一个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敢说:这波免签政策的影响远不止表面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导火索,点燃了澳洲人对中国的重新认知。

未来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神秘的东方古国"了。它更像是一个既有传统魅力,又充满现代活力的"新朋友"。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wordsunny001。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图片

**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