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早申寒了?等等,这事儿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老麦
2025-04-12
3 阅读
留学申请
美国留学
教育规划
留学费用

图片

这两天我的微信都要炸了,一堆学生家长急吼吼地来问:"麦哥,今年美本早申这么难,我家孩子还要不要申请啊?"

图片

嗐,作为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的老人儿,让我给大家说道说道这里头的门道。

最近的数据确实看着够吓人 - 康奈尔发了61个offer还算意思,耶鲁9个、斯坦福15个勉强保住面子,但MIT只有2个,哈佛更是0录取,这阵势确实够呛。

不过且慢,在我从业这13年里见过的无数波起起落落中,2024年这波"寒流"还真不是最冷的。关键是,现在的留学圈儿里,有些事情正在悄咪咪地发生变化。

前两天,我那个在UC伯克利当计算机教授的老朋友James给我发了条消息,说他们学校那些GPA 4.0的顶尖学生现在连个offer都抢不到。这哥们儿一句吐槽直接点醒了我 - 现在的问题不是"考不考得上",而是"值不值得考"。

且听我道来,经过这些年服务过的上千学生案例,我发现现在留学圈儿有三个真相特别值得关注:

  1. 钱的问题:美国那边的学费涨得跟坐火箭似的。就拿斯坦福来说,2024-2025学年的总花费预计要干到8.7万美元,比去年又蹿了个7%。我有个学生在纽约读书,一年花销直接破百万(人民币)。这么算下来,普通家庭供一个孩子读四年本科,怕是得掏空三代人的积蓄。

  2. 身份的坑:现在在美国找工作可不是光有实力就行。我有个2021年带的学生,CS专业毕业,实习全是大厂,结果工签抽签三次都没中,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国了。这种例子在我的案例库里多了去了。

  3. 就业的迷局:大家都以为进了名校就稳了?图样图森破!看看最近那些科技巨头裁员的大戏就知道了 - 4.5万人,这可不是小数目。我一个在Meta的校友吐槽说:"现在的就业市场,真是'今朝P9,明日躺平'啊。"

说实话,在我从业第13个年头的今天,我是越来越觉得:美本这条路,真的需要好好想想清楚了。

但这绝对不是一个"要不要放弃"的二选一问题。关键是,咱得把眼界放开一点,思路打开一点。

图片

放眼全球,我发现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悄悄调整策略了。来给大家分享几个我最近带过的有意思案例。

还记得去年那个让我头疼了好久的安安吗?成绩相当漂亮,但家里预算也就400万出头。原本父母铁了心要上常春藤,后来被我这个老麦劝住了。你们猜怎么着?这姑娘现在在法国那边的顶级工程师学院混得风生水起,还拿了全额奖学金。

说起性价比,那可真得好好聊聊欧陆那些"黑马"院校了。搞工科的去德国,学艺术的去法国,搞金融的去荷兰,个顶个的香。麦哥我手里一摞真实案例可以证明:不是所有的金子都非得往美国搬。

比方说荷兰吧,2023-2024学年中国留学生暴增23%,创下近二十年新高 - 这数据可不是瞎蹦跶出来的。人家用英语教学,学费实在,毕业后还给你一年找工作签证。这不比在美国抽工签签那个提心吊胆的日子强?

再说说身边另一个"弯道超车"的案例。我那个去年带的琳琳,本来死磕CS,最后硬是被我忽悠去了教育心理咨询方向。

现在呢?人家一个月工资照样不少挣,工作压力还小。这就叫"术业有专攻,门门都能通"。

数据会撒谎,但趋势不会骗人。过去十年,美国科技大厂裁员超15万人,而欧洲这边的就业机会却在稳步增长。

连我这个从业13年的老人都不得不服:时代变了,咱得跟着变。

最近和伦敦政经的一个老朋友聊天,他说了句特别有意思的话:"现在不是去哪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去哪个赛道的问题。"

就拿AI这个热点来说吧,2030年中国AI人才缺口预计高达400万。你们想想,这得是多大的蓝海啊!

所以我现在给学生规划,都是先看产业趋势,再定国家方向。这么多年下来,真是一个都没翻过车。

但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图片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其实还有很多聪明的选择。来跟大家分享几个实用的"曲线救国"方案。

  1. "跳板式"留学路线 我的一位学生小美(化名)想学医,但美国医学院那天价学费确实令人望而却步。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独特方案:先去澳大利亚读生物医学本科,凭借优异成绩拿到博士项目的全额奖学金。现在她不仅在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而且经济压力大大减轻。

  2. 中外合作项目的优势 有个学生选择了国内大学与法国一所公立大学合作的3+1项目。在国内学习三年后,第四年去法国公立大学深造,不仅学费全免,生活费用也控制在了6万元人民币左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优秀的学习成绩,直接获得了博士项目的录取资格。

  3. "AI+专业"的创新路径 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专业现在可能遇冷,但AI领域却机会无限。比如一位语言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课程,成功转型进入AI领域。斯坦福大学的在线AI专业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原专业基础上实现跨领域发展。

  4. 多元化的实习项目 加拿大的CO-OP项目和英国的"三明治"课程都提供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机会。这些项目通常包含带薪实习,既能减轻经济负担,又能积累实战经验。

对于未来五年的留学规划,我建议:

  1. 理性评估家庭预算,不要盲目追求高价校区

  2. 关注新兴的留学目的地,特别是性价比较高的欧洲国家

  3. 重视专业选择,关注未来就业趋势

  4. 考虑综合性价比,不要被单一因素影响判断

  5. 灵活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在线课程和专业认证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平衡好兴趣、能力、预算和未来发展。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选择自然也应该不同。与其盲目追随热点,不如认真规划,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留学方案。

这或许就是我从事留学咨询13年来最深的体会:不是所有的路都要往最贵的地方走,而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