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收入天坑专业大起底!我劝退过最多的就是它

老麦
2025-04-13
2 阅读
留学规划
专业选择
美国留学
就业前景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今年纽约联储放了个大瓜 - 某些专业毕业生的收入简直low到尘埃里!作为一个看着学生专业选择从懵懂到清醒的老司机,我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这些专业背后的真相。

先说个2021年我遇到的案例。那会儿我刚好从业第10年,一个学生在康奈尔读完表演艺术本科后来找我咨询。

这位富家公子(姑且叫他萧潇)对我说:"麦哥,我爸说再给我一年时间证明自己,要么就得回国继承他的贸易公司。"

看着他憔悴的样子,我就知道这孩子吃了不少苦。在美国混娱乐圈的第一年,除了做了几个群演,基本就是在星巴克端盘子。

年收入?呵呵,38,000美元,还是税前。

但这不是个例。根据纽约联储的最新数据,表演艺术专业毕业5年内的收入中位数刚过38K,简直是"文科天坑"中的"天坑"。

而且更劲爆的是,这个专业就算熬到35-45岁,收入也就勉强爬到64K,这增长...连通货膨胀可能都不够打的。

麦哥给你们爆个猛料:现在选专业,千万别觉得"富二代任性学什么都无所谓"。

最近几年遇到好多家底厚的孩子,最后还是被生活教做人。我有一对双胞胎服务对象,一个学了金融工程,一个偏要学艺术史。

结果?在纽约两个人合租公寓,学金融的每年工资12万美元往上冲,学艺术的...只能靠家里支援。

听我继续爆...

图片

"当年念书时都说'干什么都行,主要看个人能力',麦哥今天就给你泼盆冷水。"

我最近看到一个玩得挺大的案例。

在我从业第12年遇到的美国社会服务专业留学生艾佳,本科毕业直接杀去纽约一家高大上的NGO。结果呢?年薪4万刀,在曼哈顿租个地下室都得喝西北风。

这事让我想起了纽约联储的数据:社会服务专业毕业生10年薪资增长率只有40%,还不如通货膨胀涨得快。说白了,这就是个"温柔陷阱" - 工作有意义,但钱包会很受伤。

我来给你们划重点:

  1. 教育类专业 - 幼教到高中教育,起薪基本都在4万出头。最惨的是,干到40岁中位数也就5万多,这在美国基本就是"温饱型"收入。一个我服务过的幼教专业博士都转行做了数据分析。

  2. 心理学/社会学 - 别看现在风头正盛,但本科毕业即失业可不是说说而已。除非你打算继续读到博士,否则40K的起薪真的会让你怀疑人生。

  3. 家庭与消费者科学 - 这个专业名字听着高大上,实际就是"四不像"。我服务的一个波士顿某校高材生,毕业后只能做零售管理,月薪3000刀,还得轮班。

(划重点:这些都是近两年真实案例,你感受下这些数字在美国啥概念 - 一个普通程序员起薪至少8万...)

最搞笑的是,还有人觉得"熬过前几年就好了"。我用十多年经验和你们说,这完全是个美丽的误会...

图片

"所以现在到了最关键的部分 - 为什么要说这些?"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的留学规划师,我看过太多人走弯路。特别是这两年,眼看着AI搅动就业市场,很多传统专业的前景更是雪上加霜。

但我不是来劝退的。实话实说,每个专业都有出路,关键是你怎么规划。我给你们支几招:

  1. 复合专业为王 去年我一个学生,心理学专业但辅修了数据分析,现在在科技公司做用户研究,工资直接翻倍。

  2. 提前卡位细分市场 比如教育专业,与其选普通幼教,不如直接奔着特殊教育去,需求大、竞争少,薪资能上到65K起步。

  3. 转专业不丢人 记住麦哥这句话:宁可断臂求生,也别抱残守缺。我经手过最极端的案例是个神学专业的,工作两年直接回炉重造,现在在湾区做DevOps,年薪150K+。

看过那么多血泪史,我最后说一句:选专业就像选股票,重要的不是现在多火,而是未来能不能穿越周期。

不是每个人都能靠一技之长吃一辈子饭,但至少别在明知是坑的情况下还往里跳,对吧?

有人说我写这些太"扎心"。但麦哥这么多年一直秉持一个信念:既然收了钱,就得说真话。

就像我跟学生说的:"你不心疼你的青春和钱包,我替你心疼。"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