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名校惊人内幕:每年3成学生扛不住,我的学生却连续11年0退学!

老麦
2025-04-13
2 阅读
留学规划
英国教育
学校选择
退学率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有个学生他爸跟我说:"麦哥,听说英国好多学生熬不住要退学?我儿子能扛得住吗?"

图片

这事儿真不能轻描淡写。作为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杀去英国的老人儿,我得给各位家长扒一扒这个让人头秃的话题。

HESA(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最新数据炸出一个惊天大瓜 - 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课程通过率只有74.7%。

简单翻译一下:10个人里有3个打包回国了。搞笑的是,这学校最近还想改名叫"大曼彻斯特大学",企图蹭曼大的热度,这操作属实让人满头问号。

不过我得说,光看通过率容易走进一个大坑。让我给你们讲个真实案例:去年我们一个学生沈雨桐(化名),Academic IELTS 7.0,本来打算去伦敦城市大学读传媒。家里人觉得校名听着还不错,而且"反正都是伦敦的大学"。

结果经过我们团队分析发现,这所学校的传媒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只有52%,课程设置还停留在10年前。

马上给他家紧急预警,重新规划申请了利兹大学的传媒专业。现在沈同学不仅课程完成得相当给力,实习offer都拿了两个,这波操作属实把他爸乐坏了。

说真的,见过太多留学"车祸现场"了。就在去年,一位过来咨询的学生晨晨(化名),直接把我惊出一身冷汗。

这姑娘在某低排名院校念了一学期,挂科三门不说,还因为抄袭被抓了现行。最绝的是,她压根不知道英国大学对academic integrity有多重视,还觉得"大家都这样"。

图片

再对比一下牛津剑桥的数据,通过率高达98%以上。怎么做到的?不是因为他们课程简单,而是人家在招生阶段就把关严得不行。

在我从业13年的经历里,看过太多学生光考虑申请难度,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数据会说话,但数据背后的故事更值得深挖。比如杜伦大学、圣安德鲁斯、布里斯托这些老牌名校,通过率都在95%以上。

我手里一个超有意思的case:去年带的学生里有对双胞胎,成绩都不错,一个选了排名40开外的某校,一个去了杜伦。

结果现在,去杜伦的那个整天在朋友圈晒社团活动,已经接到实习offer;另一个却在为了应付考试焦头烂额。

真相是,越是好学校,往往学习资源和支持系统越完善。就拿我一个在杜伦读书的学生来说,导师每周都有固定office hour,图书馆24小时开放,学习辅导随约随到。这哪是在"念书",简直是在享受"学术SPA"。

图片

但凡做过留学规划的都知道,转学和退学成本高得吓人。

不光是钱的问题,整个申请流程和签证都得重来,有些学生直接被打击到放弃留学。作为过来人,我得说几个扎心但实用的建议:

首先,选校千万别踩坑。London Metropolitan这种通过率74.7%的学校,基本就是在拿你家娃做实验。

看到有些家长为了省个两三万块钱,非往这种学校送,我这心都在滴血。

其次,做好360度评估。记得前两年有个学生特执着要去某个QS100开外的院校,说是因为录取要求低。

我让他去体验了一周线上课程,结果发现连老师的accent都听不懂,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最后,别被表面数据忽悠。我一直跟学生说,看学校要看"三维立体":第一是生源质量,第二是教学投入,第三是就业支持。

比如布里斯托的金融硕士,通过率高达96%,但人家每年光career fair就办4次,请的都是行业大佬。

经验之谈:混不下去的学生,90%都是前期规划出了问题。我这13年带过的学生能保持零退学率,靠的就是在出国前把该踩的坑都趟平了。

所以,与其到时候哭着打退堂鼓,不如现在多花点时间做好功课。毕竟,留学这趟车,上错了站台真的不好补救。

需要深入交流的随时私信麦哥,这些年攒下的避坑经验,不能让各位孩子再踩一遍。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