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终于露馅了:原来他们也会怕!
"麦哥,你说我孩子明年申请英国大学有戏吗?"
这是这周我遇到的第108个同样的问题。作为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英国名校的老司机,我敏锐地嗅到了一个不得了的信号 - 2025fall可能是近年来最好的英国名校申请时机。
先说个事实:去年(23fall)申请英国名校简直是人间炼狱。我手上一个680分的GMAT大神,背景妥妥的,居然在LBS(伦敦商学院)吃了闭门羹。那会儿我就在想,这么卷下去,再过两年岂不是要上天?
但最近和几个英国名校前招生官的深入交谈让我大吃一惊。剧本完全反转了。
UCL最近放出了个大招:多个王牌专业的雅思要求松动了。就连曼彻斯特大学这种强校,也开始对申请者的背景"网开一面"。南安普顿更是把申请截止日期从11月底延长到明年7月。这在我13年的从业生涯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这不科学啊麦哥,大家不是都在说明年会更难吗?"
确实,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我今天要告诉各位家长一个残酷但真实的内幕 - 英国高校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地震,而这个地震给中国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窗口。
那些动不动就说"英国申请会越来越难"的人,要么是不了解实情,要么就是在唱衰吓唬人。
作为一个跟了13年英国申请的老兵,我可以负责任地说:2025fall的英国名校申请,将是最近几年来最理性的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给你扒三层皮...
说实话,这波"英国名校降门槛"的趋势,还真让我想起2011年刚入行时的情形。那会儿英国大学也经历过一波"扩招潮",不过这次的来头更大。
先说个劲爆的。
前两天,英国内政部发布了一组数据,简直亮瞎我的老眼:今年第一季度的留学签证,同比暴跌44%!家属签证更是腰斩,直接砍掉了80%。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新政说起。
今年初,英国政府放了个大招:除了读研究型硕博的学生,其他人都不能带家属入境了。这一刀切下去,最先中招的是谁?印度留学生。
给大家爆个料:根据英国官方数据,2023年PSW签证(也就是毕业工签)中,印度学生占了40%以上。我在剑桥带过不少印度学生,深知他们最在意什么 - 全家移民。现在这条路被堵死了,大量印度申请者转头杀去了澳洲。
"麦哥,这不是更好吗?竞争对手少了一大波啊!"
没那么简单。印度学生撤退只是个导火索。更大的变化是:澳洲的QS排名突然集体起飞,前50名一下子挤进去6所大学。再加上香港、新加坡的高校也在疯狂吸引优质生源......
我最近就遇到一个案例。有个理工科天才,本来冲的是帝国理工,IELTS 7.5,科研背景也很强。
结果他爸妈一算账:澳洲八大的学费便宜30%,还能带家属,毕业后移民政策也更友好。这娃最后选了UNSW(新南威尔士大学),还拿了学校的奖学金。
看到这种情况,英国的顶尖院校坐不住了。
就在上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CL)的一位老朋友跟我透露了个消息:他们已经在为2025fall调整招生策略了。不光是KCL,华威、曼大这些名校也都在偷偷松绑录取标准。
"这么说,25fall的机会真的这么好?"
我的建议是:机会确实比24fall好,但也别躺平。作为从业13年的老兵,我见过太多"差一点"的遗憾。这里我要分享几个干货建议:
第一,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现在手上的牛娃基本都是"英国+澳洲"或者"英国+港新"的组合拳。
前两天我一个学生just收到了UCL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双offer,这下选择权完全在自己手里。
第二,早申请的优势更明显了。现在不少英国名校都学会"边招边收",比如曼彻斯特大学的Computing专业,10月申请的基本都是7.0上下就能进,到了明年3月可能得要7.5。所以我建议大家11月前就把材料准备好。
第三,性价比专业要火。我预测,明年金融、计算机这些传统热门虽然竞争会降温,但像Digital Media、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伦理这些新兴专业反而会成为黑马。
就在前两天,我们团队帮一个女生申请到了爱丁堡大学的AI Ethics项目,IELTS只有6.5,但人家有个NFT创业经历,简直绝了!
说真的,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中,还真没见过这么有趣的申请季。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光听说"容易"没用,关键是要把握住机会窗口。
现在距离25fall申请季还有段时间,建议各位考生和家长可以提前做好这几点准备:
-
梳理自己的申请亮点,找准最适合的院校和专业
-
合理规划时间线,确保在最佳时间窗口提交申请
-
准备一份靠谱的backup plan,多个选择总比单进单出稳妥
有人问我:"麦哥,你说的这些靠谱吗?"
我的回答是:在留学咨询这行摸爬滚打13年,我更愿意用专业和数据说话,而不是跟风喊口号。
2025fall或许不是最轻松的申请季,但一定是最讲究性价比和策略的申请季。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那个拿到KCL和港科大双offer的学生,人家最后选择了......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