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圈有两所大学,就业率吊打牛剑!

老麦
2025-04-13
4 阅读
留学
英国大学
就业率
选校策略
名校申请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手里一个985的高分case,申请季结束轮到选校,这位学生在我这儿各种纠结:"麦哥,我就是冲着就业率去的,您说去巴斯大学靠谱吗?我看排名不算顶尖啊..."

图片

说实话,听到这个问题我差点笑喷了咖啡。不是我冷血,实在是太多人都在用错误的姿势看待英国大学。

你以为排名越高,就业率就越高?Too young too simple!

给你们爆个猛料 - 在2024年英国权威机构High Fliers的就业市场报告里,巴斯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全英第4,干翻了一大波传统名校。

而且在英国本土CUG排名中,这所学校稳坐全英第5的宝座。

"等等,这不科学啊!"

确实看起来不太科学。但作为一个带过200+学生申请巴斯的老鸟,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巴斯就是这么一匹被严重低估的黑马。

它是怎么做到的?首先,巴斯走的是"精而专"的路线,整个学校就4个学院:工程与设计、人文社科、理学院和管理学院。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每个学院都是实打实的硬货。

特别是它家的管理学院,业内人都知道是英国最强商学院之一。再配上建筑、同传这些王牌专业,不愧是就业率天花板的存在。

最搞笑的是,很多人看到巴斯在QS世界排名148位就犯怵。其实这就像是NBA里身高不占优的库里,投篮准度照样可以carry全场。巴斯因为规模小、专业少,在综合排名上确实吃亏,但在实战就业中,人家可是妥妥的场均30+的存在。

而且巴斯的申请门槛相当友好:985/211均分75+,双非80+就能搞定。

在我手里,去年就有个双非院校的学生,GPA刚过80,但人硬是凭一手漂亮的作品集杀进了巴斯的建筑专业,现在搞得风生水起。

图片

提到被低估的英国大学,就不得不说说另一个狠角色 - 杜伦大学。

说起杜伦,有意思的是,它在QS排行榜上虽然只有78名,但在英国本土却是神一般的存在。

我去年带的一个理工科学生,bias选校名单里压根没写杜伦,"麦哥,我感觉杜伦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等我给他展示了一组数据,直接看傻了:2024年THE排名全英第7,CUG英国本土排名第8,毕业生就业前景全英第8。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High Fliers发布的《2024英国毕业生就业市场报告》里,杜伦位列"最受雇主青睐大学"第9名。

真要说杜伦最强的地方在哪?那就是它的学院文化了。这所和牛剑齐名的古老学府,真不是开玩笑的说"牛剑平替"。

当年我刚开始做留学顾问时,就遇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case。一个学生执意要报杜伦,就因为它是哈利波特取景地,结果后来被杜伦的学院制度圈粉得不要不要的。

每个学院不光有自己的餐厅、宿舍,连学习方式和课外活动都各有特色。这种看似"复古"的教育模式,反而培养出了大批受企业追捧的复合型人才。

有趣的是,我发现很多企业HR特别看重杜伦的毕业生。原因无他 - 在杜伦的学院制下,学生不仅要拿高分,还得学会社交、组织活动、参与辩论。这不就是职场最需要的软实力吗?

顺便说一句,杜伦在文科领域简直是开了挂。商科、神学、教育学、法学、心理学,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响当当的王牌专业。

记得我有个学生,本科双非但GPA有83,最后稳稳地拿下了杜伦的教育学offer。

至于申请门槛,杜伦虽然看着高冷,但其实也有据可循。一般来说,均分80+就有戏,双非的同学可能需要再加个3-5分的buff。

但说真的,为了这么一所内涵与颜值并存的学校,多努力一把不吃亏。

图片

最后,作为一个老"留学江湖混子",给大家重点划一下考虑这类大学的方法论。

说实话,我最近接触的学生里,有个现象挺逗的。大家都在卷清北G5,但真正能讲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这些学校的反而不多。

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学生在个人陈述里写道:"我选择巴斯,是因为它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 这孩子现在在巴斯读研,实习都内定了一家英国top投行。

其实选校真没必要太过执念于排名。我给你们分享几个实操tips:

第一,看学校的专业实力和特色。

就拿巴斯来说,它家的management学院就是一座宝库。我一位客户的女儿去年申请,最后在花旗和德勤之间纠结 - 这就是实力的体现。

第二,重视就业导向。杜伦的案例告诉我们,有些学校虽然不是传统名校,但企业认可度反而更高。

举个例子,最近我一个学生,本科上海某985,选择去了杜伦读教育学,现在在伦敦一家教育科技公司当项目经理,薪资package直接起飞。

第三,关注学习体验。记得前段时间和一位巴斯的在读生聊天,她说:"这里的教授都是real项目经验丰富的practitioner,而不是只会讲theory的学究。"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还有个重要提醒:申请这类学校,光有分数还不够。我建议:

  • 巴斯控: 准备一份能体现实践能力的作品集或项目经历

  • 杜伦粉: 好好琢磨下课外活动,人家最爱看leadership经验

最后分享个小故事。前两天我遇到一位11年前带过的学生,当年他选择去巴斯就被亲戚们笑话"不够牛"。

现在呢?在伦敦某大行当VP,年薪六位数磅。他跟我说了句话:"麦哥,真香!"

所以啊,择校这事儿,与其给自己设限,不如放开眼界。毕竟,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在哪里起跑,而是你最终能跑多远。

有想了解更多英国留学内幕的同学,欢迎来撩我。毕竟在这个圈子混了这么多年,不分享点干货,都对不起我这满头的秃发...

如果要总结个主题,我想说:在留学选择这件事上,真正的高手都是用结果说话,而不是光看表面的光环。你说是不是?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