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出国后,最牛逼的三个改变!

老麦
2025-04-13
2 阅读
留学
心理健康
思维方式
自我提升
教育环境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我发现最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那些在国内卷到头秃的留学生,到了国外反而活得挺"佛系"。

图片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出国的老麦,今天就给大家聊聊这背后的真相。

你可能会说:"麦哥,这不扯淡呢吗?大家花几十万出国,不就是为了卷得更凶?"

但真相却让人意外 -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英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满意度比在国内时提升了整整47%。这数据可不是我瞎编的。

前两天我一个学生孙曦月(化名)跟我视频,这孩子以前在国内高中卷到睡眠不足4小时,现在在UCL(伦敦大学学院)读研,竟然还有空研究起了咖啡制作。

她说了句让我惊到的话:"麦老师,我发现原来活着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为啥会这样?归根结底是三个最本质的改变。第一个就是 - 戾气消退。我问问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曾经历过以下场景:

高考前紧盯每一个可能超过你的同学,留学申请时防着室友跟你申同一所学校,包括实习找工作,每个人都像是你路上的拦路虎。不是我跟你们贩卖焦虑,这种内卷文化真的让人窒息。

我有个学生直接说过:"在国内我连跟同学说自己申哪所学校都不敢,生怕被人截胡。"这话听着是不是扎心?

但留学后呢?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你突然发现老外根本不玩这套。

UCL的seminar课堂上,大家各自表达观点时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攻击;组队项目里,同学会说"Great idea!"而不是"就这?";甚至连跟导师meeting,也是平等交流而不是唯唯诺诺。

图片

这种改变是怎么发生的?让我跟你们分享个案例 - 我一个2022级的学生周天骄(化名),985本科毕业,在剑桥读Master in Innovation。

这哥们刚到英国时还是一副"战斗模式",见谁都要比个高低。结果第一次group project直接被老外们整不会了。

为啥?因为人家根本不吃这套。周天骄在小组里说要"主导项目进度"时,英国同学淡定地说了句:"Mate, we're a team, not a hierarchy."(兄弟,我们是团队,不是等级制)。这话给他当头一棒。

这还不是最精彩的。在我13年从业生涯中,看到太多类似的转变。

有个学生在Harvard读CS时,跟我吐槽:"麦哥,你知道最震撼的是啥吗?这里连PhD跟教授都是first name称呼,我一开始喊Professor,人家还纠正我。"

但最大的转变是认知方式的革新。国内的学生往往习惯了"标准答案"模式 - 满分作文要背模板,申请文书要堆砌关键词,找工作要卡KPI。这种思维方式在国外行不通。

举个例子,最近爆火的ChatGPT。国内学生第一反应:"这玩意儿会不会抢我饭碗?"但在国外读书的学生已经在研究:"How can I leverage AI to enhance my work?"(我怎么用AI提升工作效率?)。这就是典型的思维差异。

前两天,英国教育部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有73%的留学生在海外学习期间形成了更开放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这数据说明啥?说明环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出国不是为了换个地方内卷,是为了打开新的思维方式。"

看到这儿,有多少同学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不过先别急着下定论,还有更劲爆的。

图片

真正让人惊艳的第三个变化是 - 自信感暴增。

不是那种"我清华毕业,我牛X"的虚浮自信,而是发自内心的从容。

在我遇到的上千个留学生案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一个叫林舒月(化名)的学生。

这姑娘在伦敦商学院读金融,过去在国内因为普通二本背景,走到哪都抬不起头。结果你猜怎么着?现在在Morgan Stanley实习,直接干翻了一堆名校生。

她跟我分享过一个小故事。第一次做项目presentation时,手抖到差点拿不住笔。

结果发现在场的美国人、印度人、法国人,presentation水平参差不齐,却都自信满满。

最神奇的是,没人嘲笑表现差的同学,反而会说"Good try!"。这种环境待久了,连她自己都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数据说明一切。

根据2023年QS全球留学生调查,92%的海外留学生表示自己的自我认同感显著提升。

为啥?因为国外的环境真的太不一样了。你不用担心同事举报你摸鱼,不用害怕上司半夜找你改方案,也不用为了留个好印象经常去给领导点赞。

记得有个回国工作的学生吐槽说:"麦哥,我现在看到有人说'你要主动加班啊','你要无条件服从领导啊',就想笑。在外面待过才知道,那些都是弯道超车的智障行为。"

说真的,看到学生们的这些改变,我心里特别欣慰。从2011年到现在,我见证了太多类似的蜕变。但我想说的是,千万别觉得这是什么"国外月亮更圆"的论调。

这种改变的本质,是你终于有机会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找到真正的自己。

留学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让你明白:人生从来就不是一道只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

看完文章的同学,想出国的要抓紧准备了。毕竟,这是一次不仅能提升学历,还能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有啥问题,随时找我聊。老麦虽然毒舌,但用专业和真诚帮每一个学生,这才是我的style。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