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新加坡名校放水的人,可能在骗你!
"麦哥,你说NUS和NTU现在是不是在放水啊?"
最近这个问题我被问了N次,作为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新加坡名校的老江湖,我得给大家说说实话。
先给大家爆个料:NUS去年的在读人数从11714直接飙到13072,涨幅直接干到11.6%!
这在新加坡高等教育史上简直就是个惊天大动作。而NTU也不甘示弱,从9777狂飙到10608,涨了8.5%。看到这数据,我都不禁感叹:新加坡这是要搞事情啊!
但是各位考生和家长们先别high,让我从专业角度说说这事儿。记得去年我们团队帮一位学生申请NUS商学院,他听说录取标准降低,美滋滋地觉得稳了。
结果真去查了数据才傻眼 - NUS商科录取分数线压根没变,依然是那个让人头秃的高度。这事给我提了个醒:扩招不等于降低标准,关键是扩在哪儿。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NTU的神操作。他们确实降低了一些专业的雅思要求,从6.5降到了6.0。
但别高兴太早,因为分数要求和专业背景筛选一点没放松。这就像餐厅把门开大了,但菜品质量标准一点没降,你说这算不算放水?
有意思的是,我最近处理的一批申请案例显示,双非院校的学生确实比以前更容易拿到offer了。
特别是那些非热门专业,比如NUS的Maritim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海事技术与管理),双非院校只要均分到88,确实有very high的机会。
但你要说商科、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抱歉,该卷还得卷。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新加坡留学申请圈摸爬滚打13年的老兵,我得说:这波扩招背后的逻辑,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新加坡这波扩招,其实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差异化战略"。我最近帮一个理工科学生申请NTU,通过这个case让我有了新的发现。
这哥们儿均分85,在以前就算是985院校都够呛,结果现在居然真给发offer了!
当时我就琢磨着:是不是新加坡名校真的开始"躺平"了?直到我仔细分析了近200个申请案例才发现端倪 - 人家这是在玩"精准投放"。
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份最新的录取数据分析:
NUS商科类专业:
-
Business Analytics必须要交GMAT/GRE,而且成绩一点不能含糊
-
985/211院校申请者,均分87-88才有戏
-
双非院校除非你像深圳大学这种软科排名高的,否则就算均分90+也够呛
NUS理工科专业:
-
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依然卷得飞起,985/211至少要85-86
-
但像环境工程这种专业,983/211均分83-84就很香了
-
有些冷门专业对双非院校特别友好,均分85-88就很有机会
NTU商科专业:
-
商科总体比NUS好申不少,但也别太乐观
-
工作经验是一个huge加分项。我去年帮一个有3年金融从业经验的学生申请,均分才84但还是拿到了offer
-
双非院校的申请者,除非均分88-90+外,最好有点像样的实习经验
说到实习经验,我不得不提一个真实case。去年我们团队接了一个双非院校的学生,他在字节跳动实习了8个月,做了几个不错的项目。
虽然均分只有86,但还是成功申请到了NTU的商科专业。这告诉我们什么?新加坡名校现在越来越看重实战经验,光有分数真不够看。
文科专业这块儿的变化最有意思。NUS的文科类专业最近简直玩了一出"名场面"。
有个学生来找我规划,说自己均分87,想申请NUS的社科专业。放在去年,我可能会建议他再看看其他选择。
但现在呢?我给他一算性价比,这不比一些英美名校来得香?
但是我得提醒各位,千万别觉得新加坡名校是在"大放水",人家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我给大家捋捋最新的录取趋势:
专业差异化明显:
-
冷门专业放宽录取,但该卷的专业一点没放松
-
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大量扩招,比如NTU的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
-
一些传统专业反而收得更严了
录取标准更多元:
-
纯看分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实习经历、项目经验越来越重要
-
专业匹配度比以前更受重视
这不,最近我就遇到个案例。一个双非院校的学生,专业排名不算顶尖,但人家在国内某科技公司搞数据分析,做出了成绩。结果NTU的面试官对他特别感兴趣,最后顺利拿到了offer。
所以,想申请新加坡的同学们,记住老麦的几点建议:
-
别被"放水"的表象迷惑,该准备的一样都不能少
-
重视实习和实践,特别是跟目标专业相关的经历
-
申请策略要精准,别被"扩招"冲昏了头
-
语言关也一定要过,虽然有些专业雅思要求降到6.0,但实际学习压力不小
最后,我用13年从业经验负责任地说:新加坡名校这波操作,与其说是"放水",不如说是"开门"。门是开了,但能不能进去,还得看你有没有真本事。
要我说,这恰恰是个好机会。特别是对那些成绩不是顶尖,但有真本事的学生来说,机会比以前多了。
但前提是,你得让新加坡名校看到你的价值。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