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代码有点东西:谷歌工程师说完这句话,让在座的UCLA本科生都沉默了

老麦
2025-04-13
8 阅读
留学
数据科学
UCLA
暑期项目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06,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Python课上Google工程师点评我的代码时说了句'这思路有点东西',当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一个月前我还在为Excel公式发愁,现在居然能写出让硅谷大佬点头的代码?"

这是昨天刚从UCLA暑期项目回来的张同学给我发来的微信。作为一个和大数据打了13年交道的从业者,我必须说:现在的学生确实好运。

要知道,在2019年之前,想进UCLA上课,要么本科直接申请,要么等到研究生。现在倒好,一个暑假就能拿到UCLA的4个学分,还是数据科学方向。这个项目要不要报?且听我给你捋一捋。

首先直接上真相:这不是什么游学项目,而是UCLA Extension开设的正儿八经的数据科学课程。授课老师都是UCLA的资深教授,每周10节专业课,难度直接对标本科生水平。

别觉得吓人,这恰恰是最大的价值所在。现在市面上的暑期课程,有一半是在圈钱,另一半是在混日子。而UCLA这个项目,从课程设置到考核标准,都透着一股理工科特有的"较真劲"。

这不,上周一个新来的学生问我:"麦哥,GPA 3.2,Python零基础,能报这个项目吗?"

我直接回:"看你是想混个UCLA的经历,还是真想学点真本事。想混经历的话还是去别家吧,这边大数据建模课上直接教PageRank算法,想划水怕是有点难。"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UCLA的课程设计倒是让我刮目相看。

作为一个帮过200多个学生申请CS专业的老兵,我得说这个课程安排绝了。它把数据科学分成了三个层次,让零基础的学生也能找到上车的入口。

第一层:基础工具层从Excel数据处理开始,手把手教你用Python搭建第一个数据分析模型。不是那种"背代码"的教学,而是让你理解每一行代码背后的逻辑。一个暑假下来,数据分析基本功就算扎实了。

第二层:统计思维层这才是真功夫。有多少人学了Python,写代码时脑子还是一团浆糊?就是因为缺这一层。项目专门请来UCLA的统计学教授,教你用统计学思维解构数据科学问题。

一个学生跟我吐槽:"第一次听统计课,感觉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 我说:"这就对了,现在头疼总比将来面试时尴尬好。"

第三层:实战应用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个真实的数据分析项目。从数据清洗到模型构建,从结果分析到方案优化,全程都有Google的工程师盯着你的代码质量。这种实战经验,说实话,很多本科生都未必能碰到。

让我特别佩服的是,UCLA把这三层完美地糅合在了一起。不是先把理论讲完再实践,而是像搭积木一样,让你边学边用,边用边提升。

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模式,说实话,比我见过的99%的培训机构都要靠谱。

说实话,做了这么多年留学咨询,我很少见到如此重视细节的暑期项目。

双语助教全程跟进,不是那种"放羊式"管理。每个学生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找助教解答。一个学生告诉我:"最大的收获是终于知道该怎么学了,不是简单地刷题背代码。"

住宿安排直接入住UCLA学生公寓,24小时服务台+宿舍学习室+完整的生活设施。这不是在玩过家家,而是让你真正体验一把美国顶尖名校的校园生活。

更让我惊喜的是课程之外的安排。项目组专门请来了UCLA招生办的老师做申请讲座。这位老师说的每句话都是干货,比如:"不要总想着往CS专业撞,数据科学方向的就业前景一点不比CS差。"

另外还安排了南加州大学、加州理工访问,让学生提前感受不同风格的名校氛围。这些细节都在告诉我一件事:UCLA是真的在认真做这个项目,而不是在混日子。

还有公益实践环节,不是简单地走个过场。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明白,数据分析不是为了玩技术,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学生做完项目后感慨:"原来数据科学可以这样改变社会。"

从业多年,我见过太多学生被"镀金"项目坑了。但UCLA这个项目,我敢拍着胸脯推荐,原因很简单:含金量实在。

首先说收获:4个UCLA官方学分,这可不是随便一个结业证书能比的。完成课程还能拿到1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对申请加分不少。

但我必须说几点:

第一,不要抱着"镀金"的心态来。这课程强度不低,每天2-3小时课程,课后还有作业和小组项目。想混水摸鱼的,还是省省吧。

第二,如果是零基础,最好提前预习Python。虽然有助教辅导,但基础差太多还是会很吃力。现在在B站找个Python入门视频,先学个七七八八。

第三,英语口语要达到基本交流水平。虽然有双语助教,但跟美国教授和学生交流时,总不能全程躲在翻译器后面吧?

最后,我得说句大实话:现在市面上的暑期项目,动辄就是十几万。UCLA这个项目虽然也不便宜,但至少学到的是真本事。比起那些纯玩的项目,这才是真正的投资。

希望每个报名的同学都能认真对待这次机会。毕竟,你不是去UCLA玩的,而是去打造自己未来的竞争力的。这个区别,至关重要。

本项目咨询请加麦叔微信,详细了解。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ogaoiii或****maigao06。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