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装”的两所英国大学,打脸很多看不起他们的人!
最近有个学生来找我咨询,一脸纠结地说:"麦哥,我看UCL在new QS里排名又没进前五,是不是水分太大了?"
啧,说真的,我从2011年入行到现在,每年都能听到这种质疑。但凡QS榜单一出,关于UCL的争议就跟双十一的购物车一样,甩都甩不掉。
有人说UCL买榜,甚至煞有介事地指出"more details"的细节。作为一个在留学圈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人,我直接笑喷了。UCL买榜?讲真,人家根本不需要这种操作。
先放个重磅数据:2023年UCL的国际生申请量已经干翻了英国其他所有院校,成为全英第一。
光是中国学生的申请量,就足够让其他学校羡慕到哭。这种生源优势,都快赶上伦敦下雨的频率了好吗?
说UCL实力差的,我建议先看看人家的硬核表现:
商学院的金融类专业,每年offer比大熊猫还难抢;计算机和AI专业的research impact直接起飞;近两年开设的数据科学专业,申请人数蹭蹭往上涨,搞得招生官都快招架不住了。
再说个你们不知道的内部消息。去年我有个学生申请UCL金融科技,人家录取官直接说:"要么三天内接offer,要么我就把名额给其他人了。"这种硬气劲儿,也就UCL能搞。
那为啥UCL在QS榜单上总是能稳如泰山?除了过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UCL在整个英国高等教育生态中的战略地位。它就像英超联赛的曼城,你就算再讨厌,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是顶级豪门。
真正懂行的都清楚,UCL早就玩明白了。人家吞并了IOE(教育学院),建了东校区,专业设置越来越全面。这些年专门开发了一堆interdisciplinary课程,简直就是给"不知道选什么专业"的学生开的外挂。
这不,前两天我一个学生还在纠结:"UCL的Digital Innovation硕士是不是太新了?"结果人家刚纠结完,专业名额就被抢空了。这种现象在UCL简直太常见了,不服不行。
说完UCL,我们再来聊聊曼大这个有趣的存在。提到曼大,我就想起去年一个逗趣的场景。一位家长跟我说:"麦老师,曼大今年US News又掉了,是不是不香了?"
我当时就笑了。各位,你们知道曼大每年要处理多少申请吗?数据杀我一个措手不及:2023年申请量比2022年暴涨了35%,堪称"卷王之王"。这波操作给招生官整得都快喝西北风了,不得不把放榜时间一推再推。你说这学校"不香"?怕是连隔壁KFC闻了都要流口水。
作为一个在留学圈混了13年的老司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曼大就是那种"你永远无法讨厌"的学校。为啥?
先说个干货:曼大在英国商界的影响力,比茶配司康饼还要标配。2023年英国《金融时报》数据显示,曼大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涨幅,能把一众对手按在地上摩擦。我有个学生去年读了曼大的金融数学,毕业后直接被top投行抢走,薪资package直接让他从此不用去看商品的价格标签。
还有个更绝的事儿。前年我遇到一个"神仙打架"的案例:一个学生同时收到了曼大和墨尔本大学的offer。这哥们儿纠结得头发都快掉光了,最后我给他算了一笔性价比账:
-
曼大一年搞定硕士
-
地理位置在英国第二大城市正中心
-
实习机会比澳洲袋鼠还多
-
回国认可度堪比老干妈的辣度
别看曼大在QS里排到了第32,但你们知道为啥QS不敢把曼大排得太低吗?因为曼大就像英国高等教育的定海神针,它要是掉出前50,整个英国高校的排名体系怕是要比泰晤士河的水还浑浊。
数据会说话:曼大现在的中国学生数量在英国高校里稳坐第二把交椅。不信你去曼大转一圈,中文都快成第二官方语言了。一年到头,招生官从中国飞回英国的频率,比大熊猫繁育的成功率还高。
最神奇的是,曼大这些年愣是把自己玩成了"全科选手"。商科有世界级的商学院,工科有顶尖的工程学院,文科还有图灵老爷子坐镇过的计算机学院。这种"全面开花"的路子,玩得比英超球队的整体配置还要平衡。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get到一个关键点:UCL和曼大这两所学校的地位,比大英博物馆的藏品还要稳固。但有个更有意思的现象,这两所学校在录取策略上简直是"神仙过招"。
刚好前几周,我帮一位从业第4个年头的金融从业者申请UCL的金融科技,录取官给出了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feedback:他们更看重申请人的成长潜力,而不是简单地卡托福雅思分数。这种选拔眼光,不得不说很有一套。
曼大也是个人才。记得去年我有个理工科背景的学生,申请曼大的创新管理硕士。大家猜怎么着?人家专门打电话来了解这哥们儿对创新的理解。这种重视度,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中都属于少见。
其实,选这两所学校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我给大家列几个实打实的干货:
-
专业设置多元化,简直是"海纳百川"
-
就业资源丰富,企业认可度高
-
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在国内的影响力堪比火锅对重庆人的意义
-
申请难度虽高,但录取标准相对透明
2024最新数据显示,这两所学校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而且大部分毕业生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这数据,比英国天气晴朗的概率都靠谱。
但我必须提醒大家一点:选校不能光看排名。就像你买房子不能只看地段一样,还得考虑户型、配套、性价比。UCL和曼大各有特色:
UCL适合:
-
想在伦敦发展的"都市咖"
-
对研究感兴趣的"学术派"
-
期待国际化环境的"社交达人"
曼大适合:
-
注重性价比的"精明派"
-
想体验英伦生活的"文艺青年"
-
期待实习机会的"职场新秀"
最后,给准备申请的同学一个独家建议:与其纠结QS排名,不如好好研究这两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录取要求。毕竟,你的未来,可不能让一个排名说了算。
正如我常跟学生说的:选择一所大学,就像选择一个人生伴侣,重要的不是他人眼中的光环,而是是否真正适合你的发展需求。
而UCL和曼大,就是那种能让你在留学路上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选择。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