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在骗你:英国一年制硕士的真相

老麦
2025-04-13
2 阅读
英国留学
硕士申请
职业规划
留学经验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微信的家长,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这不,前两天又一个学生吐槽我:"麦哥,头都秃了还没写完PS,这英国一年硕到底值不值啊?"

图片

说真的,作为混迹留学圈13年的老鸟,我看过太多人纠结这个问题。特别是最近这两年,随着国内就业形势越发卷的不要不要的,英国一年硕简直成了香饽饽。但真相到底如何?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先说个2022年我遇到的学生谢雨桐的case。双非本科,专业排名15%,但GPA不到3.3。

国内考研连续两年陪跑,都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家里人都开始劝她"要不就业吧",可她偏不。

这姑娘倒好,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杀去UCL。要知道UCL这两年难度直接起飞,连清北的都不一定能稳进。但我们做了波骚操作 - 选了个相对小众的Urban Studies专业,加上精准的文书定位,最后真给她给怼进去了!

现在谢雨桐在伦敦某房地产咨询公司干得风生水起,年薪pack直接干到了6万镑。你说这波操作值不值?

我给你爆个料:2023年,光我手上的双非院校申请者,成功申到英国前50名校的比例达到了65%。虽说确实没有前几年容易了,但机会依然很大。关键是什么?关键是选对专业+精准包装。

说个真相啊:英国一年硕最大的价值根本不是学历。这话可能有点劲爆,但我见过太多案例了。就拿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来说,本科是山东某不知名高校的,现在在Edinburgh读MSc Finance。这哥们儿压根没想着要在金融行业深耕,他的目标是回国考公务员。

为啥?因为人家压根不在乎学多少专业知识,要的就是这个敲门砖。而且Edinburgh这块金字招牌,不管是考公还是以后跳槽,都是一个神器般的存在。

所以我老跟学生说:你要搞清楚你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想在学术上追求,那一年确实虚,但如果你要的是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那这可能是最划算的投资。

图片

来点更劲爆的。记得去年有个学生问我:"麦哥,听说一年制课程学不到东西,是不是真的?"

我直接笑喷了。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里,我真没见过几个靠课程内容吃饭的。你看看现在ChatGPT横空出世,那些死磕专业知识的,现在怕不是要吐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一年硕士就是个镀金的工具。实话实说,这一年的价值,藏在别处。

举个例子,去年我有个学生叫杨子江,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的。这哥们儿特逗,第一学期就跟我吐槽:"麦哥,感觉上课跟在国内也差不多啊。"结果第二学期,他突然开窍了。

知道他干了啥吗?他发现自己对金融科技特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好几个fintech创业比赛,还真拿了个奖。现在人在伦敦某初创公司当产品经理,工资不比那些投行的差。

你品品,这事儿搁在国内能发生吗?

说到时间安排,我得给你说道说道。确实,一年制硕士课程安排特别紧凑:

  • Term 1(10-12月):适应期+基础课程

  • Term 2(1-3月):核心课程+选修

  • Term 3(4-6月):论文+实习/项目

看着挺满的是吧?但这里有个老麦独家的time hack - 真正上课的时间可能就占40%,剩下的时间完全可以干点儿别的。比如:

  1. 考个行业证书(最近CFA考试的亚裔面孔一半都是留学生)

  2. 参加创业比赛(我有个学生就是靠这个拿到了3年签证)

  3. 社交networking(很多工作机会都是通过这种非正式渠道来的)

记得前年我一个学生石凡宁,在UCL读教育学。这妹子绝了,上课就去了一半,其他时间全泡在各种教育科技公司实习。毕业的时候,三个offer拿到手软。

你要问我一年制硕士最大的坑是啥?

那就是太多人带着国内的思维过去,以为把书读好就行了。结果就是:书是读了,机会是错过了。

现在英国留学圈有个说法:"学历是敲门砖,但机遇才是转折点。"我愿意给这话补充一句 - 但得是会找机遇的人。

图片

说点更实在的。在我十三年的留学生涯中,最欣慰的不是帮学生拿到了什么名校offer,而是看到他们在这一年里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记得前年一个学生宋雨菲,本科是国内某财经院校的会计专业。成绩不错,但总觉得人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毕业考注会,进四大,三年跳槽,结婚生子...

结果去了爱丁堡读了个Innovation Management,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她跟我说:"麦哥,我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过。"现在她在一家科技创业公司做投资分析,虽然薪水没有四大高,但天天过得热气腾腾的。

这就是我想说的重点 - 英国一年硕最大的价值不是镀金,而是给你一个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

我这13年见过太多案例:

  • 有从传统金融转型做fintech的

  • 有放弃国企编制去创业的

  • 也有拿着工科学位去做设计的

知道这些人的共同点是啥吗?他们都在这一年里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个反面案例。去年有个学生,报了个高金的项目,整天就知道卷分数。期末全A,论文还是Distinction。但毕业后找工作特别难,为啥?

因为他忘了最重要的一点 - 用人单位要的不是你的成绩单,而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现在给学生的建议都是:

  1. 与其纠结一年硕士"水不水",不如想想怎么把这一年用出花

  2. 少刷刷朋友圈,多看看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可能性

  3. 别总想着赶进度,给自己一点探索的时间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 一年英硕确实短,但只要你懂得利用,这可能是你最值得投资的一年。就像我一个学生说的:"麦哥,这钱花得值,因为我不只买了个学历,还买了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有人说我这话有点鸡汤。但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路,可能比任何学历都值钱。

顺便告诉你们个秘密:这些年最成功的留学生,往往不是死磕专业课的,而是那些敢于跳出舒适圈的。

所以,与其纠结值不值,不如问问自己:你准备好改变了吗?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