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美国留学最大的坑,根本不是治安

老麦
2025-04-13
3 阅读
留学安全
美国留学
心理适应
校园安保
留学规划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微信的家长,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刷到一条视频,说美国又双叒叕发生枪击案了,评论区里一堆留学家长都慌得不行。

图片

有人说"这下稳了,孩子肯定不能去美国",有人说"还是去香港保险",还有人说"欧洲才是最后净土"...

说实话,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出国的老留学顾问,我真是想给这些家长们上一课。

美国到底安不安全?香港就真的能高枕无忧?选择欧洲就能避开所有风险?

且让我先摆个事实 - 2023年Numbeo全球犯罪指数排名显示,美国确实位居第57位,英国66位,澳大利亚68位,加拿大79位。

但兄弟姐妹们,这数据得这么看 - 连英澳加这些"人人向往的留学国"都排在美国后面,这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记得去年有个学生家长,一看这排名直接就慌了,"麦哥,这还得了?要不咱换个地方?"

我笑着说:"您要是担心安全,那您猜猜看排名140开外的国家,是天堂还是地狱?"

"那肯定安全啊!"

"那是咱们中国。"

看到家长目瞪口呆的样子,我就知道是时候给他们上一课了。

在我13年的留学咨询生涯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安全问题。真正的安全隐患,往往不是新闻上报道的那些。

就拿2019年的香港举例,多少家长原本认为香港是"最安全的选择",结果谁能想到乱港分子一搞事,连我们复旦MBA项目的交换计划都被迫取消了。

所以啊,安全这个事儿,真不是看新闻就能下结论的。

作为一个每年要帮几百号学生规划留学的顾问,我早就发现一个规律:往往最让家长担心的问题,恰恰不是最该担心的。

特别是美国留学这块,很多家长被媒体带着跑,看到哪儿出事就觉得哪儿不能去,这思路可就偏了。

举个例子,2022年我遇到一个学生萧雨彤(化名),家里非要往社区学院送,就因为觉得大城市危险。

结果人家社区学院周边环境更复杂,反倒容易出问题。这不,来找我时都快急哭了。

通过这些年的经验总结,我发现留学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三个层面:

  1. 地理环境选择 - 大城市未必最危险

  2. 校园环境评估 - 名校反而更安全

  3. 心理安全保障 - 这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重点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图片

要说起留学环境选择,我得先给大伙儿讲个事儿。

2021年,我遇到个集美叫沈书瑶(化名)。这姑娘原本被USC录取了,但一听说南加州大学在市中心,吓得直接准备放弃。她爸妈甚至想让她改申位于乡下的爱荷华大学,就因为"听说治安好"。

"麦哥,你说这选择对不?"

我当时就笑了:"你知道USC每年在安保上花多少钱不?光校警就配了近50辆警车,校园内还有24小时不间断的shuttle服务。这阵仗,比一些小城市的警力都强。"

在我从业第10年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越是排名靠前的大学,在安保投入上就越是舍得花钱。哈佛、耶鲁这些学校,光是安保系统每年的预算就得上千万美金。

但说到这儿,我得给家长们提个醒。很多人以为国内热门的加州大学就很安全,但实际情况可复杂了。

比如UCLA虽然在比弗利山庄附近,但Westwood那片区域晚上也不是特别安全。我一个学生去年就吐槽说:"麦老师,这边晚上比我想象中热闹多了,就是热闹得有点慌..."

那到底该怎么选?我给各位总结几条铁律:

第一,别光看城市大小,要看学校的具体位置和安保投入。比如波士顿大学虽然在市区,但人家的安保系统简直就是个小型军事基地。

第二,看看周边到底是富人区还是贫民区。我去年送去康奈尔的一个学生就说:"这儿连个要饭的都没有,太安全了。"

第三,关注校园交通系统。比如宾大虽然在费城闹市区,但人家的Penn Walk系统覆盖了学生主要活动区域,还有24小时安保人员巡逻。

去年有个挺逗的事儿。一个准备申请纽约大学的学生问我:"麦哥,纽约治安那么差,NYU能待吗?"

我就反问他:"你觉得NYU能在纽约混这么多年,会没点儿保命的本事?"

说实话,在美国这种枪支问题确实存在的国家,选对学校比选对城市更重要。那些排名靠前的学校,在安全投入上从来不手软。

就说我2018年帮一个学生申请的范德堡大学,看着是在纳什维尔市区,但人家愣是在校园里搞出了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安全区。

每年光是安保费用就得花掉几百万美金。

这么说吧,在美国读书,与其担心校园安全,不如多关注点别的...

图片

说到这儿,可能有的家长会说:"麦老师,我们选了个安全的位置,找了个安保严密的学校,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这话要是在我从业头几年,可能也就点头说是。但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我发现最容易被忽视的,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 - 心理安全。

讲个真实的案例。2020年,一位学生考入了美国TOP30某校商学院。条件很好,位置也不错,校园环境一流。但入学两个月后,这孩子就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为啥?

第一是学业压力。这所学校的商科出了名的卷,GPA动不动就curve。好多美国本地学生从小就在这种环境里竞争,早就适应了。

但对第一次出国的留学生来说,这种高压环境可不是谁都能适应的。

第二是文化差异。在国内,这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美国,课堂讨论玩不转,小组作业插不上话,慢慢就开始自我怀疑了。

第三是生活适应。我记得那会儿正是疫情期间,课程全部线上,社交圈子严重受限。一个人待在公寓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种状况,比起治安问题,威胁可大多了。

在我13年的留学咨询生涯中,遇到过太多类似的例子。有的家长特别在意学校排名,非要往高分氛围特别浓厚的学校送。可问题是,你考虑过孩子能不能扛得住吗?

不是说不要追求好学校。而是说,选校的时候,得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算进去。

比如我经手过的另一个案例。这孩子原本打算去加州伯克利读计算机,看重的就是专业排名高。

但通过深入沟通后,我们发现这孩子其实特别喜欢音乐,性格也偏文艺。最后选择了一所综合排名相近但学术压力没那么大的私立大学,还有机会跟着著名音乐教授学习。

现在?这孩子不仅专业学得好,还组了个乐队,生活特别滋润。

其实啊,真正的安全,从来都不只是街上有没有坏人那么简单...

图片

最后,作为一个带过上千名学生的留学顾问,我想给各位家长几条实打实的建议。

首先,安全问题要系统考虑。

学校安保投入是基础,这点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融入那个环境。我最近帮一位2024年入学的学生做规划时特意去查了下数据 - 相较于排名前50的美国大学,那些排名50-100的学校反而更容易出现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很简单,藤校虽然竞争激烈,但心理辅导资源相当丰富。

第二,提前做好心理建设。

建议孩子在出国前就开始适应独立生活。比如参加一些夏令营或者短期游学项目。说到这个,我就想起一个学生。2022年参加了我们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从一开始连煮面都不会,到最后能独立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现在在波士顿读书,生活得相当滋润。

第三,选择适合的社交圈。

记住,在异国他乡,朋友圈真的很重要。我经常鼓励学生:

  • 参加学校的新生orientation

  • 加入学校的中国学生会

  • 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

  • 主动和同专业的同学建立联系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安全确实重要,但与其纠结于"哪个地方最安全",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孩子更好地适应"上。

就像我常跟家长说的:"与其给孩子创造一个零风险的环境,不如培养孩子应对风险的能力。"

这些年,我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懵懂无知到独当一面。说实话,最让我欣慰的不是他们考上了什么名校,而是看到他们真正学会了在异国他乡独立生存。

留学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做好充分准备,所有的挑战都将成为成长的养分。

正如一位2015年我带过的学生所说:"麦哥,现在想想,当初那些担心的问题,反而让我学会了更多。"

这才是真正的留学生存之道。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