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最能搞钱的专业,真的太牛了!

老麦
2025-04-13
2 阅读
金融专业
留学规划
职业发展
学费分析
名校申请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说实话,作为一个从业13年的留学规划师,我见过太多学生和家长为专业选择纠结得头都要秃了。

1

每次他们问我:"麦哥,什么专业最赚钱?"

让我先把答案放这儿:从纯赚钱角度看,金融确实是顶流。但这碗饭,不是谁都能吃得了的。

为啥这么说?且听我道来。

先给大家爆个料 - UCL金融硕士现在一年学费已经干到44000镑,IC(帝国理工)更狠,直接45400镑。

加上伦敦这两年通胀起飞,住宿费蹭蹭往上涨,一年下来怎么也得砸70w。这还只是baseline,上不封顶啊兄弟们。

但贵的是有贵的道理。你以为这是单纯交钱就能玩的游戏?图样图森破啊!

真正的金融圈,说白了就是在玩一场"双重筛选"。第一重是学历。你想进这个圈子,基本门槛就是QS前50的本硕。要是家里没啥资源,那就只能硬刚,至少也得是LSE、LBS这个级别的학历才能打开门。

有意思的是,就在前几天,我正好帮一个学生梳理申请方案。这孩子家里是普通工薪,但成绩特别争气,他问我:"麦哥,我喜欢金融,但听说圈子太卷,我这样的背景能行吗?"

说到这儿,不得不聊聊金融圈最real的一面 - 它不仅是在选拔人才,更是在筛选圈层。

2

就像我那个学生,光有好成绩够吗?在金融这个赛道上,学历只是敲门砖。你得能hold住跟"富二代"们坐在一个课堂里讨论投资案例,得能跟"海龟"们谈笑风生聊全球市场。

这就好比你被邀请去了个high society的趴体,但发现自己连伏特加和威士忌的区别都分不清。尴尬不?这就是我说的"第二重筛选"。

不是我要打击谁,就是这个圈子真不是人人都吃得消。看看TOP金融从业者的三大必备技能,你就懂了。

这技能一:"玩转社交"。别想歪了,我说的不是那种觥筹交错、游艇趴体的表面功夫。真正的金融圈社交,是能把客户情绪拿捏到位,能读懂有钱人的潜台词。

记得去年我带的一个理工男转专业去读金融,成绩贼好,但社交直接卡住了。参加校友酒会的时候,人家在聊NFT和元宇宙投资,这哥们儿上去就开始分析技术架构...emmm,场面一度很尬。

技能二:"IP打造"。现在金融圈里混,光有实力还不行,得有个人品牌。我看过太多985/211的金融高材生,进了大行当柜员,天天被KPI压得喘不过气。为啥?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个人影响力。

3

去年有个牛人,当年从UCL毕业后,没直接冲投行,而是去做了两年财经自媒体。现在人家私募的LP都是从粉丝里转化的,这波操作,我直呼666。

技能三才是最硬核的:"资源整合"。说白了就是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有意思的是,这基本上就是看你"出生在罗马还是新疆"了。

我碰到过一个清华学霸,拿着LSE的offer去面试,结果被一个家里有PE背景的海归给截胡了。人家爸是基金LP,这叫"含着金钥匙出生"。不是不公平,这就是现实。

有多少人能达到这仨标准?说实话,真玩明白的,年薪300w+都只能算及格线。上不封顶啊兄弟们,一个项目的carry就能让你财务自由。

但如果你家里不是互联网大佬、PE创始人、上市公司高管这个level,建议理性看待金融这条路。倒不是说一定不能选,而是得有清醒的认知。

就像我对学生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要选这条路,得想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少压力,能投入多少资源。

4

你说,混不到顶级金融圈就别混了?倒也不是。

金融这门生意最吊的地方在于它的持续性。程序员35岁被优化,医生50岁手抖,但金融佬往往是越老越吃香。为啥?因为这行靠的是经验和人脉的复利。

有个段子挺有意思:"第一个十年你在学钱,第二个十年钱在教你,第三个十年钱开始为你工作。"虽然调侃,但说得真不赖。

说个让你意外的真相:金融的护城河其实比医生和律师还要深。医生再牛,手艺也就传一代。律师再强,人脉顶多就是一个城市。但金融大佬的资源能横跨几代人,纵横全球。这就是为啥富人世家都喜欢把孩子送进金融圈。

现在很多人觉得科技最香。没错,程序员确实来钱快,但也面临着残酷的迭代和淘汰。你看现在35岁以上的程序员,那叫一个"真实"。技术日新月异,不更新就等于等死。相比之下,金融的知识和人脉是越积累越值钱。

那普通家庭就别碰金融了?也不尽然。

来个干货支招:

  1. 先去二线城市的四大或券商练手,攒经验和人脉

  2. 同时自学金融科技,这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3. 找个细分领域深耕,比如ESG投资、产业基金等新赛道

  4. 善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个人品牌

总之,金融这个坑,要跳也得先量量自己的腿长。

5

最后给大家留个彩蛋:千万别觉得留学镀了金就万事大吉。在金融这个江湖,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正的考验是你能不能在这个圈子里活得明白、玩得转。

从业这些年,我看过太多人为了一个金融梦,结果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与其这样,还不如找准自己的赛道,好好深耕。

记住一句话:"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牛津剑桥,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

找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麦高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问题随时找我聊。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