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本身就是一场赌局!

老麦
2025-04-12
4 阅读
留学规划
专业选择
就业趋势
留学申请

图片

最近一个客户跟我视频,说他儿子刚拿到某985计算机系的offer。

"麦哥,我看这两年留学市场不太行啊,人数都在跌。要不要让他gap一年,等市场好转再说?"

图片

哎,干我们这行真是越久,越能体会什么叫风水轮流转。我2011年入行时,遇到的是欧债危机。那会儿一堆家长也在观望。2015年遇到股灾,2020年遇到疫情,每一波低谷过去,最后都成了新的起点。

是,2023年的留学人数是跌了4.8%,2024年估计还得小降。但数据要这么看:高端留学需求不降反增。作为一个从业13年的老人,我敢说,现在的留学比以往更需要精准出击。

举个例子。

上周我又遇到了我2021年规划过的一个理工男,当年保研还是留学,纠结了好久。

看他那分析劲儿,堪比写论文,搞了个excel,从就业数据到专业排名,全都做了对比分析。最后非常理性地选择了英国的AI专业。现在他在伦敦某大厂做researcher,一年8万镑,关键是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发展路径。

我最近给新学生做选校规划,第一件事就是拉出一张"专业赛道分析表":

  1. 看专业在当地就业市场的需求度

  2. 分析未来3-5年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

  3. 评估个人硬实力和岗位的match程度

来点干货。2023年英国PSW签证的数据显示,STEM类专业的留学生工签获批率比商科高出28%。而且顶尖企业的录用门槛,从单纯看GPA转向了更看重实习经历和专业技能。

图片

说到2016年那个案例,是我从业第5年遇到的一个清华本科生。成绩相当漂亮,但在选校时一个劲儿地盯着UCL这种TOP10的商科项目。

聊了几次后,我直接给他放了一组数据:那年UCL商科的中国学生占比超过65%,毕业后英国工作签证的通过率还不到30%。

为啥要给他看这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校排名陷阱"。现在很多学生一头扎进QS前50,以为高排名就等于高收益。甚至为了上个好学校,连专业都不计较了。

近两年我遇到最多的就是计算机转金融,建筑转商科,结果发现专业跨度太大,课程跟不上,实习还不好找。

前几天重新整理以前的案例,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在我这13年带过的所有学生里,最后事业发展特别好的,基本都是专业和职业规划高度匹配的。

比如2019年那个布里斯托大学机器学习的博士,现在在硅谷某大厂当tech lead,年薪30万美金。他当年放弃了帝国理工的商科,就是因为我们分析后发现,他在coding方面的天赋实在太突出了。

最近英国留学圈还真出了个新玩法 - "背景包装"。动辄就要十几万的实习费,包装一堆含金量堪忧的证书。

说真的,我从业这么多年,真没见过哪个名校会因为你有个模棱两可的实习就把你录了。该卷的地方不用力,不该卷的地方瞎卷,这钱不是白花了吗?

要说现在留学申请最稳的打法,我给大家捋一捋:

第一步是找准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就拿今年我一个学生来说,他在本科期间自己做了个AI算法的开源项目,star数破千。这比那些为了凑简历去各种水会议的强太多了。

第二步是找准专业的"蓝海赛道"。现在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数字医疗这些交叉学科方向,不管是招生还是就业都特别吃香。

我2022年那会儿就带了个学生,选了个气候金融的冷门项目,现在在瑞信(Credit Suisse)做ESG分析师,年薪居然比同期选传统金融的高出30%。

图片

说到就业,最近圈内有个新词叫"选择性焦虑"。一边是大厂开出的漂亮package,一边是国内新兴行业的发展机遇。我从业这13年,看过太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得掉头发。

去年我一个学生,斯坦福CS毕业,收到了Meta和字节的offer。Meta给的是20万美金起步,字节给的是150万人民币。

最后怎么选的?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去对标了这两家公司的晋升路径、技术深度,甚至连技术转管理的机会都分析了一遍。最后选了字节,原因是觉得成长空间更大。

不过选择归选择,我得说个实在话:现在的留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确实比我刚入行那会儿复杂多了。2011年的时候,一个UCL商科的硕士,基本都能在伦敦找到4-5万镑的工作。现在呢?不是我吓唬你们,同样的背景,起薪能到3.5万镑就不错了。

但机会还是有的,关键是要会找。最近我带的几个做得不错的学生,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在校期间就开始构建自己的"职业生态圈"。举个例子,我前年带的一个学生,在读期间就通过LinkedIn主动联系校友,参加各种技术meetup。毕业前就拿到了两个AI初创公司的offer,现在在伦敦过得风生水起。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个经典的"滑铁卢案例"。2020年我遇到个学生,伯明翰大学商科硕士,成绩相当不错。但他回国后愣是找了半年工作都没着落。后来复盘才发现问题:在英国一年净顾着刷绩点了,实习、社交、行业人脉一个都没搞。这就是典型的"书呆子陷阱"。

总结一下,现在的留学就像创业,重要的不是你投了多少钱,也不是你去了哪个学校,而是你最后收获了什么。我经常跟学生说,留学最值钱的其实是那些看不见的资产:国际视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让你受用一辈子的。

记得一个2018年的学生跟我说过:"麦哥,留学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知道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确实,在国外那一年,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真正独立思考人生方向的时候。

所以,与其纠结于最后能不能留下,不如想想怎么让这段经历变得更有价值。毕竟,人生每个阶段的选择都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图片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图片

图片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