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那些坑,我倒是头一回见学生信得这么深!
我最近碰到一个学生的case,属实把我给逗乐了。
说来也是凑巧,就在前几天,SAT查分那天。一个学生急匆匆地打电话找到我,声音都快颤抖了:
"麦哥,我的SAT分出来了,1490分,我好方!"
"1490分有啥可方的?这分数挺......"
没等我说完,这娃就火急火燎地打断我:"但是我看到后面写着'你的成绩超过了99%的考生',这不就等于说我考得超级好吗?"
听到这话,我忍不住笑出声。在我执业第13年的今天,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人把这个百分比当成宝。
"兄弟,你要是再考99%,怕是今年连Top30都悬。"
"啊?"电话那头传来不可思议的声音。
"实话告诉你吧,这个99%的数据基本就是个安慰奖。我见过考1200分的也能显示95%以上。这种数据就跟网上那些'清华计算机毕业薪资百万起步'一样,看着是真香,但实际上......"
不等我说完,电话那头就急了:"麦哥,你是说我这分数不够用?"
"说句扎心的,现在美本TOP30,SAT基本都得1550+才能稳。你这1490,坦白讲,除非你能变出个诺贝尔奖来,否则连USC保底都悬。"
确实,留学市场现在卷得不要不要的。就拿我手里一个去年的case来说,人家SAT 1580,一堆科研论文发表,还拿了两个国际奖,结果Yale、Penn全给拒了。这个圈子,真是一年比一年难混。
"那现在怎么办?我这都快高三下了......"
"说真的,你要是真想冲Top30,现在就得重新规划了。你知道为啥美国那些藤校走了一批又一批中国学霸,却总有人以为随便就能搞定吗?咱今天不妨来聊聊这里头的那些事儿....."
说到"自我糊弄",我还见过更狠的。
记得去年有个学生写保底校的文书,给我看的时候我差点笑岔气。这孩子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啊——说什么"教授的研究方向让我感动得想哭","食堂的甜甜圈是天赐美味"。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当年某个TOP30的admission dean跟我说过的话:"每年都有大把中国学生写这种戏精文书,说被我们学校的一草一木感动得不行,结果录取了反而不来。"
这不就应了那句老话嘛:"装是装了,可装得也太假了。"
但是真正坑人的还得是那个Financial Aid。前两天又碰到个学生,跟我说他看中了某所常青藤的"need-blind"政策,觉得申请aid也不影响录取,正高兴着呢。
"等会儿,"我打断他,"你确定看明白政策了吗?"
"当然啊麦哥,学校官网写得清清楚楚,need-blind admission!"
我叹了口气:"兄弟,你得看清楚,人家的need-blind是只针对美国学生的。咱们国际生啊,那是妥妥的need-aware。翻译成人话就是:你要是申请了aid,人家直接给你拒掉的概率能有80%。"
"不会吧......"
"怎么不会?我干这行这么多年,看过太多类似的案例了。有个学生,SAT 1550,背景也很强,就因为申请了aid,结果八个target校全军覆没。最后只能去一个保底校,还是全额自费。"
"那学校官网上写的那些数据......"
"那些数据啊,"我笑了笑,"就跟大学排名一样,看看就得了。你信那个,还不如相信麦哥给你的干货——要想在美国上好学校,首先得把钱准备好。"
"这么说,我还是别申请aid了?"
"这事儿吧,得具体分析。你要是冲TOP30,那肯定建议别申请。但如果你的target schools在50-100名这个区间......"
说到坑,最绝的还得是教授那个"只需要2.5小时"的期末考试。
"麦哥,你说这教授是不是在耍我们?"上周一个在Upenn读CS的学生给我发微信抱怨,"平时作业一个要做一周,考试说2.5小时就能做完?"
这事我太熟了。去年还有个MIT的学生跟我吐槽,说教授承诺24小时内随时可以开始的考试"2小时就能完成",结果她打开试卷差点当场去世——三道大题,每题还带着abcdefg七个小问,做到最后5分钟还有一大半没完成。
"你是不是也信了教授的鬼话?"我问道。
"对啊!教授说'只要平时认真做作业,考试肯定没问题',我还真信了。结果这不,熬了一整宿,脑子都浆糊了......"
我笑着回他:"欢迎加入'被教授骗过的人'俱乐部。"
说实话,我从2011年开始做留学咨询,见过太多学生被这些"善意的谎言"给骗了。比如:
-
"99%的成绩分布"让你信心爆棚
-
"文书套路"让你以为自己很了解美国大学
-
Financial Aid政策看起来人性光辉
-
教授说的考试时间总是"很充裕"
但真相往往是:
-
标化成绩要冲满分才有戏
-
真诚比套路更重要
-
Aid跟录取挂钩是铁律
-
所有考试时间都得乘以3
听到这儿,那位Upenn的学生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说:"麦哥,那你说这些坑,到底要怎么躲?"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正色道,"留学这条路,最重要的就是找个靠谱的人带着走。不是所有'谎言'都是为了坑你,但也不是所有'真话'都那么容易接受。"
"就像你们总说的'麦哥真毒舌',"我笑着补充道,"但你们也知道,麦哥毒舌是为了让你们少走弯路。在留学这条路上,早点认清现实,总比被'善意的谎言'给坑了强。"
有时候,最大的坑不是别人挖的,而是自己信了那些听着舒服的话。所以,各位考虑出国的小伙伴,擦亮眼睛,别让那些"善意的谎言"把你给卖了。
真相虽然扎心,但至少不会让你在最后一刻措手不及。这大概就是我这个"留学老司机"的肺腑之言了。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