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最大的谎言:QS排名前100就是好大学?

老麦
2025-04-13
3 阅读
留学申请
QS排名
选校策略
双非留学

图片

今天我必须给大家说点实在话。

图片

前两天我遇到一个学生,均分87,双非学校,说自己只看QS Top100选校。头一拍,这不就是我2015年带过的那个学生吗?当时我就跟他说:"兄弟,不是麦哥说你,光看QS排名就选校,你这是在给自己挖坑。"

讲真,我看到网上一堆帖子都在说"QS Top100就完事儿"时,真的忍不住想摔键盘。要真这么简单,我这13年的经验岂不是全喂了狗?

今天麦哥就给你们整个活儿 - 拿四大全球排名(QS、THE、USNEWS和软科)来个大PK,看看哪些学校才是真正的保值王者。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这些年带过的学生里,有不少进了QS榜单外的学校,现在年薪照样把某些Top50的"同学"干翻在地。所以啊,选校这事儿,不能光看表面。

先说英国这波神仙打架。牛剑、UCL、IC和爱丁堡这几所,那是真的稳,四大排名都在前50。

但有意思的是,我2019年带的一个学生,当时选择了排名看起来不那么亮眼的曼大,现在在伦敦的金融公司annual review直接起飞。

为啥?因为人家看重的是曼大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实力,这可不是单纯排名能体现的。

再说说双非学生最爱问的问题。

有人说UCL、KCL这些名校对双非有门槛,我直接笑喷。就在去年,我这边一个双非的学生,GPA 3.8,该有的实习和项目经历一个没落下,现在不照样在UCL读得欢实?不是我吹,人家第一学期还拿了专业第一。

说白了,现在选校要看三样东西:一是综合实力(四大排名交叉验证),二是专业实力(这个真的比学校整体排名重要),三是就业认可度(回国发展要考虑的最关键因素)。

待会儿我给你们详细说说澳洲和港新这波院校,里面有些不为人知的骚操作,我敢说能让你们大开眼界。

毕竟带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有些事情不说出来,都对不起我这头秃的发际线...

图片

来说说澳洲这波大学。作为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澳洲名校的老江湖,我得给大家支个招。

墨尔本、悉尼、莫纳什、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这几所,四大排名基本都稳定在全球前100。

这里得给双非生们爆个料 - 墨尔本和悉尼申请难度确实有点扎手,但莫纳什和昆士兰这两所,只要均分75以上,大多数热门专业都有戏。

记得去年我一个学生,在拿到UCL和莫纳什的offer后犯了难。当时我就说了句:"你得想清楚,UCL读下来得150万,莫纳什80万封顶,性价比谁更高?"

学计算机的,工作两三年,薪资差距真没那么夸张。这不,现在在澳洲某科技公司,年薪包里塞的澳币,看得我都眼红。

别以为我是在给澳洲学校打广告。

从业13年,我见过太多人被所谓的"牌子"迷了眼。就说莫纳什的商科吧,虽然综合排名不如G8里的某些学校,但你们知道吗?它的会计专业实习资源简直是开了挂,跟四大的合作项目那叫一个给力。

就业方面我也得说道说道。就在上个月,我碰到一个2019年去澳国立(ANU)的老学生,现在在北京某券商做投行。

人家笑着说:"麦哥,还记得当初你说的吗?澳洲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给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提升自己,不用天天卷科研。"

但这里我必须提醒一下想申请澳洲学校的双非生们 - 别以为澳洲好申请就掉以轻心。

热门专业的双非申请者,均分最好能上80,再搭配点像样的实习经历。我这13年送出去的学生里,有些人就是因为实习和项目经历扎实,愣是拿了全额奖。

还有个小tip分享给大家。现在不少澳洲名校都开了"1+1"或"1.5+1"的项目,比如你在悉尼大学念硕士商科,第一年成绩达标,第二年直接进data analytics方向。

这波操作不就等于曲线救国么?我手里有好几个转专业的case,现在都混得风生水起。

马上给大家说说港新这波学校,那才叫一个卷...

图片

说到港新几所高校,作为一个带了近千个学生申请的老麦,我必须说点实在话。

新国立、南洋理工和港大,确实是稳稳的世界百强。

但你以为这就够了?说个劲爆的,2023年我这边一个双非理工科学生,paper没有,实习一般,申请NUS(新国立)被拒。

结果人家去了悉尼大学,现在不照样在金融科技公司做得风生水起?

说到这儿,不少家长肯定要问了:"麦哥,这港新的学校到底值不值得冲?"

我给你们捋一捋:

如果是985/211的同学,均分85+的话,港新三校确实值得试试,尤其是计算机、金融这些热门专业。

但双非的兄弟姐妹们,我建议你们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英澳这条路上。记得我去年一个案例,双非学生均分86,但因为缺乏高质量科研和实习,港大硕士就给了个waiting list。

还有个事儿必须说明白 - 别被那些"港新学制短、节省时间"的说法忽悠了。

就我这13年的经验来看,读书快未必就是好事。我有个2019年的学生,在新国立读了1年硕士,毕业后感慨说:"麦哥,你说得对,这一年课程压得太紧,都没时间好好找实习。"

最后给大家来个实在的建议,我管这个叫"2024麦式选校法则":

  1. 双非学生,英澳优先。英国要冲就冲曼大、爱丁堡这种,分高的也可以试试UCL、KCL。澳洲就莫纳什、昆士兰,踏实靠谱。

  2. 985/211的同学,四地都可以试,但建议根据自己的语言成绩和均分合理分配。比如均分88+的,完全可以把港大、UCL这些放在第一梯队。

  3. 关于专业,千万别光看学校大名,更要注意专业实力。就像我前几天分析的案例,IC(帝国理工)的计算机跟UCL的传媒,虽然都是伦敦高校,但就业市场的认可度可是天差地别。

记住,选校不是选老公/老婆,不是一定要拿最好的。而是要找最适合自己的,毕竟未来是你自己要去读书、找工作。

对了,最近不少家长问我"双非80均分能不能申英国前50"。要不要来个英港澳新百强院校完整申请分析?大家评论区告诉我。

要选学校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毕竟干了这么多年留学咨询,有啥不懂的都可以交流。

麦哥也会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些选校避坑指南。咱就一个宗旨 - 选最适合的,而不是最贵的。

图片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图片

图片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

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