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选这些专业的人,真的是“大冤种”!

老麦
2025-04-13
6 阅读
专业选择
留学建议
留学规划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说实话,每次遇到想转专业的留学生,我都忍不住想画个圈圈诅咒他们当初的选择。

图片

这不,前两天又来了个学哲学的准毕业生,成天 deadline 压得喘不过气,一边自闭一边吐槽:"麦哥,早知道我就听你的..."

真的,看着这些在专业选择上"翻车"的孩子,我是又好气又心疼。说起专业选择踩坑,那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光是去年,就遇到好几个人生地图被专业选择带到"死胡同"的案例。

最近美国网站 Mydegreeguide 发布了一个惊人数据:光是被判死刑的专业(平均 GPA 低于3.0)就占了总数的30%。

哎呦喂,这不得亏到姥姥家了?化学专业以2.78的 GPA 稳坐冷板凳第一名,数学和经济学紧随其后。这波操作简直让人头秃。

更让人窒息的是,ZipRecruiter 平台最新调查显示,42%的留学生毕业后对自己的专业选择表示后悔。

这个数据一出来,直接给我干懵了。你品,你细品,这意味着差不多一半的人都在"啃老"的路上走错了方向。

我记得有个学生,从国内某985转去美国读传媒,一年学费20多万。

这妹子倒好,一上来就说要做时尚博主,结果上了两节课发现做新闻原来要写这么多paper,当场就想重开。我问她当初为啥选这个,她说看美剧里记者好像很酷...老天爷呀!

说真的,经过这么多年的留学咨询,我发现学生后悔的原因基本就这么几种: 一是被专业难度干翻,本以为是去度假,结果天天被作业轰炸;

二是就业前景跟想象不符,以为找工作分分钟上岸,到头来简历石沉大海; 三是选专业时完全处于懵圈状态,人云亦云,稀里糊涂就入坑了。

麦哥这里有个实在建议:选专业真不是过家家,必须得"干"点实在的。

来,接下来我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最容易后悔的专业,顺便爆点料,看看这些年我遇到的真实案例是如何被专业选择"毁掉"的...

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些专业最容易让人后悔?我从接手的上千个案例中,挑几个典型给大家分析分析。

先说当下最"废"的专业 - 英语和外语类。

数据显示,42%的毕业生表示选择后悔。记得2015年,我从业第4年时遇到个案例,那学生当时申请英语专业时信誓旦旦说要当翻译,结果毕业没两年就转行做营销了。

他跟我说了句大实话:"麦哥,这专业说白了就是四年高级陪练,实际应用场景太窄了。"

说到坑爹专业,生物和物理学专业也不遑多让,35%的毕业生表示选错了。2019年一个斯坦福生物系的学生找到我,那表情简直绝望。"

本来以为毕业能直接进实验室,结果发现没个PhD根本玩不转,现在只能做销售..." 要命的是,进个PhD读七八年,毕业照样饿肚子。

说到这我得提醒下家长们,千万别被诺奖啥的给唬住了,科研这条路,真不是人人都能熬得住的。

教育学专业的情况也挺有意思。31%的人后悔选这个专业,主要原因是工资低得让人想跳楼。

就在去年,一个从业12年的资深同行给我转介绍了个学生,美国某名校教育学硕士,工资才4.5万美元。这工资在硅谷连租房都够呆。

社科和法律专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9%的毕业生表示选错了专业。这让我想起2020年遇到的一个案例。

那位同学国内法学专业毕业,以为美国法学院毕业就能直接在美国执业,结果发现要考bar(律师资格证),难度跟中国司考有得一拼。最后人整个就崩溃了,天天在图书馆啃书到半夜。

传播学这个专业就更搞笑了,27%的人觉得"真不该报这专业"。

记得去年有个学生来找我复盘,他苦笑着说:"当初以为能做个人模人样的新媒体博主,结果发现专业课全是传播理论和学术研究,跟我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讲真,每次看到这些案例,我都替这些孩子心疼。但更让我焦虑的是,现在选错专业的成本真的太高了。

美国一年学费动辄几十万,读完发现不喜欢,那真是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爆炸性的数据。美国薪资调查网站Emoulment最新公布的调查显示...

图片

不过这里我得打个预防针,趁着从业13年的经验,我得告诉各位一个残酷的真相 - 世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专业"。

但确实有一些专业能让你少走点弯路。

先说化学和自然科学类。虽然这玩意儿学起来能把人逼疯,但是87%的毕业生表示这专业"真香"。

记得前年我刚收了个案子,一个哈佛化学系的PhD,毕业工资直接就是15万美金起步。

这孩子跟我说了句话我印象特别深:"麦哥,虽然读书时候头都秃了,但现在发际线回来了,钱包也鼓起来了。"

计算机科学这个专业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留学界的"割韭菜"神器,但凡招到生源就跟割韭菜一样。

80%以上的毕业生对这个专业给出了好评。我手里有个去年毕业的学生,MIT的CS硕士,实习期间就拿到了18万美金的package。啧啧,这工资,我都想转行了。

数学和统计学专业也是个宝藏专业。虽说学起来能把人学抑郁,但这专业简直就是万金油,金融、科技、医疗,哪个行业不需要数据分析?

那些说数学没用的,怕是对资本主义有什么误解。去年春招季我就看到一个例子,普林斯顿统计系的应届生,五个offer砸下来,高的能到16万美金。

商科和金融这块儿就更有意思了。虽然每年被吐槽是"富二代集中营",但70%以上的毕业生表示这专业学得值。

我有个学生,2021年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现在华尔街躺着数钱,一年收入到手30万美金不是梦。当然,前提是你得扛得住996的压力。

说到这儿,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但是我必须泼盆冷水 - 这些专业确实好,但绝对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驾驭的。

就拿CS来说,我见过太多人被那些高薪数字给迷了眼,结果到了学校连指针都整不明白。

所以选专业到底该看什么?给各位支个招...

图片

家长们可能会问了:"麦哥,你光说这些专业好坏,那到底怎么选才靠谱?"

说真的,作为一个帮过上千学生规划留学路的老司机,我最大的感悟就是:选专业真不是选彩票,得对号入座。我给大家总结几条实操建议,这可都是血泪总结出来的经验。

第一,得搞清楚自己是什么料。讲个去年的案例,有个理科学霸非要跟风去读CS,结果一看编程直接开始头晕。

我当时就说了一句:"兄弟,你这不是要学编程,这是要自虐啊。"最后他选了数学,现在在高盛过得不要太滋润。

第二,别光看收入报表,得看清楚路怎么走。我有个学生当初看人工智能多火,二话不说就杀去斯坦福AI专业。

这倒好,上了两节课才发现,高等数学和编程双双拉胯,整个人都不好了。最后找到我说:"麦哥,我算是明白了,选专业不是看多热门,是看自己能不能干得动。"

第三,找准自己的制胜点。化学专业虽然苦,但实验能力强的就不怕;金融虽然卷,但抗压能力强的就是香饽饽。

记得有个学生跟我说:"我发现周围同学天天喊累,但我特别享受这种压力下的生活。"这就对了,选对了专业,压力也是动力。

但是,我必须提醒各位一点 - 专业选择没有后悔药。前段时间美国某知名高校统计显示,转专业的成本平均在5-8万美金之间,这还不算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所以,宁愿前期多花点时间研究,也别到时候哭着来找我转专业。

说到底,专业选择就是一个平衡术,得在兴趣、能力和就业之间找到最佳切入点。

就像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与其纠结专业冷不冷门,不如想想自己能不能在这个领域里混出名堂。"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别。就算是最火的CS,干不好也是白搭;就算是最冷门的哲学,找对方向一样能活得滋润。

在我十多年的留学咨询生涯中,见过太多人为了专业选择而纠结。但真正成功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是在选择最好的专业,而是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那么问题来了,想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专业吗?欢迎来找麦哥聊聊...

这就是我对专业选择的全部分享了。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

毕竟,帮助你避开一个坑,也就等于帮你省下几十万学费,是吧?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