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只盯着QS了!这才是留学生回国就业的真相!

老麦
2025-04-13
10 阅读
留学生就业
海归
职业规划
回国政策
国际视野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留学生回国就业?这波操作简直是在玩火!"

这是我最近听到的一句让人直呼内行的话。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杀向"海外的老麦,我不得不说,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

但是,等等!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最近几份重磅报告的数据可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 超过84%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这个数字直接把我的三观给干翻了。要知道,就在几年前,大家还在为"海归"这个金光闪闪的标签趋之若鹜呢。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曾经的"香饽饽"们为啥突然集体回国了?难道国外的月亮不圆了?还是国内的机遇突然变得香得不要不要的?

说实话,作为一个带过无数学生出国又看着他们回国的"老司机",我觉得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首先,别以为留在国外就是躺平。拿美国来说,光是搞定一个工作签证就够你喝一壶的。每年H1B签证就那么点名额,去年申请的人直接飙到78万。你说这竞争激不激烈?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啊!

再说回国吧,政策福利那是相当给力。不少城市为了吸引人才,直接祭出房补、创业基金这些大招。这操作,简直是在给海归们铺红地毯啊!

但是,别高兴得太早。国内的就业市场现在也是卷得飞起。我前段时间听说,某互联网大厂发布一个计算机岗位,半小时内就收到170多份简历。而且,里面不乏QS百强和国内985/211的高材生。这阵仗,简直比春运抢票还疯狂!

所以,对于那些准备回国的留学生来说,光靠一纸海外文凭已经远远不够了。关键是,你得有真本事。

我记得去年有个学生,名叫Alex(化名),斯坦福计算机硕士毕业。按理说,这履历已经很亮眼了吧?结果回国后找工作却碰了一鼻子灰。为啥呢?因为人家企业要的是能马上上手的即战力,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最后,Alex是怎么逆风翻盘的?且听我下回分解。相信我,这里面的套路,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

说到Alex的故事,其实他的转机来得挺有意思。

在连续被刷了几轮面试后,这小子找到我诉苦。我一看他的简历,当场就给逗乐了 - 满满的学术成果,却一点实战项目都没有。这就好比你去应聘厨师,简历上全是米其林餐厅的参观经历,但连个蛋都没炒过,这谁敢要你啊?

于是我给他支了个招:与其死磕大厂,不如先去新能源领域试试。为啥?因为现在新能源行业正处在风口上,对海归的渴求度简直爆表。数据显示,这个行业去年对海归的招聘需求直接暴涨了71%,这不就是现成的机会吗?

果然,Alex调整策略后,很快就收到了一家新能源公司的offer。薪资也不赖,月薪直接干到了15K+。这可比国内应届生的平均工资高出不少。

不过说实话,现在的就业市场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传统的金融、咨询这些海归扎堆的领域反而没那么香了。倒是一些新兴赛道,比如芯片设计、智能制造这些,对海归简直是求贤若渴。

我最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海归开始往"灵活就业"方向发展。有意思的是,将近一半的人都想当短视频博主。这让我想起了我另一个学生,她是伦敦艺术大学毕业的,现在在抖音上做留学生活分享,粉丝都破百万了。

但我得提醒各位,别看海归的就业前景似乎很美好,可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就拿企业招聘来说,现在的HR才不会光看你的QS排名。他们更关心的是:你到底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实际价值?

就在上个月,我遇到一个挺逗的案例...

说到这个案例,那真是让我哭笑不得。一个从伯克利毕业的高材生,面试的时候被问到:"你觉得你比国内应届生强在哪?"结果这哥们直接来了句:"我英语好啊!"

好家伙,这回答差点没把面试官送走。在当下这个时代,英语早就不是什么稀罕技能了。国内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蹭蹭往上涨,甚至有不少人雅思都考到7分以上了。

所以,现在的海归要想在就业市场上站稳脚跟,真得好好琢磨琢磨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

记得去年有个从多伦多大学回来的学生,她就很聪明。在加拿大读书期间,她就已经开始接一些中加跨境电商的项目了。等她回国后,直接凭这些实战经验拿下了一家外贸公司的高薪offer。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数据:现在超过60%的企业在招聘海归时,最看重的是他们的"跨文化思维"和"国际视野"。但问题是,光是在国外待过就算有国际视野了吗?

说到这,我不得不提一个残酷的现实:很多留学生在国外的时候,压根就没走出过自己的"小圈子"。上课就是和中国同学扎堆,课后就是刷抖音追剧。这样回国后,除了一张海外文凭,还真拿不出什么特别的竞争力。

所以,对准备回国的留学生,我的建议是:

与其整天纠结"回国还是留外"这个问题,不如先问问自己:"我能给雇主带来什么独特价值?"

与其把宝押在海外文凭上,不如趁在国外的时候多积累一些真本事。比如,参与一些创新项目,或者去不同的公司实习,甚至尝试创业。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就业市场确实很卷,但机会还是很多的。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别把自己局限在"海归"这个标签里。

毕竟,在企业眼里,他们要的不是一个"海归",而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才。

这才是真正的职场生存之道,你说是不是?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wordsunny001。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图片

**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