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退步最严重的大学,曾经是重点大学,如今却还在“双非”?到底怎么回事!

老麦
2025-04-12
4 阅读
大学排名
高等教育
陕西高校
双非院校

要说陕西的大学,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这两所985绝对是陕西的骄傲。但今天咱们不聊这两所名校,来看看陕西科技大学,一所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泯然众人”的学校——它的前身可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依然是个双非院校。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

陕西高教资源丰富,陕西科大却掉队了?

大家都知道,陕西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当雄厚,有8所211,其中还包含3所985,在全国也能排第四,仅次于北京、江苏和上海。这片土地不仅有一大批知名高校,还有众多在各自行业里响当当的专业院校,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等。

然而,在这些名校光环下,有一所学校的发展就显得有点“坎坷”了——陕西科技大学。它的前身是西北轻工业学院,在1978年时,这可是国务院认定的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但是现在,它却既不是211,也不是双一流,软科排名还在120名开外,这落差真不是一般的大。

从北京起步,陕西科大的高光时刻

陕西科技大学的故事,要从它的前身——北京轻工业学院开始说起。这所学校1958年在北京成立,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由当时的轻工业部管理,地位那叫一个高!

但是,1970年这所学校被迁到了陕西咸阳,与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改名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它成为了全国重点大学,那时候,这个身份可是“妥妥的”一线名校啊!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98年,当时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学校从轻工业部的管理转到了陕西省,变成了一所省属高校。这一转变,直接让陕西科大失去了进入211工程的机会。因为当时,原轻工业部旗下的高校中,只有无锡轻工大学(后合并进了江南大学)进入了211,而陕西科大不再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自然无缘211。


轻工业部的“没落”,直接影响了陕西科大的命运

进入90年代后,轻工业部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并在1993年被撤销,轻工业部原有的很多院校和科研单位也随之失去了政策支持。虽然陕西科大在西部地区仍然是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但由于行业地位的下降,它在后来的高校竞争中逐渐掉队。

2006年,陕西科大把校区从咸阳搬到了西安,这似乎是一次转运的机会,然而无论是在第一轮还是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陕西科大都没有入围。虽然学校依然保留着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内一流建设高校等光环,但相对于当年的“全国重点大学”身份,如今的地位确实大不如前。

现在的陕西科大实力如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说没进入211双一流,但陕西科技大学的理工科实力依然很强,特别是在轻工技术领域,不输全国名校!根据教育部的第五轮学科评估,陕西科大的“轻工技术与工程”被评为A-学科,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这个领域实力可以说是国内顶尖的!

除了轻工技术外,陕西科大还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5个学科也获得了B-及以上的评级。即使是在其他一些学科,如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它也有C-以上的评级,科研实力不可小觑

科研专利方面,陕西科大也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50名,连续5年进入“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前50强,稳稳坐在陕西省属高校的第一位

就业怎么样?升学率、就业质量都不错!

再看看就业,陕西科技大学的就业质量也很在线。2023届毕业生的总体去向落实率高达86.6%,其中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占比为52%,升学率为30.2%。特别是一些学院如轻工学院、化工学院、材料学院、环境学院、食品学院的考研、考博升学率甚至超过了40%

毕业生去向如何?
本科、硕士的毕业生里,有不少人去了“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本科生升学到双一流高校的比例为40%,硕士则达到55%,这说明陕西科大的学生在升学方面竞争力不俗。就业方面,58%的本科生、55%的硕士生都去了1000人以上的大型单位,其中约30%的本科生、46%的硕士生进入了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

陕西科大:在东部录取分不高,却是性价比之选!

虽然如今的陕西科大在东部很多省份的录取线不算高,但这也让它成为了性价比极高的学校。对于那些想要进入理工科强校的学生来说,陕西科大的实力绝对值得关注

总结来看,陕西科技大学虽然没能进入211、双一流行列,但它的轻工、化工等领域依然具有很强的实力,尤其是那些有志于理工科方向的学生,选择这所学校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行业内少见的高素质留学顾问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