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严重了,劝留学生们都注意点吧,从现在开始!!

老麦
2025-04-13
1 阅读
留学
名校录取
offer撤销
申请建议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说真的,我从业13年,光是2023-2024申请季就遇到好几个本来拿到offer结果被撤的案例。

图片

作为过来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 拿到offer只是上半场,保住offer才是真本事。

这事得从QS排名第6的帝国理工说起。前两天,有个学生慌得给我打电话:"麦哥救命!我收到帝国理工的邮件,说我的offer可能会被撤销..."

好家伙,这孩子成绩不错,雅思7分,本科GPA 3.8。但就因为最后一年挂了两门课,直接被盯上了。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的老司机,我得说,现在的名校offer真不是那么好拿,更不是那么好保的。

我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offer背后的"致命隐患",顺便说说遇到被撤offer的情况该如何应对。毕竟在留学这条路上,光会冲锋还不够,还得学会防守。

第一个雷区:申请材料造假。

真事儿,就在去年,一位学生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结果几个月后offer被撤了。为啥?就因为她在申请材料里把自己在特殊儿童日托中心的志愿服务时间给"稍微夸大"了一下。

原本写的是每年工作32周,每周12小时。结果学校一核实,发现人家实际只干了每年12周,每周4小时。这差距,啧啧...直接社死。

我有个学生,当初就是因为怕面试表现不好,花了5000块找了个"包过"的中介帮忙"修饰"简历。

结果你猜怎么着?面试官随便问了几个细节,这孩子就露馅了。

图片

说到这,不得不提前段时间杜伦大学(QS排名89位)那个事。三个录取offer一下子就被撤了。为啥?就因为这帮学生在新生群里搞事情。

你说这帮孩子也是人才,拿了offer还没入学呢,就在群里发一些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的言论。这事给我气的,13年的从业生涯,还真没见过这么能作死的。

2024年的申请季,我就遇到一个典型案例。这孩子在拿到UCL(QS排名第10)的offer后,在社交媒体上各种炫耀,结果被人顺藤摸瓜扒出来简历造假。这不,offer直接没了。

记得我2015年带的一个学生,当时拿到了帝国理工的offer,高兴得不得了。

结果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些不当言论,说什么"XX学校都是垃圾"之类的话。你猜怎么着?不出一周,offer就被学校收回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以为社交媒体是法外之地?我跟你们说,现在的招生官可精着呢。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3%的学校会通过搜索引擎查询申请者的网络足迹。

再说说成绩这个坑。英国大学的录取,大多是conditional offer(有条件录取)。说白了,就是你得满足人家开出的条件才行。

就拿UCL来说,一般要求你本科四年的成绩、雅思成绩、毕业证、学位证这四样都得达标。

去年我就遇到一个案例,一个学生GPA从3.8断崖式下跌到3.2,虽然最后勉强毕业了,但offer还是被撤了。

有学生可能会问,"麦哥,那最后一年成绩稍微差一点,应该没事吧?"

我给你们捋一捋啊,就在今年,我遇到一个学生,他最后一学期挂了三门课。

明明之前GPA都在3.5以上,这一下子成绩单就不好看了。结果呢?offer直接被撤,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图片

说完这些,来说点劲爆的。最近利物浦大学出了个大乌龙,把119名学生的offer给发错了!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给我气得够呛。

我刚入行那会儿(2011年的时候),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但现在随着申请人数暴增,类似的情况是越来越多了。就拿今年来说,我遇到好几个系统故障导致offer发错的案例。

怎么应对这种情况?且听麦哥来给你们支几招。

第一招:及时沟通 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学校招生办。记得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就是因为及时发邮件沟通,最后学校特批给保留了录取资格。

第二招:证据先行 把所有跟申请相关的邮件、文件都保存好。这么说吧,我见过太多学生连最基本的offer邮件都找不到的尴尬situation了。

第三招:多方准备 这个道理我从业这些年一直在强调 - 永远要有backup plan。就算是拿到了MIT(全球排名第一)的offer,也得留几个保底学校。

最搞笑的是,前两天还遇到个学生,UCAS官网上显示被录取了,结果学校说根本没这回事。折腾了大半个月才发现是系统bug。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前几天的一个案例。一位拿到QS前20名校offer的学生,因为太高兴在朋友圈疯狂炫耀,结果被人顺藤摸瓜扒出来举报,说她高考成绩造假。这下好了,不光offer没了,名誉也受损。

所以我总结了几条保offer铁律:

  1. 专注好最后的学习 别以为拿到offer就万事大吉了。看看近期被撤offer的案例,80%都是因为期末成绩不达标。

  2. 社交媒体要谨言慎行 现在的招生官都是火眼金睛,别以为发个朋友圈、发个INS就没人知道。

  3. 材料要真实 这一条是我从2011年到现在,一直在强调的。宁可简单真实,也不要华而不实。

图片

说到这儿,让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救命"的实操建议:

  1. 拿到offer后别急着交定金 记得我前年带的一个学生,UCL的offer到手就急着交了2万英镑定金。结果最后因为一门专业课没过,不仅offer没了,定金也打了水漂。

现在的建议是:在确认你能达到所有条件之前,能不交定金就别交。实在要交,也得先仔细看看退款条款。

  1. 保持跟学校的沟通记录 这事真不是我杞人忧天。去年我就遇到一个学生,因为学校邮件系统延迟,差点错过了提交补充材料的deadline。还好之前的邮件往来都保存着,这才有惊无险。

  2. 考虑现实情况,及时调整 有时候,你会发现最后一个学期的成绩可能达不到要求。这时候建议提前联系学校,看看有没有补救的可能。比如申请延期入学,或者转其他相近专业。

我给你们算个账:

  • 国外一年学费:30-50万

  • 生活费:20-30万

  • 中介费:3-5万

  • 其他费用:5-8万

一年下来,至少要砸进去60-90万。要是offer被撤了,这可不是小数目。所以为什么我总说"保offer比拿offer更重要"。

最后,给大家几个特别提醒:

  1. 别觉得名校offer稳了就松懈。特别是英国学校,那conditional offer上写的条件,一个都不能少。

  2. 毕业考试绝对要拿出百分百的努力。就我这13年经验来看,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往往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3. 社交媒体要格外注意。现在很多学校都会查你的社交账号,特别是一些顶尖院校。发帖之前想想,这个内容会不会影响你的offer。

记住,留学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从申请到入学,每一步都要走稳,每一步都要走好。

相信有了这些建议,大家能更好地守住自己来之不易的offer。毕竟在这条留学路上,我们不仅要会进攻,更要会防守。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