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留学的“逆袭教科书”:绩点3.8如何拿下港大等五所名校的金融offer?
每个考研失利的人,或是被保研拒绝的学子,都知道那个感觉:像是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脸颊火辣,心底憋屈。
可是!
有的人不服,不愿意沉默地承认失败,而****是带着3.8的绩点、750的GMAT,杀出一条血路!今天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位双非学长,最终斩获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北大学、凯斯西储大学的offer,并获得了3万奖学金!
01
个人背景
**本科:**深圳大学 金融学
GPA: 3.81/4.0
IELTS:7.5
GMAT:750
申请结果:
香港大学 Master of Finance
香港中文大学MSc in Finance
美国西北大学 MSc in Finance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 MSc in Finance (5000刀奖学金)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MSc in Finance
02
那些被“死磕”过的细节,才是你最硬的铠甲
大多数双非学生都明白,这条路上任何细节都必须拎得清。GPA、雅思、GMAT,甚至是每一段实习的履历,都是成败的关键。
GPA就是底线:绩点低了,一切免谈!
这位学长的心得总结得非常硬核:绩点不够,一切白搭。即便是985、211,GPA太低也很难拿到好的录取。而双非背景的同学,GPA就是你对招生官表明学术能力的唯一资本。
但你以为他只是单纯刷绩点?太天真了!他不仅在GPA上下了功夫,还把重点课程的成绩一一细分,列到简历上。最终的效果就是:不光是总GPA给力,专业课GPA也足够撑场面——双非背景的同学学到了没?这就是属于双非学生的细节“绝杀”!
语言不是天赋,是“卷”出来的!
再说到雅思和GMAT,学长也没少受折磨。他发现,雅思这东西最考验效率,如果考生拖拖拉拉准备半年还没考出来,越拖越难冲破瓶颈。要破局,就得“速战速决”,**一次过不了,就马上刷第二次!**像他这种反复刷题的狠劲,才是赢得7.5分的关键。
他特地在文书里也强调了这一点:双非背景并不代表水平低,而是凭努力“硬卷”出一张成绩单!考语言时,这位学长也是尽量避开大陆地区考雅思,尤其是口语,他直接在香港考了多次,稳住成绩!
GMAT加持:锦上添花,不是“救命稻草”
GMAT,尽管没有GPA和雅思那么关键,但分数高了能让简历更亮眼。学长在备考时发现,男生普遍在GMAT上占优势,因为逻辑能力强些。不过他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加倍卷”!在语法、逻辑两项上刷题刷到手软,硬生生刷出750的分数。这对双非学生来说,简直是“核武级”助攻!
GMAT侧重考察逻辑,verbal的逻辑和阅读两部分都要求考生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只有多训练多总结了。GMAT的数学对中国学生非常简单,而且有机经相助,基本大家都奔着满分去的。
最后GMAT的语法对部分语法基础薄弱的同学比较难。但好在语法知识点是有限的,解决一个就少一个,所以在学长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后,语法直接变成了他的优势科目。最后,作文和IR不重要。作文很容易,稍微学学就可以了;IR很难,很努力学也不容易提升。
文书就是你真实的故事,不是流水账!
故事讲得好是可以创造****奇迹。
但如果你申请的学校和你自身背景相适应,中规中矩的文书就足够了,毕竟你的各项成绩才是硬实力。**港大教授亲口说,每一个人的文书都是会仔细阅读的,所以想读港大的同学们还是要好好对待文书。**港中大金融要求PS,也就是个人陈述,比较general,而港大金融的文书题目每年会有一些变动。
文书的内容远比语法重要。尤其申请香港,其实读文书的教授都是说中文的,而且非常多教授干脆就是大陆人,他们很希望从文书中看见你的特质,而语法是不是一丝不苟没有错误,其实关系不大。当然还是推荐严谨对待文书,但如果精力时间有限,还是仔仔细细打磨内容吧。
你可以非常用力地包装自己,但你要知道,你吹过的牛是有可能在面试中被challenge的,所以自己掌握好度。然后要对自己申请的学校和项目了如指掌,推荐仔细浏览官网、上Chasedream论坛、多问申请到该项目的本科校友等**。文书要讲自己的故事,切不可模仿网上所谓的“常春藤文书”之类。**
最后,其实你很难揣度看你文书的教授有什么样的偏好。最近才见到背景丝毫不突出的同学一提交申请就拿到港大经济学的免面试录取,她都自嘲不知道教授看中了她什么。可能是文书写得好?或者干脆是教授心情好?申请之路上,运气很重要。尽人事听天命吧。
03 面试全靠“演练”,细节是你的终极武器
每位同学的申请故事都不同,但最终能否拿到offer,往往靠面试的发挥。学长在面试前把自己的履历、简历、文书都读了无数遍,背得滚瓜烂熟。港大的面试中,他不仅被问了经典问题,还被追问“为何选择港大,而非其他学校”这种深度问题。因为他事先准备充分,回答顺畅又自然。港大的教授还特别喜欢有志向的学生,学长也明确表达了未来求职的规划,这一下又加分不少!
04 运气很重要,但每一步都要自己走稳
学长还说,申请过程中也有运气的成分,但凡事不能只靠运气!他身边也有背景平平、却在文书上获得港大教授青睐的同学,但更多的还是靠扎实的准备。
他强调,申请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因一次挫败就停下脚步。对于每一个在校学生来说,低年级可以多参加活动,等有了方向再集中火力去做。每个小细节的积累,最终都会成为你申请成功的“敲门砖”。
最后一句话:双非学生逆袭,不仅是因为有梦,更是因为敢拼
希望这位学长的分享,能为你带来信心和方向。相信我,双非逆袭是可以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这份勇气和耐心。
更多留学资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咨询,我们下期再见~
扫码立即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