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不到G5就凉凉?这些英国名校,连顶尖科技公司都在抢人
说真的,最近有点头大。
从业13年,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魔幻的留学季 - 一群学生像打了鸡血似的,非要往G5学校撞。是,我懂,谁不想要牛剑帝国UCL的offer呢?
但是朋友们,这波G5的申请大军简直卷出天际。我手里一位985理工男,均分88,两段蚂蚁金服的关键岗位实习,外加一篇IEEE的小论文傍身。
结果呢?帝国理工给他发来一封"regret to inform you"。这哥们给我发消息的时候,语音都是抖的:"麦哥,我是不是要完?"
且慢。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英国名校的老人,我想说 - 你们是不是被G5的光环晃瞎了眼?
来看个有意思的数据:2024年英国商科Top20的就业数据显示,华威商学院的就业率居然超过了LSE,雇主评分更是逆天。我一个在高盛工作的学生跟我说:"麦哥,我们部门去年招了4个应届生,3个华威的。"
你们以为顶尖企业只认G5?图样图森破。
再说个段子 - 去年有个学生问我:"麦哥,我在纠结要不要申请巴斯大学的翻译专业,觉得学校名气不够响。"
我当时就笑了:"你知道联合国翻译部门最喜欢要哪个学校的学生吗?"
"难道不是牛津剑桥?"
"naive!去年联合国欧洲总部的翻译官招聘,巴斯大学的offer比例比牛津高了整整30%。
为啥?人家课程设置死扣实战,学生一毕业就能上手接活。牛津的科班出身是好,但人家要的是即战力啊。"
所以说,要想在留学这盘棋上走得远,眼光得放得更宽一些。G5固然牛,但英国真正的好学校,远不止这五所。
说实话,每次看到学生把G5 offer当作人生终极目标,我都想给他们放个PPT - 那些被G5拒了后"另辟蹊径"的学生,现在可都混得风生水起。
我一个从业第8年就开始跟的学生,当年被帝国理工拒了个彻底,最后去了伯明翰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这小子多聪明,发现伯明翰跟ARM有深度合作,直接杀进了ARM的研发部门实习。毕业前就拿到了Offer,现在都成了技术大牛,年薪早甩了不少G5毕业生好几条街。
来看个有趣的数据:2023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的报告显示,在雇主满意度和毕业生薪资增长率这两项硬指标上,巴斯、杜伦、兰卡斯特这些学校,稳稳压过了好几所G5。
就拿华威商学院来说,他们的数字营销项目,实习合作企业里有Meta、字节跳动、亚马逊,学生做的case study直接用实战数据,这资源不比G5差好吗?
有个段子放在这挺合适 - 某500强HR说过:"LSE毕业生确实牛,但他们往往会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什么我们公司会破产;而华威的学生会拿出一套方案,告诉我们怎么避免破产。"
所以啊,选校不能光盯着光环。得看这几个实在的:
-
专业口碑:比如谢菲尔德的先进制造,人家的材料实验室跟劳斯莱斯合作20年了
-
就业通道:拿利兹大学传媒专业举例,BBC每年都给他们开专场招聘会
-
教学模式:诺丁汉的商科教学采用"行业导师制",每个学生都配一个业内大佬做mentor
记得有个学生跟我抱怨说:"麦哥,我被G5拒了,觉得特没面子。"
我当时就笑了:"你要是觉得没面子,我给你讲个更扎心的 - 2023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金融硕士排名第一的不是G5,是圣加仑大学,知道这学校在哪吗?瑞士的一个小城市。这事告诉我们啥?在专业领域,真正的王者往往是藏在细分赛道里的低调选手。"
这就是为什么我老说,留学规划要把眼光放宽,格局打开。英国高等教育的精髓,从来不是"抱着G5的大腿哭"。
说到这,总有学生问我:"麦哥,那你说说,除了G5之外,哪些学校最值得冲?"
在我从业13年的经验看来,这几所学校是真的被低估了:
曼彻斯特大学的数据科学,牛得不行。人家是图灵的母校,计算机这块儿有传承。
去年我一个学生在那儿读书时,参与了一个跟NHS(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合作的AI医疗项目,直接把实习变成了工作。现在在伦敦一家医疗科技公司做technical lead,年薪杠杠的。
华威大学就更有意思了。它的制造工程专业跟捷豹路虎有个联合实验室,学生做项目用的都是最新的生产线数据。
我有个学生去年毕业,现在是捷豹的产品经理,天天跟新能源汽车打交道,玩得不亦乐乎。
要说最近几年最猛的黑马,得数南安普顿大学的光子学专业。这专业有多牛?英国最大的光纤通信企业,每年给他们的学生开专属招聘会。
一个印度来的创业者告诉我:"麦哥,我们公司的CTO就是南安普顿毕业的,这专业简直是开光了。"
说真的,看到自己学生在这些非G5学校开启第二人生、混得风生水起,我是真的替他们开心。
记得前两天,一个学生在朋友圈发了个工作周年总结,他去年从拉夫堡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新能源企业做项目经理。底下一堆人评论羡慕,他回了句:"感谢当年麦哥拦住我非要申G5的执念,要不然现在说不定还在啃GMAT。"
所以啊,与其把宝都压在G5上,不如睁大眼睛看看这些被市场认可的好学校。实话说,留学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
你在一个更适合的平台上发光发热,不比在G5里跟一群大神卷生卷死强?
老麦的建议是:把你的目光从G5的光环上移开,看看那些在细分领域特别强的学校。
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选对平台,你一样能成为行业里的实力选手。
就像我常跟学生说的:你以为人家牛校毕业生吃香是因为学校的名气?错,是因为这些学校知道市场要什么,他们的课程设置、产业对接都是有的放矢。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wordsunny001。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