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这些人想去香港上学怕是要凉凉了...

老麦
2025-04-12
4 阅读
香港留学
留学趋势
申请策略
学费上涨
录取标准

图片

哥们最近是看傻了。

图片

最近半年,全球四大留学强国接连放大招,这操作直接让我这个从业13年的老鸟都惊了。不是吧不是吧,留学圈这是要变天了?

先说个事儿,上周加拿大那边突然闷声大发财 - SDS和NSE计划,说停就停。那叫一个干脆,连个新闻发布会都懒得开,直接在官网改了几个字的事。

等等,啥是SDS?简单说就是留学生申请学签的"玄学快速通道"。本来用这个渠道,审理速度贼快,通过率也高。现在可好,一刀切没了。

我跟你们说,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加拿大这是要放大招 - 2025-2027年的移民计划里明确说了,要把留学生招生数砍掉10%。你以为就完了?安省突然杀出个惊天大消息:2026年秋季开始,国际学生基本告别医学院。

这什么概念?医学院留给国际生的名额只剩两所学校,还都是象征性地招1-2个人。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咱们"你们别来了"嘛。这事我得说道说道,毕竟2011年我刚入行时,加拿大医学院录取国际生的名额可是现在的3倍还多。

澳洲那边也搞事情。2025年的留学生接收上限,直接砍到27万,而现在澳洲的留学生可是有50万之多。兄弟们,这是要砍半儿啊!

光说数字太干,我给你们来个实在的 - 刚刚有个学生找我咨询,原本打算申请新南威尔士大学,结果学校上周突然通知:2025秋季所有conditional offer全部作废。这事要是放在我刚入行那会儿,想都不敢想,当时澳洲可是把中国学生当财神爷供着。

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要问了:"麦哥,那英国呢?"

嘿,英国这波操作更骚。先是限制家属陪读,再来个学签没完成不让转工签,最新还要提高签证担保金。按照9.2的汇率,以后每个月得多存1000多块钱。我在留学圈混了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这么"套路"的操作。

真要说起来,这一轮收紧潮比我2011年刚入行时看到的那波猛多了。当时留学市场主要受宏观经济影响,现在可好,方方面面都在给留学生设限。

这是要干啥?不着急,且听我道来...

图片

看到这一波神仙操作,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想法是:这是要把学生都赶去香港啊。

别笑,这事儿还真让我说对了。

最近我接待了一个客户家庭,家长开门见山就问:"麦哥,你说花60多万一年读UCL,还是30多万读港大?" 我都不用多想,港大啊兄弟。

就说最近港校的申请数据吧。在我手上的非美地区申请者中(主要是选择香港、新加坡、英国和澳洲的),10月份选择香港的比例直接破50%,把新加坡(13.7%)、英国(29.7%)和澳洲(4.2%)甩了好几条街。

说到这数据,我得给大伙儿爆个料。这趋势在我干这行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见。早在2015年,也就是我从业第4年的时候,申请香港的学生连20%都不到。现在可好,直接起飞。

这么说可能有点虚,咱们来点实在的。拿商科来说,美国一年学费动辄50万人民币,英国40万左右,港校呢?港大金融硕士也就42万港币,折合人民币才36万出头。住宿费更是便宜得不要不要的。

更绝的是排名,港校这些年是真给力。就拿HKU(港大)来说,QS排名稳定在全球前50,CUHK(港中文)死死咬住全球前100。你要说HKUST(港科)那就更牛了,这些年蹭蹭往上涨,现在都杀进全球前50了。在我2011年刚入行时,港科在百名开外徘徊,这波增长属实把我这个老江湖都看愣了。

我去年接触的一个学生简直就是个典型案例。小伙子985本科,托福105,竞品选校时递了帝国理工和港科的EE(电子工程)。最后人家明明两边都收到了offer,却毫不犹豫选了港科。为啥?

他给我算了笔账:"麦哥你看啊,帝国理工一年下来至少要80万,港科顶天了45万。省这35万,我两年就能省出70万。这钱都够在香港买个车位了。"

这话说的,我都笑了。这孩子现在在港科读得风生水起,实习都定了两个,一个是汇丰银行,另一个是字节跳动香港分部。

但最近我有点担心,港校这是要火过头的节奏。就在本周,港中文会计硕士提前4个月就关闭申请通道了,这还是25fall呢!这种情况我在我13年的职业生涯中都没见过。

更要命的是,我刚从港大商学院那边收到消息,他们今年的申请量...

图片

我刚从港大商学院那边收到消息,他们今年的申请量暴涨300%。讲真,连我这种在圈内摸爬滚打13年的老人都被吓到了。

但凡事要看两面。作为过来人,我必须提醒各位:这形势看着美,但暗流汹涌啊。

先说个事实:港校的学费正在"起飞"。港大工学院从1字头涨到3开头,港城全面上涨1-2万,港科的BDT(商业数据分析)更猛,直接从24万飙到30万。IT专业也从22万涨到27万。港中商学院的管理学硕士更狠,一下子突破40万港币。

这涨幅搁我刚入行那会儿,真是想都不敢想。但说实话,这才哪到哪。我最近跟几个港校的老朋友聊天,他们私下透露:明年的涨幅可能会更大。

更重要的是录取标准。上周一个学生找我看申请材料,托福105、GPA 3.8,在2年前绝对是稳进港大商学院的标配。现在呢?人家港大商学院明确告诉我:这分都不一定够。

搞笑的是,现在很多人还在用2年前的标准来衡量港校申请,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嘛。我经常跟学生说:"兄弟,现在的港校就是香饽饽,你那两年前的'上岸攻略'早就过期了。"

所以,对准备申请港校的同学,我有几个肺腑之言:

  1. 别再用老眼光看港校了。现在的港校申请就跟股市一样,要未雨绸缪。我从业这些年,还真没见过申请难度蹿得这么快的。

  2. 提前规划很重要。就拿港中商学院来说,你要等到截止日期前两周才准备申请,那真是要给自己添堵。我建议至少提前半年开始准备。

  3. 背水一战的心态得改。有些同学想着反正港校便宜,就把它当保底。我只能说,现在这形势,你要还这么想,怕是要凉凉。

最后说点实在的。回看我这13年的从业经历,留学市场的大变局差不多3-5年来一次。这一波港校的崛起,说实话来得比我预期的要快得多。

但留学这事儿,从来都不是单选题。与其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一个地方,不如好好规划,多找几条路。就像我常对学生说的:方向要紧,但时机更重要。

你要问我具体怎么选?这个嘛,且听我下回分解...

老麦从不给学生画大饼,今天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经验之谈。如果你正在准备申请,欢迎来撩,让我看看能帮你出什么主意。

图片
图片

我是麦哥,关于留学这事

我说点大部分人没听过的观点

图片

图片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