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留学趋势,我服了

老麦
2025-04-13
23 阅读
留学趋势
香港留学
加拿大留学
澳洲留学
教育选择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微信的家长,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有个现象让我直呼"真香":原本挤破头都要往英美系冲的留学大军,突然开始大规模"退群"了。

图片

在我从业这13年里,还真是头一回见到英美留学掉队。美国留学生数从巅峰期直接跌破30万,英国那边更夸张,直接暴跌11.7%,创下9年来最大跌幅。

这波"退群潮"搞得我都有点坐不住了,赶紧研究了一下到底咋回事。

说起来也巧,上个月我刚处理完一个转学案例。家里孩子叫安然,本来在北京某所知名高中国际部读书,成绩不错,标化考试也都在90分位以上。但这孩子愣是在递交申请前两个月跟家里说:我不想去美国了。

这事把他爸妈整懵了。

就在那会儿,我刚好完成了一项针对近500个留学家庭的调研,数据显示53%的家庭开始考虑"曲线救国"。这不是个例,而是整个市场的缩影。

当然,要说现在还有谁对英美完全没想法,那肯定是扯淡。但市场已经开始分化了 - 澳加新、香港、新加坡等地区正在崛起,甚至一些欧洲小国也开始受到关注。

数据显示,在2024年打算留学的学生中,选择澳加新的比例已经跟英国持平,这在五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讲真,作为一个帮了2000多个孩子搞定留学申请的老人,我得说这个变化挺好。

就拿最近接触的几个案例来说,有的家庭因为选择了非主流国家反而找到了最适合的路子,搞不好还能实现当年英美留学才能达到的目标。

就说我最近服务的北京温女士家的案子吧。这位妈妈自己就是20多年前的德国留学生,但给儿子选校的时候却对德国直接说不。为啥呢?温妈说得特别实在:"现在的德国跟我那会儿已经不一样了。"

确实,德语学习就是一道坎,很多人折在这上头。我记得去年有个准备去德国的学生,光是为了过德福就准备了一年半,最后没考过,直接转道加拿大了。在留学这事上,性价比真的太重要了。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说,那香港、新加坡这些地方的教育质量能跟英美比吗?且慢,下回告诉你为啥这些地方现在这么香,连我都忍不住要给他们打call。

图片

说到香港留学,我得给你爆个重磨的料。就在上个月,香港八大名校同时放出大招:扩招内地优质生源。

而且不是随便说说,直接放出了实打实的政策支持,"优才计划"、"高才通"这些含金量十足的就业通道全部开放。看到这消息的时候,我差点把手机摔了 - 这操作也太野了!

温妈妈这波选香港,算是歪打正着踩上了风口。但我得说,选对了时机只是第一步。在帮他们家准备申请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家长还在用老思路打新仗。

比如很多人不知道,现在香港的申请早就不是原来那个打分录取的套路了。

光是港大,现在就有四个申请途径:非联招、校长推荐计划、尤其是DSE和IB这两条路,每个都有不同的准入门槛和评价标准。而且现在香港的大学特别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那种只会考试的"死读书",还真不一定能打动录取官。

再说最近经常被讨论的加拿大。去年秋天,我帮上海乔女士的儿子申请了加拿大私立高中。说来好笑,最开始乔妈还担心加拿大的教育"太水",怕耽误孩子。

给她看了组数据她才明白:加拿大私校联盟CAIS的成员学校,每年直升藤校的比例平均在15%左右,而且还不包括那些去英国G5、加拿大麦吉尔和多大的人数。关键是,这些学校的学费比美高便宜得多,一年省下来的钱都够请个好几年的私教了。

我从业12年遇到最极端的案例,是去年那个武汉的Krystal。二年级的儿子,说走就走,直接杀去了澳洲读小学。这事儿一出来,周围人都觉得她"有病"- 这么小的孩子,去那么远干嘛?

但我得说,Krystal这个选择一点都不草率。澳洲现在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小学阶段,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且他们的教育理念跟中国特别互补: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压力不大但效率很高。

最重要的是,澳洲现在特别重视吸引优质移民。Krystal的孩子从小在那边读书,等到大学毕业,不说澳洲永居,就算要去美英深造,这个背景也比国内读书的申请者强太多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我在给小众留学目的地打广告。其实不是,我是想告诉你:现在的留学市场,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选择多了,机会也就多了。

图片

不瞒你说,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的"留学规划师",我看过太多选择的得与失。

有人因为盲目追求名校,最后在不适合的环境里挣扎;也有人因为敢于另辟蹊径,反而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

拿我去年服务的一个学生来说。这孩子在浙江读高中,成绩中上,但因为英语口语不够理想,一直对留学没什么信心。家里本来打算让她走高考,但偶然了解到新加坡的一个项目,发现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制的。

讲个专业人都容易忽视的冷知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最近这两年,在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些专业上的投入那叫一个狠。

光是新国大,去年就从谷歌、Meta挖了12位顶尖研究员。而且新加坡政府给这些专业的留学生开的绿卡政策,比以前优惠太多了。

结果这孩子去了新加坡后如鱼得水,不仅专业学得好,还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轻松拿到了BAT在新加坡分部的实习机会。这在美国,可真是想都别想。

说到这儿,我想分享几个选择留学目的地时的关键考量点:

第一,一定要看清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特点。比如新加坡偏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澳洲的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实践,加拿大的评分体系相对宽松。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你未来的发展。

第二,别忽视了签证政策和就业前景。像现在英美的工作签证都卡得特别严,但加拿大和澳洲的毕业工签政策就相对友好得多。

这个差异,往往会在你毕业找工作时狠狠地坑你一把。

第三,性价比这个事儿必须得算清楚。我经常跟家长说:留学预算要看四年,不是一年。有些学校第一年学费看着便宜,但后面每年涨幅巨大;有些地方生活成本比学费更吓人。这些都得提前了解清楚。

在我服务过的2000多个案例中,最后真正如愿以偿的,往往是那些敢于跳出思维定式的家庭。就像我经常说的:与其挤在一条大路上堵车,不如找条适合自己的小路慢慢开。

现在的留学市场,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英美至上"的时代了。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毕竟,世界这么大,何必非要挤在一条路上呢?

当然,选择小众留学目的地也不是说就一定能成功。但至少,你多了一个可能性。而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多一种可能性,就等于多一份保障。

这些年,我看着太多家庭在留学这条路上走得太累。

今天分享这些,就是希望能给正在选择的你们多一些思路。记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选择",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高中生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