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刚下飞机就被遣返:他手机里的这个App,毁掉了100万留学梦

老麦
2025-04-13
1 阅读
留学
工签
澳洲留学
学生签证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1573,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收到不少学生私信问工签的事。这不,又有一个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 —— 一位在澳洲求学的同学,就因为超时打车被当场遣返。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真的心疼。不是心疼他违规,而是心疼这么简单的规定,偏偏有人觉得无所谓。作为从业13年的留学顾问,我见过太多类似的例子,每一个都让人揪心。

先说说这位同学的情况:他是个IT专业的学生,后来休学转去学木工,接着又读管理。课程切换没问题,但他在学期中每周开了5-6小时网约车。可能在他看来,这点时间不算什么,但在澳洲边检看来,这就是明确的违规。

澳洲对留学生工作时长的规定明明白白:每两周不能超过48小时。你以为这是随便定的?这里面大有学问。

我问过无数拿到offer的学生:"为什么选择去澳洲?"90%的答案都离不开"教育质量好"这几个字。没错,那请问:如果你把大把时间都花在打工上,还怎么保证学习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澳洲政府要设置工时限制。他们不是限制你赚钱的自由,而是在保护你的学习时间。说白了,你的主业是学生,不是优步司机。

要我说,这规定其实是在帮你。48小时,算下来每天工作3-4小时,刚好够你在课余时间赚个生活费,又不会影响学业。这不是很合理的安排吗?

说到这里,我得给各位支几招。既然咱们都知道规则了,那就得聊聊怎么在规则之内玩得漂亮。

第一,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打工时间要像管理项目一样精确计算。比如说,我有个学生就特别聪明,他把课表安排得很紧凑,把打工时间都放在周末,这样既不会影响上课,还能确保工作时间不超标。

第二,选对打工方式。现在很多同学都爱做网约车,觉得时间自由。但我建议你考虑学校里的工作机会。为什么?因为学校的工作时间更规范,而且经常能接触到教授和行政人员,说不定还能为将来留下来工作铺路。

第三,保留证据。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麻烦,但请你一定要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可以用手机APP,也可以用Excel表格,关键是要清清楚楚。这不仅是为了自己遵守规定,也是为了以后可能的签证审查做准备。

有个学生就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麦哥,我现在每周工作时间都用App记录,月底还导出报表存档。虽然觉得有点麻烦,但这样心里特别踏实。"没错,这就叫未雨绸缪。

最近澳洲的执法确实越来越严格,但这恰恰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是真的在乎教育质量。你想啊,如果随便什么人都能来澳洲打工,那澳洲的教育品牌还要不要了?

记住,遵守规则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就像开车遵守交通规则一样,目的是让你安全到达目的地,而不是为了罚你的钱。

既然聊到这儿,我再给大家一个"麦式锦囊":制定留学应急预案。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是临时抱佛脚,等出了问题才着急找解决方案。

来,我给你列个清单:

首先,了解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大部分澳洲高校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他们不仅能帮你找到合适的校内工作,还能给你提供工作权益方面的咨询。我有个学生就是通过学校的就业中心,找到了一份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既不用担心超时,工资还不错。

其次,建立紧急联络网。除了把学校紧急热线存在手机里,还要记住领事馆的联系方式。知道吗?很多同学连自己的留学保险理赔电话都不知道在哪儿找。这些信息平时看着没用,用的时候就是救命稻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保持学习的专注度。我始终觉得,留学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学到了多少本事。你想想,等你毕业工作了,现在省下的那点时间,换来的可能是未来职业发展的短板。

记得有个学生跟我说:"麦哥,我现在特别感谢您当初拦住我去做兼职的想法。那段时间我把精力都放在了实验室项目上,现在已经拿到了墨尔本一家研究所的offer,工资比我同学打三份工都高。"

看到了吗?这就是遵守规则的"复利效应"。短期来看,也许你少赚了几千块钱,但从长远来说,你在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留学路上,与其担心被遣返,不如好好规划,让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毕竟,你来澳洲的目的,是为了让未来的自己过得更好,对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留学生求职规划找麦叔

让找到好工作变得更简单

图片

**

图片

**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