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留学生的40天噩梦:删除所有社交软件,被迫24小时直播,差点被骗213万!

老麦
2025-04-13
3 阅读
留学安全
海外诈骗
留学生活

图片

出国这些年,你见过最离谱的事是啥?

图片

今儿我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说出来你们怕是得摇头叹息 -

一个新加坡留学生,就因为一个电话,差点被骗走213万,还经历了40多天的"监禁生活",这操作简直离谱到家了。

图片

我是麦高,今年是我做留学咨询的第13个年头。前段时间,这个新加坡的案子刚被警方公布,就炸得我的留学圈group chat都high了。

正好这个月,我也遇到了好几个类似的求助,一对比,发现这帮骗子简直是copy paste一个模板在坑害咱们的留学生。

故事开始于今年6月。

留学生小美(化名)在新加坡读书的时候,接到一个致命的电话。对面自称是电信公司工作人员,说她的号码被人投诉发了1600多条诈骗短信,已经有16个人被骗报警了。

这套路你们感受下有多专业:先是转接到所谓的"上海宝山分局",然后要求下载境外通讯软件,delete掉所有国内社交app。

最狠的是后面 - 以所谓的"境外取保候审"为由,对这个女生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远程"监控"。

图片

没人的时候要开着摄像头,有人在旁边就得保持通话,连刷个视频都得开屏幕共享给对方看。这哪是什么取保候审,简直就是高科技版的软禁嘛!

更绝的是,骗子最后来了一招"致命一击" - 说什么"最高检察长"下令要把所有海外嫌疑人押送回国,要她交39万新币(折合人民币213万)的保证金才能继续在新加坡"取保候审"。

就在这个女生准备跟家里要钱的时候,骗子还给她伪造了一份"国际交换生录取通知书",让她用这个理由去要钱。

还好她妈妈机智,找新加坡的朋友一查,发现这学校根本就没有交换生项目,果断飞去新加坡救女儿。

说真的,这波新型诈骗的专业程度,连我这个天天和海外名校打交道的人都觉得触目惊心。

根据我们和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地使领馆的数据交流,仅2023年下半年,就有超过200起类似案件,涉案金额从10万到500万不等。

而这个数字,在2024年第一季度直接翻了一倍还多。

这帮骗子太了解留学生的痛点了。签证吊销、学业中断、通报学校 - 这不都是留学生最怕的吗?他们就是掐准了这些死穴来设计骗局。

今天,我就给大家好好扒一扒这个专门坑害海外留学生的新套路。不为别的,就冲我这13年来帮助过的3000多个孩子,也得给海外的莘莘学子提个醒。

别怕,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把这帮骗子的套路看得一清二楚。

图片

前面这个案子里,骗子的手法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精细化运营。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做留学咨询的老观察者,让我给你们分析分析这套"完美剧本"是怎么设计的。

第一招:精准画像。他们专门挑那些独在海外的留学生下手。为啥?因为这些孩子既有钱,又容易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

特别是在新加坡、英国这种法律体系跟中国不太一样的国家,一听到"涉案""公检法"这些词,很容易就慌了神。

举个例子,就在上个月,我碰到一个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读书的男生。骗子给他打电话说他涉嫌在英国做了非法外汇交易,要被遣返。这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好得不得了,一听这个直接吓懵了,差点就信了。

第二招:信息轰炸。骗子给小美打电话说她的号码发了1600多条诈骗短信,还说已经有16个人报警。

你发现没有?他们特意用了具体的数字,就是为了增加可信度。

这种手法,我在2022年帮助过的一个多伦多大学的学生身上也见过,骗子说他信用卡被盗刷了127笔交易,金额达到89,436加币。

第三招:步步紧逼。从电信诈骗到转接警察,再到要求下载特定软件,删除其他通讯工具,这是典型的步步为营。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切断受害者和外界的联系,制造信息茧房。

记得2023年底,我遇到一个在墨尔本大学的学生就是这样被骗的。

骗子先是让她下载一个所谓的"安全通讯软件",然后要求她把WhatsApp和微信都删了,说是"避免信息泄露"。这不就是要把人架空嘛!

最狠的是第四招:心理控制。40多天的"远程监控",这招真是高明。

表面上是在"帮你避免被押送回国",实际上是在进行深度的心理控制。每天24小时开着视频,要求汇报动向,这简直就是在制造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再来看第五招:金额设置。39万新币这个数字,在留学生群体里可以说是既吓人又不是完全拿不出来。

我注意到,这些骗子特别擅长设置这种"看着吓人但又在家庭承受范围内"的金额。就像去年一个在悉尼大学读书的学生,骗子要的是45万澳币,也是卡在这个微妙的区间。

最后说说第六招:伪造材料。用"国际交换生"的名义伪造通知书要钱,这招算是比较业余的。

但凡是做过留学的都知道,真正的交换项目哪有要几百万保证金的?这些骗子在这一步明显有点着急了。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么明显的骗局,为什么还会有人上当?

答案其实很简单:当你身在国外,又被切断了正常的信息渠道,再加上害怕被学校开除、被遣返的压力,很容易就掉进这个专门为留学生设计的陷阱里。

图片

说到底,这个案子最后能化险为夷,关键在于家长的警觉和各方的快速反应。这让我想起2021年(我从业第10年)时遇到的一个类似案例,当时我们就是靠打破信息孤岛,才帮助一个MIT的学生及时止损。

这个新加坡的案子里,几个关键转折点特别值得留意:

首先是那份假的"录取通知书"。各位学生家长记住了,但凡是正规的学校文书,格式都有迹可循。骗子造假时最容易在细节上露馅。就像我前几个月经手的一个伦敦政经(LSE)的案子,骗子连学校logo的字体都用错了,这种低级错误在我们专业人士眼里简直是白给。

其次是小美妈妈的及时求证。在新加坡这种教育体系成熟的国家,交换生项目的规则都是公开透明的。我建议各位家长,遇到孩子突然要大笔钱的情况,一定要:

  1. 问清具体用途

  2. 核实相关机构

  3. 查证政策规定

再说说警方的营救过程。从机场拦截到多方联动劝说,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

我记得2023年底,我们跟一个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书的女生家庭打交道时,也是用了类似的方法 - 先切断骗子的控制,再慢慢做心理疏导。

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点 - 很多留学生在被骗过程中会有一个"认知固化"的阶段。

就像小美一开始也不相信真正的警察,这其实是被骗子"PUA"的后遗症。在我13年的留学咨询生涯中,遇到过太多类似的情况。

最让我欣慰的是,这个案子最后惊险避过了经济损失。但不是每个案子都有这么好的结局。

今年年初,我就碰到一个在加州伯克利的理工科男生,因为迟迟没人发现异常,最后被骗了将近80万人民币。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专业观点:留学生容易被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差。

国内的反诈宣传在海外覆盖率不高,而国外的预警机制又不够本地化。这就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前两天,我收到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年,在英中国留学生被诈骗的案件同比增长了89%。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数据也都不乐观。这些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故事。

记得去年在帮一个斯坦福的学生处理类似情况时,我就在想:如果能有一个跨国的信息共享机制,或许很多悲剧都可以避免。

但在这个机制建立之前,我们每个从业者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分享这些案例,提高警惕。

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些越来越"专业"的诈骗,我们的留学生该怎么保护自己?作为一个在留学行业摸爬滚打13年的老兵,我来给大家支几招真正管用的:

第一招:建立海外求助系统 别等出事了才找人帮忙。刚到国外时就该把这些号码存好:

  • 中国驻当地使领馆24小时领保电话

  • 当地报警电话(别以为911哪都能用)

  • 学校的安全保卫部门(Security Office)

  • 至少两个当地的华人社群联系人

我在2022年帮助过的一个宾大的学生,就是靠提前存好的使领馆电话,在接到诈骗电话的第一时间就确认了真伪。这波操作,简直帅呆。

第二招:设置安全暗号 跟家里人约定一个求救暗号。比如说"我要换专业"就表示遇到了危险情况。去年在麦吉尔大学的一个案子里,学生就是通过给妈妈发"我想吃红烧肉"这个暗号,成功传递了求救信息。

第三招:保持社交雷达

  • 任何要求你删除社交软件的,99.99%是骗子

  • 声称不能告诉家长的,100%是骗子

  • 要求转账汇款的,1000%是骗子

  • 以学校学籍威胁的,10000%是骗子

各位留学生记住了,真正的警方办案从来不会要求你删软件、转账或者保密。这是我从2011年入行到现在,看过的所有案例得出的铁律。

第四招:证件防伪意识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电子验证系统。比如说哈佛、MIT这些学校的offer,都能在官网上验证真伪。

我建议各位家长,但凡收到任何学校的文件,先去官网查证一下。别像这个新加坡案子里的假通知书,一查就漏洞百出。

最后,我想说的是,出国留学本来就是一场勇敢的成长之旅。但勇敢不等于莽撞,谨慎不等于胆怯。

记住这个铁律:但凡遇到涉及公检法的电话,第一时间就该去使领馆网站查询官方处理流程。

就算真出事了,也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这13年来,我还真没见过哪个守法留学生,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摊上天价巨额官司的。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留学路上,你们要冲,但冲的姿势一定要对。如果遇到困难,一定要第一时间找专业机构帮忙。

别怕被人说"胆小",真要被骗了,那可就是天大的事。

毕竟在我眼里,你们每一个都是家里最耀眼的星星,可千万别让那些骗子给糟蹋了。

海外平安,这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图片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图片

一个用专业温暖****对抗冰冷数据的

留学、职业规划师

图片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

《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