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金融系毕业生能赚多少?我的学生告诉我一个惊人数字...

老麦
2025-04-12
4 阅读
帝国理工
金融专业
毕业生薪资
留学就业

图片

最近,我又收到一名去年从帝国理工毕业的学生的感谢信。

图片

这位叫景临风的男生在投行工作满一年后,跟我分享了他的年终奖情况 - 基本工资之外额外拿到了3.5万英镑。我算了算,这孩子第一年的总收入折合人民币都快80万了。

说起来,这让我想起2016年(那会儿我刚从业第5年)带的第一个去帝国理工的金融硕士学生。当时他毕业后拿到的offer薪资大概在4万英镑左右,这都已经让圈内人惊叹不已了。但这几年,帝国理工金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薪资真是坐火箭一样往上冲。

我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现在帝国理工金融圈的graduates到底能赚多少钱。数据绝对劲爆,建议准备申请或者正在读的同学坐稳了...

先说个事实:根据2022届的就业数据,帝国理工金融类硕士的就业率简直不要太漂亮,94%的学生在毕业6个月内就收到了offer。而且雇主清一色的大牌:高盛、摩根大通、巴克莱、瑞信...中资这边中金、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也是年年都要来抢人。

最让我惊艳的是MSc Finance这个专业。89个毕业生,90%在3个月内就搞定了工作,而且82%选择留在了英国。你们猜他们的起薪是多少?平均49,289英镑!折合人民币44万年薪打底。选择回亚洲(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新加坡)的同学起薪也有41,266英镑,差不多37万人民币。

但是这不是最强的,如果你能进投行,起薪能飙到56,195英镑。前段时间一个在伦敦巴克莱工作的学生告诉我,算上奖金,他头一年到手的钱接近65,000英镑。这波属于是真·躺着数钱了。

当然,我得提醒一句:金融圈的收入一直都是应届生薪资的天花板,千万别被这些数字冲昏了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你是不是真的适合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

图片

不过除了MSc Finance,帝国理工还有好几个金融相关的王牌专业。我最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企业开始"专业定向挖人"。

说个真实案例。2022年,普华永道一口气从Finance & Accounting专业挖走了7个应届生。这让我想起2019年(那会儿我从业第8年)指导过的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就读的就是这个专业。姐姐去了普华,妹妹去了德勤。现在两人都已经是高级咨询顾问了,而且都在向manager位置冲刺。

这个专业当年182个毕业生,亚洲面孔占了58%。有趣的是,60%的人选择了留英发展。除了四大,美国银行、中信证券这些金融机构也特别喜欢这个专业的毕业生。

为啥?因为这些学生不仅懂金融,还精通会计,简直就是金融机构的"全能型选手"。

再来说说最近两年特别火的Financial Technology(金融科技)专业。2022年是这个专业的"首秀",104个毕业生,居然有91%在半年内拿到offer。德勤、普华、IBM等企业都在疯抢这些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

有意思的是,我最近帮一个金融科技专业的学生做职业规划,发现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薪资增长曲线相当惊人。因为他们不仅可以往传统金融领域发展,还能往金融科技公司或者大厂的fintech部门转。

记得去年(也就是我从业第12年)有个学生,从帝国理工毕业后先去了德勤,干了一年后跳槽到了一家金融科技独角兽,薪资直接翻了一倍多。

Investment & Wealth Management(投资与财富管理)这个专业也很吃香,特别是在财富管理市场爆发的今天。

86个毕业生,97%的就业率,进了彭博社、标普这样的顶级数据和评级机构。

不过我得说句大实话,这个专业最适合有点"根基"的同学,要么家里有资源,要么之前有相关实习经验...

图片

最后要说的是Risk Management & Financial Engineering(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专业。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专业,179个毕业生里亚洲面孔高达87%。为啥这么多亚洲学生?我给你们说个内幕。

2021年(那会儿我刚好从业10年),我注意到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始大规模招揽这个专业的毕业生。

原因很简单,国内金融市场这几年风险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像中信证券这样的大型券商,都在加强风控团队建设。这就给风险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创造了新机会。

说到风险管理专业,让我想起去年带的一个学生,叫季凌霜。这姑娘特别有意思,本科是数学系的。毕业后她没跟大队伍一起回国,而是去了汇丰银行伦敦总部的风控部门。

最近跟我说工作特别带感,每天都在用数学模型帮银行躲"地雷"。啥叫躲地雷?就是识别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从市场风险到信用风险,再到现在特别火的气候风险。

说了这么多专业数据和案例,我得提醒各位几个关键点:

第一,别光看工资。金融行业确实钱多,但加班也多。我有学生经常凌晨还在办公室做PPT,上个月有个investment banking的师弟直接住进了医院...

第二,选专业要看个人特点。Finance偏实务,Financial Engineering偏理论,FinTech偏科技,要结合自己的强项来选。

第三,地域选择要慎重。虽然在伦敦的起薪确实比亚洲高,但生活成本也高,税收也重。而且现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机会也不少。

最后,我想说的是,帝国理工的金融类专业确实给毕业生打开了一扇通往高薪的大门。

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光报个好专业可不够,你得真本事过硬才行。就像我经常跟学生说的:要想在金融圈活得滋润,得先能在这个圈子里活下来。

图片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图片

图片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