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翻车指南:那些留学机构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老麦
2025-04-13
5 阅读
香港留学
留学规划
留学费用
香港优才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帮学生规划留学方案的老麦,我得说,最近杀去香港读硕的人实在太多了,搞得我这个老留学规划师都有点头大。

图片

有人说香港留学简直就是捡漏神器 - 学校排名不赖、离家近、花钱少、学制短,工作机会还多,还能拿香港优才。但也有人吐槽说,花这么多钱去香港卷,还不如直接去欧美。

那到底香港留学值不值?作为一个看着无数学生申请案例的老兵,我决定用数据和案例给大家扒一扒这事儿。

首先来看香港的学校实力。兄弟姐妹们,你们知道吗?香港这个面积只有浙江义乌大小的弹丸之地,居然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里占了5个坑!其中港大更是一飞冲天杀到了第17名,直接干翻了一大票世界名校。

说到这儿,我想起2023年帮一个叫唐嘉怡的学生申请的案例。这姑娘本科在南京某985,GPA不算顶尖但也有85分。

关键是她特别清楚自己要什么 - 想学Data Analytics但又不想花太多钱。最后我们帮她同时申请了美国和香港的项目,美国某TOP30开价4万美金一年,而港科大只要28万人民币就能搞定。你们猜她最后选了哪个?

不过说实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香港的学位主要分两种:Research型和Taught型。

Research型就是PhD和MPhil,说白了就是给想搞科研的同学准备的。要是本科毕业直接读PhD得读4-5年,如果是硕士后读PhD基本3年就够了。

至于大部分同学关注的Taught硕士,基本都是1-1.5年制,商科、社科、理工科都有。

但现在的情况是,商科的申请卷得飞起,一年学费基本要30-40万。我记得前两年有个学生听到这价格差点没晕过去,结果一对比美国动辄50万+的学费,立马就觉得香港"真香"了。

关于具体花销,容我接着给大家详细分析。但先记住一点 - 选择留学目的地,性价比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这个选择到底适不适合你。

图片

说到生活开销,这才是很多同学最关心的。好多家长看见香港租房价格都直呼顶不住,一个单人间月租就要6000-8000港币。

我一个学生前两天开玩笑说:"麦哥,这房间比我家厕所还小,租金倒不比我家厕所便宜。"但我得说句公道话,看看伦敦一年房租14万人民币、纽约一年16万的行情,香港这房租简直是福利价。

生活费这块儿,我得给准备去香港的同学们支个招。我手底下这些年过去的学生总结出一套"生存法则":想省钱就去学校食堂,一个月3000港币就能对付,要是想稍微享受下生活,一个月5000港币绝对够玩。整体花销和北上广深差不多,就是面积小了那么"亿点点"。

不过最近这两年的变化是真的大。还记得我从业第10年时,一个叫陈泽楷的学生跟我说要申请港大金融硕士。

当时光是申请要求就让他震惊了 - GMAT要求从选择性提交变成了强制性要求,分数线还节节攀升。这小子最后靠着740的GMAT分数才惊险上岸。

说到就业,这可能是香港最大的杀手锏了。先说个政策红利 - 只要你在香港读完硕士,就能拿到一年工签,随便你找工作。

要是顺利找到工作还能继续续签,干满7年直接入籍,简直是曲线移民的CR7(绝佳机会)。

而且香港的就业市场有意思了。按我手上的数据,工程和IT相关专业的起薪在15,000-17,000港币,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这些岗位也能拿到14,000港币左右。

重点是,这些数字每年都在涨,尤其是金融科技和数据分析这些热门领域。

有个去年毕业的学生前几天还在跟我吐槽说:"麦老师,你是不知道,现在香港IT行业卷得有多疯。

招聘会上,面试官看我是港大毕业的,二话不说就让我现场手撕代码,搞得我以为自己是在参加ACM竞赛。"

但如果你是打算读完就回内地找工作,那香港文凭的含金量确实不错。虽然比不上常青藤和G5那种光环,但在大多数HR眼里,香港前五的学校都是很OK的。

记住一句话 - 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能力和表现,学历只是敲门砖。

最近"优才计划"的风头正劲,加上经济形势变化,整个申请形势都有点微妙。

图片

我从业这13年来,看过太多学生在申请港校时吃亏的案例。

有的学生光顾着冲名气,申请时连自己的职业规划都说不清楚,结果面试一塌糊涂;有的学生背景明明不错,但因为没搞懂申请策略,白白错过了最佳时机。

举个例子,有个叫林韵秋的学生,本科是南方某双一流院校的会计专业。成绩不错,托福95分,但她一开始的申请策略就走歪了。

一心想申港大金融硕士,结果忽视了港中文商学院这张王牌。

后来我给她算了笔账:港大金融竞争太激烈,七成以上都是清北复交的背景,而且学费要40万;相比之下,港中文的金融工程项目不仅录取率高一倍,学费还便宜10万,就业率也不差。最后她听了建议转申港中文,不仅顺利录取,还拿到了2万港币的奖学金。

但现在香港申请的形势确实变了。教育理念这块,香港的学校明显偏西式教育,课堂讨论、小组作业占比超高。

我有个学生吐槽说:"麦哥,这边每门课10%的出勤分说扣就扣,presentation占30%,我这个内向选手天天觉得自己在打仗。"

不过正是这种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Research型项目是为了造就未来学术大牛,Taught型项目则是在培养职场实战高手。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不少顶尖企业的HR特别看重香港毕业生,就因为他们即懂东方人的含蓄,又掌握了西方人的表达。

说到底,选择去香港读研到底值不值,真不是单看排名和花费就能决定的。我给大家列几个关键考量点:

  • 如果你是个预算有限但想要高性价比留学体验的学生,香港就很合适。海外名校体验,内地物价水平,性价比不要太高。

  • 如果你想毕业直接在香港发展,现在机会多得很。尤其是金融科技、数据分析这些领域,薪资水平直接起飞。我一学生去年在汇丰科技部门实习,转正后年薪package直接30万港币起步。

  • 如果你是冲着移民去的,最近这波"优才计划"简直是给大家送福利。但我得提醒一句,别光想着拿身份,要想在香港站稳脚跟,粤语和职场技能一个都不能少。

我经常和学生说,留学选择就像相亲,光看条件是不够的,还得看合不合适。香港这个选择,性价比确实高,但也要有心理准备适应它的节奏和压力。毕竟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个人都在拼命往上爬。

说了这么多,要总结的话我就一句话:想清楚你要什么,比纠结去哪儿重要多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是在曼哈顿的高楼大厦,还是在香港的港铁站里。

最后提醒各位,高性价比的通道总是会慢慢收窄。就像最近港校一个接一个地提高申请门槛,比如港中文商学院现在强制要求GMAT。

所以要申请的同学,建议趁现在这波红利期,早点规划早点行动。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