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最狠院校:考试难到红牛都不敢赞助
作为一名从业13年的留学顾问,一直不禁感叹:这届留学生啊,是真的不容易。
今天麦哥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以"死亡课业量"闻名的海外名校,让你提前避坑,少走弯路。
真有人说:"你想在一个quarter里把草履虫进化成人类?"兄弟,欢迎来到芝加哥大学的地狱模式。
先说说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密歇根安娜堡分校(UMich)。作为"公立常春藤"的扛把子,全美排名#19,每年吸引大批中国考生前仆后继。但你可能不知道,这所学校把"图书馆即宿舍"玩出了新高度。
在我一位2022年入学的学生吐槽:"麦哥,这里周末不通宵,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UMich的。"没办法,谁让它是全美最brutal的课业量制造机之一呢。
再来说说波士顿大学(BU)。全美排名#43,但在"谋害"GPA这件事上,绝对称得上是行业标杆。有我的学生去年发消息说:"老麦救命!这边给分比清北还狠,感觉要凉凉。"
这不是玩笑话。BU因为强制拉低班级GPA中位数,闹到学生集体抗议的地步。我跟你讲,想保研或者申请名校研究生的同学,选校时要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这还不是最狠的,且听我给你讲讲帝国理工和多伦多大学的故事...
说到变态级别的学术压力,英国帝国理工(Imperial College)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留学版修罗场"。作为G5成员之一,它的录取标准能让985的学霸都抖三抖。
我一个2023年带的学生,CS专业,985绩点3.8/4.0,托福110,结果卡在录取边缘。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听说有人挂科之后直接回国gap了一年。毕竟帝国理工的期末考试,难度高到连红牛都不敢赞助。
再来说说多伦多大学(UofT),号称"加拿大最强理工科",QS排名#21,但虎扑给它打分只有3.4,网友吐槽:"草履虫都劝退"。说真的,这评分比我家那只整天想干饭的猫还真实。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的老人,我见过太多在多大崩溃的案例。前几天,我一个去年入学的学生跟我吐槽:"麦哥,我现在看到多大的图书馆就腿软,感觉比高考还刺激。"
最狠的还要数滑铁卢大学(UWaterloo)。这所加拿大挂科王,在计算机和数学专业简直就是"睡眠杀手"。
我们团队最近做了个调研,发现滑铁卢的理工科学生平均每天只睡4-5个小时,比特斯拉工厂的打工人还累。要不是Co-op项目香得不得了,谁受得了这种折磨...
但凡经历过这些"学术修罗场"的留学生,估计都能写本《我在名校的崩溃日记》。作为一个带过无数学生的老麦,今天就给大家几条实在的建议,免得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第一,选校要看性价比,别只盯着排名。我举个例子,布朗大学虽然是藤校,但它独特的开放课程体系让学生能从2000多门课程中自由选择,而且不记录不及格成绩。
这不比那些动不动就要你命的学校香多了?
第二,要选对学校的人文关怀。现在不少大学都提供免费的Academic Writing辅导和论文润色服务。这看似是小事,但对留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写个essay都能写到头秃的年代,有这种福利不香吗?
最后说点肺腑之言:选择大学就像谈恋爱,合适最重要。别在排名和名气的坑里越陷越深,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强度,这才是留学成功的关键。
在我从业的这13年里,看过太多因为选错学校而崩溃的案例。
记住,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你的学校。与其当个整天想跳楼的"藤校废物",不如做个生活有滋有味的"二流学霸"。
留学这事儿,真的不能只看表面。你得想清楚:是要那个能让你快乐成长的大学,还是每天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的"学术监狱"?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