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学生用28万上了世界前20名校,新加坡留学这事的真相,得给你说说了!
最近收到一个有趣的咨询。一位家长问我:"麦哥,新加坡是不是性价比不如美国啊?"我直接笑喷了。
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新加坡大学的老司机,我真想说:你这问题问对人了!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新加坡留学那些事儿。
先说个2023届我带的学生案例。这哥们双非学校计算机专业,GPA 3.4,家里预算50万以内。
在美国基本连TOP100都悬,结果现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Computer Science读研,拿了学校的助学金,一年总花费才28万。这波不是血赚是啥?
来看看2024年的数据。新国大和南洋理工现在QS世界排名稳定在11-13名,Time排名分别是19名和40名。
这意味着啥?你花50万就能上全球前20的名校,而美国TOP20基本要100万起步。这性价比,真是美滋滋。
但是!这里有个坑要提醒各位。很多人一看排名就high了,其实新加坡的申请有不少隐藏规则。
比如新国大的环境工程硕士,看着要求GPA 3.0(75分)就能申,实际上3.5以下基本凉凉。要不是这些年带了上百个申请案例,我都差点被官网忽悠了。
更狠的是,这两所学校偏爱985/211的学生,但给的奖学金名额又特别少。这就导致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很多优秀的双非学生反而会选择新加坡管理大学(SMU)。
为啥?因为SMU虽然综排不高,但它的商科专业能排到世界前50,而且对双非学生更友好。
说个有趣的数据:2023年,在我指导的新加坡申请案例中,双非院校的学生选择SMU的比例超过60%,最后90%都拿到了心仪的offer。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至于留学费用这块,我先给你们爆个料:新加坡的总花费基本在15-40万人民币/年,比美英便宜40%-60%。但是!这里面水很深,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掰扯掰扯怎么省钱...
说到省钱这事儿,就不得不提住宿费这个大头。在我从业13年见过最"凶残"的案例就是,有学生傻乎乎地跑去市中心租Condo(高级公寓),结果一年住宿费顶别人两年。
老麦今天就给你们放个大招:新加坡租房有个隐藏选项叫HDB(组屋)。这可是当地人都在住的房子,交通方便不说,租金比Condo便宜30%-40%。
找室友合租的话,一个月1000新币就能搞定。这可是我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省钱宝典"第一条。
但这里我必须说个事实:新加坡公立大学的申请门槛确实有点不讲武德。特别是NUS(新国大)和NTU(南洋理工),看背景简直比选秀还严格。你要是双非学校的,GPA必须得有3.4以上才有戏,不然连简历初筛都过不了。
不过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这事得和各位说道说道。前两年我带过一个学生,本科是某双非院校的,GPA 3.3,但人家特别聪明 - 没死磕NUS和NTU,而是转投SMU商学院。结果不仅录取了,还拿了小额奖学金。这波操作,是真的高!
说到奖学金,来个干货。新加坡的奖学金分两种:研究型和授课型。研究型的含金量高,能cover学费+生活费,但难度堪比"地狱模式"。
授课型的好申请些,一般覆盖20%-50%学费。但有个技巧:建议大家申请时把研究计划写得"接地气"点,别上来就说要改变世界。
我记得去年带的一个案例,学生研究计划写的是优化新加坡小贩中心的数字化运营。
这主题接地气不说,还特别符合新加坡的发展战略。最后不仅被录取了,还拿到了partial scholarship。这波操作,简直教科书级别!
现在来说说语言关卡。很多人以为新加坡要求的雅思6.5分很好拿,我都要笑死了。你以为新加坡人傻啊?人家看的是小分,要求写作和口语都得6.0以上。我见过太多因为单项分数不够,最后只能延期入学的案例。
要说申请时间,这里有个终极操作我得告诉大家...
说到申请时间这个梗,头发都要被学生们薅秃了。很多人总以为新加坡跟其他国家一样,等到最后一轮再申请也行。结果到头来只能自己哭唧唧。
来看看我去年带的一个案例。那是个985的理工科学生,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他非要等到3月底才递交申请。
好家伙,别说奖学金了,连offer都悬了。这事让我想起13年前刚入行时的一个教训 - 永远不要在新加坡这事上投机取巧。
但别慌,老麦今天就给大家支个大招:新加坡的黄金申请期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
为啥?因为这时候不仅奖学金名额最多,连住宿都好申请。尤其是对双非院校的同学来说,这个时间点简直就是打开新加坡的金钥匙。
有人可能要问了,"麦哥,去了新加坡真的能留下来吗?"我就等你问这个!我有个学生,现在已经在新加坡当PM(项目经理)了,年薪15万新币。你们猜他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招:选对专业。现在新加坡最缺IT、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的人才。我那个学生就是学的Financial Technology,简直是撞上了风口。
第二招:实习要趁早。新加坡的实习机会简直是香饽饽,特别是银行和科技公司的。读研第一学期就要开始准备简历和面试。我的学生硬是在研究生期间拿下了两个实习,毕业直接转正。
第三招:把新加坡英语(Singlish)学得溜溜的。这招最骚,但超管用。记得有个学生跟我说,就因为会用"lah"和"leh",面试官都对他另眼相看。
说真的,在我13年的从业经历中,新加坡从来都不是最容易的选择,但绝对是最靠谱的选择之一。性价比高、移民政策友好、文化相近,关键是career发展还不错。
要我说啊,留学这事儿就跟谈恋爱一样,光看对方的"颜值"(排名)是不够的,更要看"性格"(教育体系)和"物质基础"(花费)。新加坡就是那种不是最漂亮,但绝对最贴心的对象。
最后给纠结的同学们一句话: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很重要。比起那些动辄百万的留学费用,新加坡的15-40万学费真的很良心了。
记住啊,省下的钱,可以买更多榴莲!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wordsunny001。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