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父母卖房供你留学,你配不上这个代价
最近有个学生,一进门就给我甩了个炸弹:"麦哥,我爸妈打算卖房子供我出国读书,您说这事靠谱吗?"
说实话,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出国的老人,这种情况我见得太多了。有的真成了,有的差点把一家人折腾散了。今天,我就从专业角度给大家捋一捋这个事。
先说个数据:2023年中国留学生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是52万(数据来源:新东方前途出国《2023中国留学白皮书》)。但实际上,我接触的案例里,年收入30万以下的家庭占了将近40%。这说明什么?穷人家的孩子也在拼命想出去。
记得2016年,我遇到过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案例。那会儿我刚从业第5年,碰到个叫星辰的女生,家里年收入不到20万。父母在二线城市有套70平的老房子,打算卖了供她去英国读研。
但关键是什么?这姑娘特别清醒,她跟我说:"麦哥,我不想让父母现在就卖房。我的计划是这样的..."
她的计划确实让我眼前一亮:
-
先考取国内985高校的本科
-
利用学校资源申请交换生项目,体验海外教育
-
课余时间考GT(GRE/托福),为后续申请做准备
-
本科毕业后先工作2年,攒够一半留学资金
-
申请时冲击带奖学金的项目
最后呢?这姑娘真就一步步实现了。2022年,也就是在我从业第11年时,她拿到了UCL的offer,还拿到了3万镑的奖学金。房子没卖,但梦想实现了。
说这个案例不是说所有人都要这么干,而是想告诉大家:留学规划绝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每年能拿全额奖学金的比例虽然不到5%,但能拿到部分奖学金的概率其实不低,在30%左右。重点是你得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执行力。
关于卖房留学这个问题,其实还有更多维度需要思考...
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要问了:那到底什么样的家庭适合砸锅卖铁去留学?
在我13年的留学咨询生涯中,我总结出一个"麦氏三要素"判断法:
-
核心资产占比:留学支出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最好不超过30%
-
家庭现金流:除留学费用外,家庭每月至少要预留1万应急资金
-
风险承受力:必须保证父母退休金和基本医疗保障不受影响
来看个反面案例。2019年,我遇到一个让我头疼的case。家长小区门口开了个小卖部,一年净收入20万左右,老两口想把唯一住房卖了送女儿去美国读本科。算了下,四年总支出预计要280万。这么大比例的"赌注",我当场就说不建议。
结果呢?这位家长说隔壁做服装批发的老王家前年就是这么干的,现在他女儿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我说:"大姐,您想过没有,人家服装批发一年至少赚100万,而且还有两套房..."
但是,对于那些满足"三要素"的家庭,我的建议是:该上就上!为啥?给大家看组最新数据。
据GMAC(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2023年的调查显示,海外名校商科硕士畢業生的薪资涨幅平均达到145%,其中不乏年薪翻三倍的。就拿我一个学生来说,2021年从伦敦商学院毕业后,两年内就在某四大做到了经理,年薪直接干到了120万。
当然,你要问我收益最大的案例是谁?还真不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2015年,我带过一个武汉普通工薪家庭的男生,家里东拼西凑才凑够50万。但这小子特别拼,在我的指导下:
-
选择了性价比超高的香港硕士项目
-
主动接触教授,拿到了一个小项目的助研
-
课余时间考了CFA一级
-
实习期间拼命加班,最后转了正
现在呢?在香港某投行做到了VP,年薪超过200万港币。这就是典型的用较小成本撬动了更大的人生可能性。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那具体怎么规划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投资回报呢?
来,给大家分享个实操级的"麦氏ROI最大化攻略":
第一,性价比选校很关键。举个例子,去年我一个学生,威金斯(化名)纠结要不要去美国TOP30商学院,学费加生活费一年要80万。我给他算了笔账:同样的预算,在香港读港大或者中大,两年总花费也就90万出头,但就业前景并不比美国差。最后呢?这小子去了港大,现在已经拿到了某大行的offer。
第二,专业选择要精准。我发现很多家庭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但根据QS 2024年的就业力调查,计算机、数据科学这些性价比超高的专业,起薪经常比金融高。去年我一个云南的学生,放弃了UCL的金融专业,选择了曼大的数据科学,学费省了30%,现在年薪反而比同届金融的同学高。
第三,提前规划特别重要。记得去年接触一个家庭,爸爸说要卖掉市值400万的房子供儿子出国。我问:"现在准备怎么样了?"答曰:"还没开始准备,但他成绩挺好的。"结果一看成绩单,大二均分74分,托福才80分...
我直接说:"您这是准备让儿子去哪儿啊?这成绩连个正经学校都申不上。"后来这位家长急了,找我帮忙规划。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
-
针对性提升托福到100+
-
课余参加数据分析竞赛获奖
-
找了两段高质量实习 最终成功申到了悉尼大学,还拿到了2万澳币的奖学金。
总结一下,我发现很多家庭在考虑"卖房留学"时,思维方式出现了三个典型误区:
-
只盯着成本,不算回报
-
只看学校名气,不考虑性价比
-
只想着快速变现,不做长期规划
其实留学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用最合理的成本撬动最大的人生可能性。这个"最合理",对每个家庭来说都不一样。穷人家的孩子也能留学,关键是要把战略规划做好,把性价比算清楚。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梦想值不值得,不是用房子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准备为梦想付出多少努力。
舍得花钱容易,舍得花时间和汗水,才是真功夫。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