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狂飙!2024年香港留学费用暴涨,但这三类人依然值得去
香港留学的学费这些年涨得属实有点夸张。前两天一个老学员问我近期港校申请情况,我翻了翻最新数据,直接被吓到了。
曾经那个"性价比之王"的香港留学,现在也玩起了"大价钱"。就拿港大来说,非本地本科生的学费已经飙到了17-19万港币,商科专业更是要20万。再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一年保守估计也得准备30万港币(约27万人民币)。要是读个4年本科,120万预算打底。
更让人咂舌的是研究生项目,尤其是热门的金融硕士,港大要价54.7万港币,科大也要51.5万。MBA就更刺激了,港大直接开价69.9万。看到这数字,想来香港镀金的同学怕不是要先去自己捞一把。
但说真的,作为从业12年的留学规划师,我得说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这两天我正好接了个案子,说说我那个学生栾雨桐的故事。
这姑娘高考43分,算是个不错的成绩。她爸妈一开始打算送她去英国,觉得香港"没啥留学感"。结果一算账,光是伦敦的住宿费一年就得10万,再加上学费和生活费,一年怎么也得60万往上。
我当时就给他们算了笔账:香港学校的住宿费一年才1.2-1.8万港币,比英国便宜80%。而且以雨桐的成绩,在港科大能拿到25万港币的奖学金。这么一对比,差价都够在香港再读一年了。
听我这么一分析,雨桐爸妈眼睛都亮了。但他们还是担心:"现在香港那么贵,就算省了这些,孩子以后找工作行不行啊?"
这话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统计的最新就业数据,那些数字可真够劲爆的...
说起香港的就业数据,我这里有组最新鲜出炉的数字。2023年香港金融业的应届生起薪,普遍在28000-35000港币,部分顶尖投行更是能给到45000+。而内地一线城市金融行业的应届生平均工资也就15000人民币左右,这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说实话,找工作这事儿,光看工资数字没啥意思。我去年送出去的一个学生徐亦凡,现在在汇丰银行工作,他的经历特别有意思。这小子在港大读金融的时候,就特别会"搞事情"。
一年级暑假,他就抓住机会申请了恒生银行的实习,月薪15000港币。二年级寒假又跑去了渣打实习,工资涨到了18000。到了大三,更是拿下了汇丰的暑期实习,一个月给到了23000。最后顺利转正,现在在财富管理部门干得风生水起。
很多家长问我:"香港就业现在到底什么行情?"坦白说,2024年的香港,机会和挑战都在升级。大湾区的发展如火如荼,内地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速,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越发重要。
就拿最近几个月来说,港交所新增了多个"港股通"标的,沪深港通的每日交易额屡创新高。汇丰、渣打这些老牌银行纷纷加大在大湾区的布局,中资金融机构更是在香港疯狂扩招。
但机会归机会,竞争也是真的激烈。现在香港金融业的雇主们越来越重视三个硬指标:语言能力(粤语加分)、专业资格证(CFA、ACCA等)、实习经历(最好有大行背景)。
我经常和学生说:"在香港,实习就是你的'第二课堂'。"不是开玩笑,香港的金融实习真不是端茶倒水,而是实打实的项目参与。薪资方面也相当诱人...
香港的金融实习要是按含金量来说,那可真是"真金白银"。今年寒假,我有个学生在瑞银(UBS)前台实习,一个月到手6万港币,这工资比很多正式工作都高了。当然,能拿到这种实习的都是狠人,每天工作12小时都是常态。
不过除了高薪实习,香港留学还有一个大杀器 - 永居政策。只要你在香港连续待满7年,就能申请永居。算算时间:4年本科+1年硕士+2年工作,刚好能对上。一旦拿到永居,等于一次性拿下171个国家的免签权,这可比考雅思省心多了。
关于香港学习和就业的机会,最近变化特别大。2024年初,香港政府又出了一波政策。首先是扩大人才引进计划,比如优秀人才入境计划(QMAS),还有优秀毕业生留港工作签证(IANG)。这些政策对留学生都非常友好。
说个具体案例。我前年的一个学生林子玉,港大经济系毕业后,通过IANG签证在香港找工作。开始时工资不高,月薪2.5万港币,但人家有耐心。两年后跳槽到一家中资券商,工资直接翻倍。现在她不仅买了保险、考了CFA二级,还在积极准备永居申请。
很多人可能会说:"香港就业市场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怕找不到工作啊。"但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香港金融业的职位空缺比2022年增长了35%。尤其是资产管理、金融科技这些领域,更是在"抢人"。
还有个更劲爆的数据:香港30岁以下年轻人的平均月薪是31,200港币,但金融业的这个数字是42,800港币。而且香港的加薪幅度普遍在8%-15%之间,远超内地金融业平均水平...
最近这两年,香港金融行业的格局可以说是「大洗牌」。不少内地金融机构在香港大举扩张,券商投行狂砸重金挖人。高盛、摩根这些外资大行虽然在收缩,但中资机构的崛起给留学生带来了新机遇 - 既要求国际视野,又需要了解内地市场。
说到就业规划,我得提醒想去香港读商科的同学几点:
首先,一定要提前规划实习。香港的金融圈特别看重实习经历,暑期实习基本就是变相的"提前批"。不少投行70%以上的正式offer都给了自家实习生。
其次,语言这块别大意。很多人以为去香港只要会英语就行,但在商务场合,粤语真的是加分项。我之前那个在汇丰工作的学生徐亦凡就是靠着一口流利粤语,成功拿下了财富管理部门的客户经理岗位。
最后,一定要考专业证书。2024年香港金融业最吃香的三大证书:CFA(特别是Level 1)、ACCA和FRM。很多券商招聘时都明确要求"至少持有一个国际专业资格证书"。
有人说香港留学现在性价比不行了。但从长远来看,香港依然是最适合内地学生的留学目的地之一。近水楼台、文化相近、专业认可度高,再加上大湾区发展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带来的新机遇,这些优势可不是单纯用钱能衡量的。
就像我经常和学生说的:选择留学目的地,不能只看当下的投入,更要看未来的回报。香港虽然贵了点,但只要你把握住机会,这笔投资的回报率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我是麦哥,关于留学这事
我说点大部分人没听过的观点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