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新加坡留学的误解太深了!
说真的,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出国的老人,我见过太多"人生逆袭"的故事。
但最近这个案例,真的让我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不是为了秀什么成绩,而是想告诉正在迷茫的家长和学生:只要找对路子,你的人生真的会不一样。
先给大家爆个料:一个高考300多分、连大专都没考上的妹子,现在正在申请南洋理工的硕士。没错,就是那个QS全球排名靠前的南洋理工。
这事儿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戏剧性,但真实发生在了我三个月前接触的学生潘雨萱身上。
刚见到雨萱时,她整个人都是蔫的。高考失利后的打击让这个原本活泼的女孩变得极度自卑。"
麦哥,我妈说你见过太多学渣逆袭的例子了,所以才来找你。"听她这么说,我心里一暖。
说实话,新加坡留学圈有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秘密:它可能是全球最适合"曲线救国"的地方。为啥?且听我给你一个不太一样的解释。
首先,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学制贼灵活。很多人以为只有高考成绩好的才能去,这简直是天大的误解。
别的国家可能会让你读个预科,而新加坡这边,只要学习态度端正,进入私立大学的diploma课程就能直通本科。
更绝的是什么?新加坡这边超多世界名校在这开分校,比如雨萱去的Kaplan就有一堆世界百强大学的本科项目。
而且,这些项目的含金量一点都不比本部差。我记得去年带的一个学生,就是从Kaplan毕业后直接被伦敦国王学院的硕士给收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跟家长说:新加坡留学性价比贼高。
花个国内私立大学的钱,就能拿个国际名校的文凭,而且学习体验和教育资源一点都不含糊。
说到雨萱的案例,其实最关键的不是留学项目选哪个,而是她的那个breakthrough moment。
记得第一次见她和家长,我问了个很扎心的问题:"你觉得高考考砸是因为自己笨,还是准备得不够?"
雨萱愣住了。后来她妈妈告诉我,这句话成了改变女儿的转折点。因为从那一刻起,雨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实我见太多学生了,很多时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没找对学习方法和节奏。
我给雨萱制定了一套"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是心理重建,你得先相信自己行。
第二步是打基础,从语言关开始突破。
第三步才是冲刺学术。整个过程下来,看到她从一开始战战兢兢到后来在课堂上跟外国同学谈笑风生,我都想给她点个大大的赞。
事实上,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设计得特别人性化。雨萱选的Kaplan学院就跟都柏林大学有direct partnership。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只要你在这边修完学分,就能拿全日制的都柏林大学文凭,含金量杠杠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干货:新加坡的私立大学基本每个季度都在招生。也就是说,你不用非卡在9月那个时间点。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灵活选择入学时间。这对很多需要缓冲和调整的同学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
还有个不得不说的优势:教学语言全英文。听着好像很吓人是吧?但其实这恰恰是最大的福利。
在新加坡,你每天都被迫用英文思考和表达,进步能不飞快吗?我看过雨萱刚去的时候写的作文,满眼都是中式英语。现在?人家写东西已经有模有样了。
讲真,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阶梯式上升"设计。
比如说,你一开始可能是从diploma文凭课程开始,但只要成绩达标,就能顺利升入本科。这种设计给了每个学生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拿雨萱来说,她在Kaplan修读都柏林大学的金融专业,这在QS世界排名120多,绝对是一所不错的大学。
现在她瞄准了南洋理工的硕士,按照目前的GPA来看,录取的可能性相当大。回想当初高考300分的起点,这波操作真不是一般的起飞。
有趣的是,前两天雨萱的妈妈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说特别后悔没有早点让女儿出国。
因为在新加坡,孩子不光学历提升了,整个人的气质和眼界都变了。她说了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麦老师,原来读书真的不只是为了分数。"
说到这儿,我想分享几个实用的建议:
-
新加坡私立大学的入学要求其实挺人性化。学术成绩方面,一般要求均分70%以上。但即便达不到,也可以通过面试等方式单独评估。
-
语言关真的不用太担心。很多学校都有配套的语言课程,只要通过校内的英语测试就能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我建议大家可以早点准备语言,这样过渡会更顺畅。
-
学费这块也要提前规划好。目前新加坡私立大学本科阶段,两年制的课程总花费在40-70万人民币左右。这里面包含了学费和基本生活费,性价比确实不错。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想传达一个信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完全的dead end。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给了很多同学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关键是要敢于尝试,找对方向。
在我从业这13年来,看到太多像雨萱这样通过新加坡留学实现逆袭的案例。每次看到学生收到理想大学的offer,那种成就感真的无法形容。
如果你现在也在为升学发愁,不妨考虑下新加坡这条路。说不定,下一个成功案例就是你呢?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