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被QS排名“洗脑”了!

老麦
2025-04-13
3 阅读
留学
QS排名
选校策略
教育误区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最近接了一个求助电话,是我们2018年带过的一位学生云涵(化名)打来的。

图片

那会儿正是我从业第7个年头,她当时因为执着于QS排名,硬是放弃了伦敦国王学院的金融专业,选择了排名靠前但专业相对一般的学校。

现在工作4年了,她懊悔地说:"麦哥,我真是被QS排名坑惨了。我那些去UCL、KCL的同学现在在投行、券商混得风生水起,我倒好,天天在做些entry-level的活儿,连跳槽的机会都少..."

说实话,作为从业13年的留学顾问,我看到太多学生被QS排名"洗脑"。

最近这个现象更是疯狂,有学生为了排名高10几名,疯狂多交3-4所学校的申请费,要多交好几万的押金...我都想说:兄dei,你这钱是真的交到沟里去了。

而更让我头秃的是,现在留学圈的"QS迷恋症"越演越烈。比如我最近接触的一位家长,孩子想去布里斯托大学读市场营销,该校这个专业办了几十年,业界人脉广,毕业生就业率相当可观。

结果这位家长坚持要换成南安普顿大学,就因为南安近两年QS排名跟坐火箭似的往上冲。

不是我说,现在的留学申请简直卷成了"QS锦标赛"。

学生们把QS排名当成了圣经,为了那可怜的十几名排名差距,完全不管专业实力、就业前景、地理位置...甚至连专业都可以为了排名随便换。这种选择,跟赌博有什么区别?

我一直跟学生说,你上个QS前50的学校就跟买彩票中了个小奖似的,是好事。但你要因为QS排名放弃更适合的专业和学校,那就跟拿着身家性命梭哈差不多。

实不相瞒,我经历过一个学生案例,特别典型。那是2020年,有个学生硬是放弃了爱丁堡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跑去选了格拉斯哥大学的信管专业,就因为当时格拉斯哥QS排名比爱丁堡高那么一丢丢。

结果现在人家爱丁堡计算机的学长学姐都在谷歌、微软上蹿下跳,这位同学毕业两年了还在纠结要不要转码...

真的想说,QS排名确实有参考价值,但它不是唯一标准,甚至都不该是最重要的标准...

图片

一个更荒唐的现象是,我发现现在的学生比学校自己还要操心排名。就在去年,Warwick(华威)的排名稍微往下掉了几名,我的一个学生直接抓狂,着急得连夜给我发了好几条信息,纠结要不要放弃offer改申别的学校。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讲一个让人直冒冷汗的数据:在我近期接触的200多位申请者中,有超过70%的学生会为了QS排名高10-20名,宁愿多花20-30万的预算,甚至不惜跨专业申请。

但他们却不知道,英国金融城The City的投行和咨询公司,录用率前五的商学院里,还真就不是QS排名最高的那几所。

看到这,可能有同学要说:麦哥,你这不是在挑战QS排名的权威性吗?

非也非也。作为一个在留学行业摸爬滚打13年的老兵,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QS排名确实重要,但它就像高考的分数线一样,够用就行。

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在拼死拼活地追求高出录取线50-100分的学校,殊不知这可能会错过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 2023年英国前20名高校的中国学生申请量,平均上涨了38%

  • 热门专业如金融、商科的录取标准水涨船高,IELTS从6.5直接飙到7.0

  • 部分学校甚至开始设置专业笔试,就为了"劝退"部分申请者

而更让我觉得可笑的是,一些学生为了挤进QS排名高的学校,不惜:

  • 跨专业申请,比如把热门的传媒专业换成相对冷门的教育学

  • 选择偏远城市的学校,放弃伦敦的优质资源

  • 多付一年的学费读预科,就为了在"名校"混个文凭

前两天,一位学生家长问我:"麦老师,我们花50万去南安普顿读书值吗?比伯明翰贵了将近15万呢。"

我反问了一句:如果相同的钱,可以在伯明翰读书,还能有3-4万镑的实习和交流预算,您选哪个?

看到他愣住的表情,我就知道,很多家长和学生被QS排名蒙蔽了双眼,忘记了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图片

说到底,QS排名就像一个漂亮的包装,重要但不是全部。作为一位帮助过上千名学生申请留学的顾问,我建议大家在选校时要遵循"3+2"原则:

3个必看指标:

  • 专业实力:包括师资力量、研究成果、业界评价

  • 就业前景: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薪资、TOP雇主反馈

  • 综合成本:学费、生活费、实习机会成本

2个加分项:

  • 校友资源:是否有活跃的中国学生社群,业界校友network

  • 地理优势:实习机会、打工政策、生活质量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QS排名就像是相亲里的身高要求,够用就行。你非要找个190+的,没准儿错过了180的Mr. Right呢。

说起来我刚收到一个好消息,2019年我带过的一位学生,当时她放弃了曼彻斯特大学排名靠前的专业,选择了华威大学相对靠后但更专业对口的项目。

这不,前两天跟我分享,她已经拿到了伦敦一家顶级投行的offer,年薪总包12万镑起。

在我看来,现在留学选校要开始转变思路了:

  • 不要迷信QS前50,建议以专业排名和就业导向为主

  • 合理预算,把钱花在刀刃上,预留实习和交流资金

  • 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带来的机会成本,尤其是想在当地就业的同学

  • 关注学校的产业对接能力,实习机会和校企合作项目

记住:你的留学成功与否,不在于你上的学校排名第几,而在于你能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什么。

我最近问一位拿了英国校友成就奖的前学生:当年选择去UCL而不是排名更高的学校,后悔吗?

她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麦哥,排名是给别人看的,但机会是要自己把握的。我在UCL的两年,光实习就做了4个,人脉资源现在还在用,这才是最值的。"

作为过来人,我奉劝各位学弟学妹:选择留学院校,要做个明白人。QS排名能当参考,但千万别当唯一标准。毕竟,你要面对的是未来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

这些年,我看着太多学生把宝贵的青春和金钱,押在了一个可能并不那么重要的排名数字上。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毕竟,留学最终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在朋友圈炫耀一个排名。对吧?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