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美国就是二等公民?”呸!有些人跪太久起不来了!
最近有个现象让我这个老留学人有点坐不住了。
在我的咨询圈里,越来越多家长开始纠结:"去美国读书会不会沦为二等公民?"甚至有些优秀的学生,明明录取了TOP30的名校,却在这个问题上患得患失。说实话,我有点无语,但更多的是焦虑。
从2011年入行到现在,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留学困惑,但"二等公民论"这种论调是最近两年才开始甚嚣尘上。
作为一个帮助过数百名学生实现留学梦想的顾问,我必须要站出来说几句公道话。
先给大家讲个案例。去年我遇到一个学生,Stanford CS录取,STEM大佬,成绩漂亮得不要不要的。
但他爸妈被周围人洗脑,觉得"中国人在美国就是二等公民",差点放弃这个机会。真是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
最后怎么着?在我的建议下,这位同学还是去了斯坦福。
现在feedback简直不要太赞 - 实验室全额funding,导师超nice,项目组华人同学占比超过40%,而且几乎个个都是大佬。啧啧,这哪里像是什么"二等公民"?
说真的,你以为在美国读个TOP30就是去"受苦"?那Duke的工程学院院长为啥是华人?MIT的教授里为啥有那么多中国面孔?Facebook、Google的技术主管怎么华人占比那么高?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数据,不是我在这瞎吹。
我今天就要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个所谓的"二等公民论"到底是从何说起,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人患得患失,以及它背后隐藏的真相是什么。
有人可能觉得我说话有点冲。但作为一个看着无数学生从迷茫到成功的老留学人,我觉得有些话必须说清楚。毕竟,你选择出国留学,应该是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而不是被一个莫须有的"身份焦虑"给耽误了。
要说这事儿吧,还真得从根儿上说起...
说到底,这个"二等公民"的说法,背后其实反映了很多人对"平等"的误解。
前两天和我的一位老学生聊天,他刚在UCLA读完第一年PhD。他说了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麦哥,美国跟我想象的真不一样。实验室开组会,教授居然会给我们端咖啡,还问要不要加糖。"
我直接笑喷。因为类似的感慨,在我这13年的职业生涯中听到过太多次了。2015年,我第一批送出去的本科生中有个江苏女生,当时排名UCLA前10%,毕业后直接被摩根士丹利收了。她说最震撼的是,Goldman Sachs的MD(Managing Director)居然会跟实习生一起排队买午餐,聊天的时候还会认真听你的想法。
啥意思呢?在一个真正平等的环境里,每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会因为职位高低、财富多少而有根本区别。这可不是什么虚头巴脑的大道理,而是实打实的日常细节。
有意思的是,那些整天喊"二等公民"的人,往往是把国内某些不太健康的社会现象代入到美国去了。好比你在国内见惯了"x总""x董"前呼后拥的场面,就会觉得美国大公司的CEO不坐专梯、自己买咖啡是"装平等"。
这种思维方式,说白了就是把"差别对待"当成了理所当然,把"等级制度"视为常态。可问题是,当你把这种思维带到讲究普遍平等的社会,那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戴帽子吗?
给大家补充个实际数据:2023年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TOP30商学院的MBA项目中,亚裔学生的就业率和起薪中位数,跟白人学生基本持平,有些项目甚至还要高那么一点。这难道是靠"二等公民"能达到的成绩?
还有人说中国人在美国会被歧视。坦白说,种族歧视这种事,哪个国家都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关键是,美国有完整的反歧视法律体系,你要真遇到不公平待遇,是有法可依的。
记得去年我有个学生在纽约实习,餐厅服务员因为他的口音态度很差。这学生直接找到餐厅经理投诉,结果那个服务员不但被要求道歉,还被停职培训。你说这事换在国内能咋解决?最多发个朋友圈吐槽呗。
其实留学这件事,归根结底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选择,而不是什么身份地位的比拼。
在我帮助规划的近千个案例中,最成功的那些学生,都不是整天纠结"一等公民""二等公民"的,而是专注于如何在新环境中提升自己。
来分享一个我在2021年遇到的案例。当时我刚好从业10年,遇到个清华本科的理工男。他纠结要不要去MIT读硕士,担心毕业后身份问题。我问他:"你更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愣了好久,最后决定放手一搏。
现在呢?这位同学已经在SpaceX工作了,负责火箭控制系统研发。前段时间还给我发消息说:"麦哥,真感谢你当初开导我。在这里,没人关心你是哪国人,大家只在意你能不能solve problem。"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说实话,在美国,真正卡住华人发展的,往往不是什么身份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的限制。有多少人因为觉得"外国人在美国就是吃亏",错过了大把机会?
透露个行业内幕:2023年数据显示,全美TOP50高校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里,华人学生的平均GPA和就业率都相当不错。比如在CMU的AI项目,中国学生的平均GPA达到3.8,就业率超过92%。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数字。
但我得提醒一句,留学确实不是请客吃饭。想在美国发展,你得:
-
真材实料,有真本事
-
思维开放,愿意融入
-
沟通到位,敢于表达
说到底,一个人在哪里发展,首先得看这个环境是不是公平、开放、有上升空间。美国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的制度能让真正有本事的人脱颖而出,不管你来自哪里。
作为一个从业13年的留学顾问,我见证过太多学生在美国实现蜕变。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自己是"一等公民"还是"二等公民",而是因为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里,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与其纠结那些虚无缥缈的身份问题,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毕竟,实力才是你最好的通行证,这话在哪都是真理。
所以,当你再听到有人说"去美国留学就是去当二等公民"的时候,麻烦帮我告诉他:醒醒吧,现在都2025年了,这种思维方式早该更新换代了。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