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美国留学劝退帖!

老麦
2025-04-12
3 阅读
留学经验
名校分析
选校建议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微信的家长,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说真的,那天一个学生问我:"麦哥,我要申UC Berkeley!"看着他闪亮的眼神,我忍不住陷入沉思。

图片

在我从业这13年来(对应2011年入行),见证了太多学生从憧憬到破防的瞬间。

今天,就让我这个看了无数"名校翻车"案例的老留学人,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光鲜履历背后的真相。我不是要劝退你们,而是想让你们带着"三分清醒七分热爱"的心态做选择。

先说说令人闻风丧胆的UCB。还记得去年(2023)我带的一个理工科学生,SAT 1580,十几个AP课程,几乎完美的申请材料。

录取之后乐得睡不着觉,结果开学第一个学期就给我发来求救信息:"麦哥救命,我快撑不住了!"

为啥?来看看每天的日程表:早八的课要提前两小时起床卡位置(不然真找不到座),一天四节专业课,每节课后就是project轰炸,图书馆通宵都抢不到位子。

这位学霸同学第一次期中考试考了个C,整个人都不好了。他跟我说:"感觉自己从一个山顶滚到了谷底。"

但这还不是最狠的。据我一个在伯克利教了8年的朋友透露,CS专业平均每个Project要花50-60小时,一个学期光写代码就得写个几万行。那些传说中的"天才少年"基本都是高中就开始准备竞赛的主,你说能不卷吗?

不过,在吐槽的同时我也得说句公道话 - 这种压力也确实让人成长飞快。去年(2023)我那个"快撑不住"的学生,现在已经收到了Facebook的实习offer。

他给我发消息说:"麦哥,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地狱式训练还真有用。"

说到住宿,更是让人头大。UCB四五万人的规模,学校能提供的床位还不到万把个。

你以为租房就能解决问题?且不说伯克利周边的租金能把人吓死,光说周边的治安状况,那真是一言难尽。

北区(North Side)相对安全点,但房租直接起飞;南区便宜是便宜,但半夜回家得来个百米冲刺。

要问我的建议是什么?不是劝你们别去UCB,而是提醒各位:选校的时候,不要光看排名和情怀。你得想清楚,你是真的准备好了面对这种强度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吗?

图片

兄弟们,上一集说完了UCB,今天麦哥继续给大家说道说道其他几所让学生直呼"真香警告"的名校。

别着急说我带节奏,这可都是这些年(自2011年以来)我带过的学生真实经历。

说到约翰霍普金斯(JHU),那可真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reputation和reality的终极反差"。

还记得2022年我一个学生,医学预科专业,被JHU录取高兴得差点上天。结果开学一个月就跟我说:"麦哥,我得罪了谁让我来了巴尔的摩啊?"

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光说2023年,我就收到好几个在读学生的"求救信":一个是新生被偷了笔记本,一个是在校门口附近被打劫未遂,还有一个女生差点被follow。在巴尔的摩,连找个下午茶的地方都得先看看治安地图,这学习体验...啧啧。

不过JHU也不是完全没优点,至少人家把这个治安问题"玩明白"了。上个月跟我视频的时候,一个学生就吐槽说:"学校的shuttle服务简直是开保姆车,生怕我们走两步路。"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我从业第8年(2019年)那会儿,带着家长去看校园,保安直接说"天黑后没事别出校门"。

再说说波士顿大学(BU),这可是出了名的"卷王制造机"。那压分、给C的传统手艺,都快赶上UChicago了。

有个孩子入学第一学期直接给我发来三张"C"的截图,说啥呢? "麦哥,我这英语要再学10年吧..."

但是说实话,BU的这种"严进严出"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在波士顿这个学术圈里,你要是水平不够硬,简历上写个BU毕业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记得有个2020年毕业的学生后来告诉我:"BU的GPA是真的难看,但找工作的时候居然还挺吃香。"

至于范德堡(Vanderbilt),那可真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上帝关一扇门,就顺带把窗也钉死"。去年(2023)我去田纳西出差,顺道去看了看在范德堡读书的学生。好家伙,光听他们吐槽下雨的故事就够写一本书了。

"Rain Rain, Come Again"?不不不,在范德堡是"Rain Rain, Never Stop"。

一个大二的学生给我发了他的雨靴收藏照片,那阵势,我还以为他准备开店呢。更绝的是,这潮湿的天气配上糟糕的公共交通,真让人体会到了什么叫"足不出户非自愿"。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UChi(芝加哥大学)。作为一个有"Where Fun Comes to Die"外号的学校,它是真的对得起这个称号。那个学术压力,啧啧,简直就是一部"生存挑战纪录片"。

图片

不过说到终极"劝退"王者,纽约大学(NYU)可能才是你们想不到的黑马。作为我从业第一年(2011年)就开始接触的学校,NYU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把钱包掏空的地方"。

那学费啊,一年就得五六万美金,还不算房租和生活费。而且曼哈顿这个地方寸土寸金,学生宿舍又少,租个小房间都得2000+美金一个月。我有学生为了省钱,每天从新泽西通勤,光路上就得花3小时。

到最后,不少人都成了"预算规划大师",连买个三明治都要精打细算。

说起康涅狄格大学(UConn),那真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深山养勇士"。去年冬天去看望我的学生,开车转了一大圈差点迷路 - 没办法,四周都是森林。学生跟我抱怨说:"麦哥,这里连个像样的购物中心都没有,周末只能去看奶牛..."

但老麦得说句公道话 - 选择学校真不能光看这些"吐槽点"。就拿UChicago来说,虽然学习压力大得离谱,但人家的就业率和研究生申请录取率可不是盖的。

我一个2021届的学生现在在高盛工作,他说:"现在想想,那会儿熬夜写论文的经历,都成了面试时的亮点故事。"

还有NYU,虽然贵得要死,但在曼哈顿这个资源集中地实习和找工作的机会确实多。

记得在我从业第10年(2021年)时,一个NYU毕业的学生告诉我:"虽然学费还了好几年,但光是在这里建立的人脉网络就值回票价了。"

所以,说了这么多,麦哥想告诉准留学生的是:

  1. 选校不要被排名和光环迷住眼。US News上的排名固然重要,但你得想清楚自己能不能应付那个环境。

  2. 每个学校都有它的优缺点,关键是要match你的需求。喜欢安静的就别去NYU,受不了严寒的就别去UMN,这都是基本的"自我诊断"。

  3. 预算问题要提前规划好。别以为有奖学金就万事大吉,生活费和杂费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4. 治安问题要认真考虑。在美国这个地方,安全确实是个大问题,选校的时候一定要把校园周边的治安状况调查清楚。

最后,送给各位一句话:选择名校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无论你最终去了哪所学校,重要的是你在那里的收获。

就像我这13年来见过的无数案例一样,混得好的学生,往往不是去了最牛的学校,而是最了解自己、并在合适的环境里发挥出最大潜能的人。

这一路走来,我见过太多人从"择校焦虑"到"入学破防",再到最后"跌跌撞撞却收获满满"的故事。希望今天这篇"避坑指南",能给正在选校的你们提供一点参考。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随时找麦哥聊聊。毕竟,能帮你们在留学路上少走点弯路,就是我们这些"老留学人"最大的心愿了。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