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澳洲大学排名暴涨,LSE被挤出前50,这波操作我直呼内行

老麦
2025-04-13
1 阅读
留学
QS排名
澳洲留学
英国留学
选校策略

图片

图片
加过麦叔V:maigaof,就会知道我的朋友圈有多炸裂
图片
****

这几天老是有家长问QS排名的事情,本来这都是年中的事情,索性我好好来给大家说说这个。

图片

QS 2025的排名可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澳洲这波操作,简直把留学圈给炸翻天了!

去年澳洲高校集体起飞就已经够让人惊讶的了,结果今年这波更是直接把我们这些老"留学圈"的人都整不会了。9所澳洲大学不但全部杀进百强,而且排名还在继续往上冲,这操作,属实给我看傻了。

而另一边的英国,啧啧,除了帝国理工这个"叛徒"一骑绝尘,连剑桥这种顶流都在跌,LSE更是差点被踢出前50。在我13年的从业生涯中,还真没见过这么戏剧性的排名大洗牌。

这不,我最近接待的学生和家长们都炸了锅:"麦老师,这澳洲大学是开挂了吗?" "感觉澳洲水校也比英国名校强了?" "LSE都掉到50开外了,是不是不能申了?"

看到大家这么困惑,我寻思着是时候给你们说道说道这里面的门道了。我可不是那种光看表面数据就下定论的主,咱们得扒一扒这背后的真实故事。

先说说悉尼大学这个"扛把子"。去年它就已经让英国一堆老牌名校坐立不安了,今年更是直接杀进18名,把那些动不动就嘲讽澳洲高校"水"的人给打得措手不及。

我记得去年还有个学生跟我说:"麦哥,悉尼大学真的能跟UCL比么?"现在好了,人家直接用实力把这个问题给终结了。

作为过来人,我得说,光看排名升降其实还不够劲儿,关键是要懂得怎么解读这些变化背后的玄机。

比如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澳洲高校这波起飞,跟他们近几年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化战略上的大动作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从内部人的视角,好好掰扯掰扯这些排名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对我们普通学生来说,到底该怎么选...

图片

你以为澳洲高校就光是排名涨了?那可大错特错了。作为一个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的老炮,我可得给你们爆个猛料:最近这两年,澳洲各大名校的申请门槛那是蹭蹭往上涨。

举个新鲜的例子。去年我这边有个学生,985本科,GPA 3.4,雅思7分,感觉挺稳的申请了悉尼大学的金融硕士。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给拒了!理由是"竞争太激烈"。这搁在三年前,这分数绝对是稳的不能再稳。

"麦哥,那现在澳洲申请是不是已经比英国还难了?"

这话倒也没到那个程度。但有一说一,现在动不动就说澳洲是"保底"的观念确实该改改了。我记得前两个月有个美国Top30的毕业生来找我规划,说澳洲八大随便申,结果一看他那成绩单,我差点没给他当场表演个倒茶。

说到这儿,我必须得给大家扒一扒那些流传甚广的澳洲留学谣言:

谣言1:"澳洲大学水" 啥叫水?我倒是想问问那些天天喊水的人,你知道澳洲四大的学术声誉单项得分吗?墨尔本大学98.5,悉尼大学96.4,这分数甚至比一些传统英国名校还高。而且你要真觉得水,建议你去问问在澳洲读书的学生,看看他们每学期挂科率有多高。

谣言2:"澳洲大学排名买的" 笑死,要真能用钱买,你以为LSE能从15名滑到快50名?要知道英国高校的财力可不比澳洲差。实话实说,澳洲高校这些年在科研投入和国际化建设上的力度,那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我这么多年带学生申请下来,最大的感悟就是:选校千万别被表面的数据和传言给忽悠了。就说Top50,你让诺丁汉和悉尼同时给offer,多少人二话不说就选诺丁汉?但实际上呢,你得看专业实力、就业前景、性价比这些实打实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2025QS排名引发的震动,反倒给不少学生提了个醒...

图片

什么醒?就是别光看表面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在从业第13个年头的今天,我算是看透了:留学选择真没那么玄乎,关键是要match你自己的需求。

来,给大家捋一捋英澳两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掰开了揉碎了聊:

  1. 学制差异 英国:基本就是一年制,上课特么贼快,跟打了鸡血似的。记得有个学生吐槽说"我在UCL的商科项目,感觉就像坐过山车,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澳洲:基本是1.5-2年。有人说"这不是多花钱吗?"但这里面有个关键点 - 实习机会。之前带过一个去莫纳什的学生,人家两年制项目直接内置一个学期的带薪实习,工资顶半年学费,这波不亏好吧?

  1. 花费对比 英国:现在一年下来怎么也得40-50w,住伦敦的话再加10w打底。

澳洲:两年总共60-70w左右。诶?这么一算,平均下来每年好像还...便宜?这事儿得给个专业提醒:别光算总费用,得看投资回报比。

  1. 就业情况 最近我正好做了个统计,2023年我这边去英澳的学生数据:

英国的优势在于:

  • 金融领域的口碑还是杠杠的,尤其是伦敦那些项目

  • 一年制意味着见效快,特别适合想速进速出的孩子

  • G5院校的名气确实比澳洲八大响亮一些

但澳洲也有自己的杀手锏:

  • 毕业后可以待2-4年,政策比英国友善多了

  • 八大名校在亚太区的认可度那是相当不错

  • 实习机会多,很多项目都跟当地企业有合作

老实说,我现在遇到不少英国院校的面试官都开始打听澳洲高校的情况了。这让我想起2016年带队去墨尔本大学访问时...

图片

最近那会儿正好碰到一个特有意思的案例。一个准备申博的学生,纠结了好久要不要从格拉斯哥转到悉尼,就因为看到QS排名悉尼超过了格拉斯哥。我当时就说了一句:"你要真因为这点排名就改变人生轨迹,那可真是在给自己挖坑。"

这不是说排名不重要,而是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决定因素。在我13年的留学咨询生涯中,见过太多因为盲目追求排名而吃亏的例子。

所以到底该怎么选?我给大家一个实用的选校公式:

个人情况匹配度(40%) + 专业实力(30%) + 就业导向(20%) + 排名参考(10%)

具体来说:

  1. 个人情况匹配度:包括你的学术背景、语言成绩、职业规划等。举个例子,如果你是理工科背景想转商科,澳洲的两年制可能会更适合你,因为有更多时间适应和转型。

  2. 专业实力:这个才是真正该研究的。比如说金融,LSE排名掉到50开外了也依然是顶级选择;计算机专业,悉尼大学的实力确实已经不容小觑。

  3. 就业导向:如果你想回国发展,英国一年制可能更合适;想在当地就业体验一下,澳洲的签证政策确实更友好。

  4. 排名参考:重点是看排名的变化趋势和背后原因,而不是简单地比高低。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与其纠结排名,不如想清楚你要什么。

送给纠结英澳选择的同学们一句话:排名虽然有起落,但实力才是硬道理。但凡事要三思,别因为一时的排名浮动就否定一所学校的整体实力。

最后,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来找我详聊,我在这一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问。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on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图片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

图片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本科生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