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局势突变!大学连夜官宣:重启2025年招生,留学生人数将暴增!
这两天我的留学咨询群都要炸了!
一个重磅消息让所有准备澳洲留学的娃和家长都high到不行 - 澳洲政府那个让无数人头秃的2025年留学生限制政策,直接胎死腹中了!
说起来这事儿还挺逗。工党这波操作,简直是在玩政治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喊得震天响要限制留学生,结果这会儿突然间发现议会日程表上连这个提案的影子都没有!
作为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杀去澳洲的老留学规划师,我可太了解这些政客的套路了。记得2017年(那会儿我刚从业第6年),澳洲也整过一出留学生签证收紧的大戏,当时可把不少家长吓得够呛。结果呢?最后还不是给留学生撒开了怀抱。
就在这两天,UTS college、ACU、托伦斯大学、南十字星大学这些学校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官宣:2025年的招生重启了!这操作快得,让我想起那句老话:"墙倒众人推"。
但是各位要注意,现在107号指令依然有效。这是啥意思呢?就是说申请澳洲八大这种低风险院校的签证还是能优先处理。这对咱们中国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
前两天我刚帮一个学生锁定了悉尼大学的offer。家长还在担心政策收紧的事儿,我就跟他们分析:"现在这个timing简直绝了,正是各大学最饥渴的时候,录取力度说不定比以前还大。"
13年的留学规划经验告诉我,政策这种东西,永远是此一时彼一时。要抓住机会窗口期,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然等到形势又变了,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刚刚看了一下最新数据:光是在2023年,澳洲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就贡献了将近200亿澳元的收入。这么大的蛋糕,你觉得他们舍得放弃吗?
对于工党这波骚操作,老实讲,我一点都不意外。干了这么多年留学咨询,我早就发现一个规律:但凡涉及到经济利益的政策,最后基本都会服从于利益。
现在让我们来扒一扒这个《2024年海外学生教育服务修正案》到底是怎么流产的。表面上看是两党争端导致无法达成协议,但这背后的故事可有意思了。
2023年底,澳洲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署(TEQSA)发布的数据显示,国际学生为澳洲带来的经济贡献已经超过400亿澳元。我记得2015年(那会儿我从业第4年)这个数字才200多亿。这增长速度,都快赶上火箭发射了。
前两周我刚收到一个学生的好消息。这孩子原本打算去美国,担心澳洲要收紧政策就迟迟不敢下决定。结果这会儿墨尔本大学不仅给了offer,还给了3万澳币的奖学金。这在当前形势下简直是捡到宝了。
说到澳洲八大,不得不提他们现在的骚操作。趁着政策摇摆不定,一个个都开始放大招。昆士兰大学最近就推出了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新项目:双学位项目可以在3年内完成,还能省下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不过,作为一个从业13年的留学规划师,我得提醒各位:虽然政策暂时搁置了,但107号指令依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关键点。它就像是一个隐形的筛子,直接决定了你的签证处理速度。
最好玩的是那些学校的反应。这些天我的邮箱被各大学的招生官轰炸得不要不要的。光是上周,就收到了8所大学的项目更新通知。看来这些学校是憋了一肚子劲儿,就等着这个政策松动呢。
根据我的经验,现在的形势跟2018年那波激增潮特别像。当时在我从业第7年见证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政策收紧的威胁反而刺激了申请热潮。
举个生动的例子,上个月我刚帮一个理工科的学生搞定了莫纳什大学的申请。这孩子本科期间成绩平平,但科研经历特别扎实。关键时刻,我们重点包装了他在机器人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结果不仅拿到了录取,还拿到了学校的优先录取通道。
现在澳洲各大学的录取策略可以说是到了最宽松的时期。就在上周,我看到悉尼科技大学针对2025年入学的中国学生推出了"双保险计划":如果因为任何政策原因无法入学,可以免费转入他们在新加坡的合作院校。这种灵活度,在我13年的从业生涯中都是头一次见。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专业最受欢迎,录取率提升了将近15%。商科和IT依然是大热门,但是最让我惊喜的是一些新兴交叉学科,比如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复合专业,录取率同比提升了20%以上。
说到专业选择,不得不提一个特别的案例。去年我遇到个学生,本科学了金融,但对可持续发展特别感兴趣。我们帮她申请了墨尔本大学的环境金融硕士项目。这个新项目当时才开设第二年,录取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最后她不仅顺利拿到offer,还获得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奖学金。这个专业现在可成了香饽饽,申请难度直线上升。
虽然当前形势大好,但作为亲眼见证了无数政策起落的老留学规划师,我还是得提醒大家几个关键点。
2025年初还会有新一轮的政策审议。按照目前的政治格局,工党和联盟党在国际教育这块儿的角力肯定不会就这么结束。尤其是明年5月的大选,更是个巨大的变数。要是联盟党上台,怕是要把留学生人数削得比工党原计划还狠。
基于这种情况,我给各位支三个招:
第一招就是抢在政策明朗前搞定申请。现在申请2025年入学,不管是院校选择还是专业选择,都有最大的主动权。我最近就看到不少澳洲名校开始放出"预录取"的大招,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二招是做好双保险。比如墨尔本大学最近推出的"全球校区计划"就特别给力,你可以先在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校区读一年,等形势明朗了再转到澳洲主校区。这种灵活的选择在当前的不确定环境下简直就是一张王牌。
第三招是利用好现有的优势政策。107号指令现在可是含金量十足,特别是对准备申请八大的同学来说。我最近就帮一个学生用这个政策做文章,直接把签证处理时间缩短了一半。
我最近帮一个家庭做长期教育规划,预计他们家孩子2026年申请。即便是这么远的规划,我们现在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留学大环境下,提前准备永远不会错。
如果你问我现在是不是申请澳洲的最佳时机,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得有个靠谱的规划。毕竟,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留学市场里,光有机会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抓住机会。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