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落榜后,我拿到了比目标院校排名高20位的offer

老麦
2025-04-12
17 阅读
留学
考研
一年制硕士
选校策略
英国留学

图片

最近看到不少考研失利的学生私信我,问要不要二战。作为一个从2011年开始带学生申请留学的老人,我想说:别着急。

图片

这两天我刚帮一个"上岸无望"的考研学生拿下两所英国名校offer。有趣的是,这所学校的世界排名比她考研的目标院校还要高20多位。想到这事儿,我就忍不住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近几年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每到考研出分季,总有人把一年制硕士叫"水硕"。

是谁给他们的勇气说这种话?真的好奇这些人是不是对"压缩饼干"有什么误解,以为压缩了就不香了?

作为一个在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申请海外名校的老人,我必须要说句公道话:一年制硕士根本不"水",只是"狠"。

前两天我一个2023年出国的学生跟我说,她感觉比高考那会儿还累。这姑娘一个月瘦了8斤,但人家现在在伦敦政经读书呢!

来点硬核数据: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50里面,中国大陆就3所学校。但如果放眼全球,你能申请的顶尖院校一下子变成47所!而且很多学校都有一年制项目。

就拿我前年带的一个学生来说,GPA 3.3,在国内考研很可能要二战,但人家现在在曼彻斯特大学读书,而且学的就是热门的金融科技。

有人可能要说了:一年能学到什么?我只能说,你太小看这些学校的"压缩技术"了。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在澳国立大学读教育硕士,课程压缩比让他直呼"头要炸"。但人家一年的课程量,基本等于国内两年的量,而且实践环节一点都不含糊。

看到这,可能有同学想问:"这么好的机会,是不是成绩不到90分就别想了?"这就要说到我最近发现的一个新趋势:2024年的申请季,不少名校都在默默降低门槛抢人。

特别是某些新兴专业,甚至出现了"求贤若渴"的局面。

待会儿我就和大家说说,不同背景的同学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特别是针对考研失利的同学,我要分享几个"独家建议"。

图片

说到一年硕选校,我观察到近几年留学市场有个很有意思的变化。2020年那会儿,很多院校开启了全面抢人模式。到了2024年,这个趋势不仅没减弱,反而更明显了。

拿英国的情况来说。以前我带学生申请英国Top20,GPA要求基本都是85+。但最近一年多,只要75+,科班相关的背景,英语够线,好好包装一下简历,机会还是很大的。

这不是我胡说,就在上个月,我手里一个重庆的学生,本科78分,顺利拿到了利兹大学的offer。

澳洲的情况也类似。我给大家爆个料:澳洲八大现在特别青睐双非院校的学生。

根据我最新的数据,2023年澳洲八大录取的中国学生里面,将近60%是双非院校的。就我2011年入行以来,从没见过这么高的比例。

顺便给你们个小贴士:想申请一年硕的同学,可以分三个档次来选校。

第一档:英国G5(牛剑+LSE+ICL+UCL)加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这些学校基本要求85+的GPA,而且专业背景要求比较严格。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机会,我去年就帮一个学生通过UCL的"条件性录取"曲线救国了。

第二档:英国剩下的Top30,加上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港大和港中文。

这些学校普遍接受75-85的GPA,而且专业要求稍微灵活一些。我刚收到一个学生的好消息,本科是双非院校的通信工程,现在被悉尼大学的数据科学专业录取了。

第三档:其他英国Top50、澳洲八大、香港八大。这些学校的GPA要求基本在70-80之间,而且对跨专业申请比较开放。

我前年带过一个学生,本科学的是历史,现在在澳洲读教育管理,日子过得挺滋润。

不过我必须说明一点:现在港校的申请难度在逐年上升。

尤其是港大和港中文,双非背景想申请确实很难。所以我建议大家申请港校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

图片

说到实际操作,给大家分享几个我这13年来总结的"避坑秘笈":

签证这块,英国现在的政策简直不要太友好。以前毕业只能待两年,现在PSW签证可以待三年。

而且学生签证的材料要求也简单了不少。我去年带的一个学生,从递交申请到拿到签证,只用了三周。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

澳洲的好处是毕业后可以直接拿两年工签,而且现在很多专业都在技术移民清单上。我有个2019年带出去的学生,读的是IT,现在已经在墨尔本安家了。

不过提醒一句,想走澳洲路线的同学,雅思一定要早准备,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这两项最容易拖后腿。

香港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和文化认同。我去年九月送过去的一批学生反馈说,在香港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同时接触内地和国际资源。不过现在港校竞争确实激烈,我建议申请港校的同学至少要准备3-4个备选方案。

最后,给考研失利的同学一个温馨提示:别觉得一年硕就是"退而求其次"。

实话实说,现在不少一年硕的课程设置比两年制还要硬核。就拿我前两个月送去伦敦的一个学生来说,他现在每周光上课就30个小时,再加上大量的小组作业和实践项目,学习强度一点不比国内研究生低。

而且从就业角度看,一年硕还有个意想不到的优势:你比同龄人提前一年进入职场。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这一年的领先优势真的很关键。

总的来说,选择一年制硕士,最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

GPA 85+的同学可以冲击英国G5和新加坡名校;75-85的同学建议看看英国中上游和澳洲八大;

70-75的同学也不用灰心,很多优质院校都愿意给你机会。关键是要早规划、早准备,千万别等到考研成绩出来才开始考虑这条路。

送给大家一句实在话:留学申请最怕的不是成绩不够好,而是把时间浪费在纠结上。

与其在考研和二战之间犹豫不决,不如早点开始规划新的路径。记住,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

图片

图片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图片

图片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图片

分享

图片

收藏

图片

点赞

图片

在看

← 返回列表

适合阅读人群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