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专业的学生,真的不适合留学韩国!
最近,收到一位家长微信:"麦哥,我儿子想去韩国读师范,觉得当老师挺好的..."
看到这消息,我直接打了个电话过去。这不是普通的专业选择问题,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中,这属于典型的"看起来很美"系列。
2022年,我就遇到过一个让我头秃的案例。家里开培训机构的李苒同学,985本科,想去首尔大学读教育系硕士,梦想是回国开一所韩语特色学校。初看背景不要太棒,但等我去查了当年的录取数据,直接给整不会了。
先给大家爆个料:韩国师范类专业对留学生的名额限制,比清华的自主招生还要卷。以首尔大学师范学院为例,2024年留学生招生比例仅有5%,而且如果申请人数不够还可能直接取消招生。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班45个人,留学生最多2个,而且还不一定每年都招。
还有更劲爆的。2017年我带过一个客户,当时我从业第6年,她托关系找到我,说什么都要去梨花女子大学读师范。结果呢?递交申请后等了三个月,最后收到了一封邮件,大意是:因为名额不足,本年度取消国际学生招生。这种情况在韩国师范专业中属于常态操作。
为啥韩国的师范专业这么难申?说白了就一个核心原因:教育岗位优先考虑本国人才。想想也是,你让一个中文母语者去教韩国小朋友,家长能放心吗?
但这里我得说个转机:如果你执意要读教育相关专业,建议直接奔着研究生去。我在2021年(我从业第10年)就成功帮一位学生申请上了高丽大学的教育技术学硕士。为啥?因为研究生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和高等教育人才,限制会相对宽松一些。
重点来了:如果你真的对教育感兴趣,我建议可以曲线救国,比如:
-
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更偏重教育信息化,国际学生录取率能高出传统师范类3倍以上
-
华语教育:专门面向韩国学生的中文教育,这个专业近两年录取率稳定在35%左右
-
教育管理:偏理论研究,不直接涉及教学实践,申请难度相对较小
记住一句话:在韩国,选专业不是选你喜欢什么,而是选你能学什么。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门槛,这点在师范类专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卷,汽车专业算是韩国留学界的天花板了。
作为全球五大汽车生产国之一,韩国的汽车产业含金量不是盖的。现代、起亚这些在中国满大街跑的车,就是made in Korea。按理说这么强的产业,去读个相关专业不要太香啊!可惜现实给了我一记重拳。
2019年,也就是我从业第8个年头,接触到一位理科男钱昊。他的背景说实话相当不错:国内某211汽车工程专业,均分87,韩语TOPIK5级。按说这个配置去韩国读个汽车工程硕士,那不是手拿把掐?
结果,连续三所大学全部被拒。为啥?因为韩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都是国家级保护项目。我跟首尔某高校的老教授有过深入交谈,他说得很直白:就算招了留学生,实验室的核心项目也不会让他们参与。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人家凭啥要录取你?
数据说话:2023年韩国顶尖高校汽车工程相关专业,留学生录取率仅有8%,而且基本都是欧美名校来的交换生。怎么说呢,这个专业就是韩国的"芯片专业",门槛比登天还难。
但我这里有个小道消息要说:如果你真的对汽车感兴趣,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录取率至少能提升到30%以上:
-
汽车设计:主要研究外观设计,不涉及核心技术
-
智能网联:偏软件方向,限制相对较少
-
新能源车:这个领域韩国正在大力发展,相对开放
护理专业则是另一个让人头大的领域。记得2020年(我从业第9年)有个学生,国内护理专业毕业,想去韩国深造。一看她的材料我就犯难了:韩国的护理专业太"生猛"了。
为什么这么说?韩国护理专业有个魔鬼项目叫"护理学认证",这玩意儿比TOPIK考试还难搞。2024年的数据显示,首尔大学等名校的护理学院,留学生录取率低到让人崩溃 —— 仅2%!而且录取后还得过护理资格认证这道坎,认证通过率比国内考研还低。
但如果你真的想往医疗方向发展,我给你支个招:
-
先申请健康管理专业(录取率约25%)
-
读完后考取韩国护理资格证
-
再以在职人员身份申请护理硕士
最近这几年我就帮好几个客户走通了这条路。虽然绕了点远,但至少让"不可能"变成了"有可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弯道超车"。
钱昊最后选择了智能网联方向,现在在现代汽车搞研发;那位想读护理的学生改读了健康管理,现在在首尔一家医美诊所当主管。所以说,选专业要看清楚背后的政策和行业壁垒,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让你进的更远。
说到医学专业,这可能是韩国留学最难啃的硬骨头。
2015年,我从业第4年的时候,遇到个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案例。那是个家里开整形医院的富二代,他爸给了一个要求:去韩国读临床医学,毕业回来接管家族生意。看似很美好的人生规划,但当我说出实情后,他爸直接在我办公室摔了杯子。
为啥这么气?因为韩国的临床医学,根本就不收留学生!
来看组最新数据:2024年韩国排名前10的大学医学院,无一例外都明确标注"仅限韩国籍学生申请"。就算有个别学校勉强开放申请,也会卡着语言关 —— 要求TOPIK 6级,还得通过韩国医学韩语考试。这考试有多难?反正我看过题,比HSK高级还要命。
但我知道,很多人冲着韩国医美的名声想去学医。毕竟江南区那一条街的整形医院,简直是现实版的"整容游戏"。可惜啊,整形外科、皮肤科这些热门专业,同样是留学生的禁区。
2023年的数据显示,整个韩国只有不到10个留学生在读临床医学相关专业,还都是政府间特殊项目来的。这是什么概念?比申请哈佛的录取率还低100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医美梦就得凉凉。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中,我摸索出了几条可行的替代路线:
-
生物医学工程 这个专业主要研究医疗器械和技术,录取率在20%左右。我在2018年就帮一位学生申请上了延世大学这个专业,现在人家在三星医疗科技部门工作,年薪比很多医生还高。
-
美容皮肤管理 这是最近5年特别火的专业,专门培养高端美容师和医美咨询师。录取率能达到40%,而且就业方向特别广。记得2022年我一个客户,现在都开了自己的皮肤管理中心。
-
医学研究方向 比如医学遗传学、病理学这些偏研究的方向,对留学生相对开放,录取率在15%-25%之间。虽然毕业后不能直接做医生,但可以进医药公司做研发。
最神奇的是,我那个被爸爸要求读临床医学的学生,最后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现在呢?他们家医院反而因为他引进的新技术,在当地打出了名气。这就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与其撞南墙,不如找个门进去。韩国医学领域的大门对留学生来说确实很窄,但周边还有很多扇窗户是开着的。关键是你得找对打开方式。
说到法学专业,这倒是个相对特别的存在。表面上看录取门槛不高,但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够你喝一壶的。
2019年,我遇到一位法学背景的姑娘徐瑾,国内某985法学毕业,立志要当个跨国律师。第一次见面她就跟我说:"麦哥,我听说韩国法学好申请,是不是特别容易?"
我当时就笑了。是,相比前面说的那些专业,法学的确"好申请"。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top20高校的法学院,留学生录取率平均能达到30%。但是,这个"好申请"后面藏着个天坑。
先说个真实案例。2014年,也就是我从业第3年,遇到一位执着的学生。他硬是要去首尔大学读法学,觉得毕业后能在韩国当律师。结果呢?读是读上了,但毕业后连韩国律师资格考试都没资格参加,因为韩国法律规定,律师资格考试必须是韩国国籍。
这就很尴尬了。你花三年读个硕士,结果连考试资格都没有,这不是纯纯的浪费时间吗?
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学就没有出路。这些年我摸索出几个可行的方向:
-
国际商法 这是最靠谱的选择。2022年我帮一位学生申请了高丽大学的国际商法方向,现在在一家中韩合资企业做法务,年薪破百万。为啥?因为国际商法主要处理跨境贸易纠纷,不需要韩国律师资格。
-
知识产权法 随着韩流文化输出,这个领域越来越热。我2020年的一个学生,现在在首尔一家娱乐公司负责版权保护,工作不要太香。
-
商事仲裁 这个领域特别适合留学生,因为很多案件都需要懂中韩两国法律体系的人才。徐瑾就选择了这个方向,现在在韩国某知名律所做仲裁助理,前途一片光明。
说到这儿,我想给所有准备韩国留学的同学一个总结:
- 专业选择要看三个层面:
-
政策限制(比如医学类的国籍要求)
-
行业壁垒(比如汽车行业的技术保护)
-
就业门槛(比如律师资格的国籍限制)
- 如果遇到限制,记住三个法则:
-
横向替换(找相近但限制小的专业)
-
纵向延伸(从产业链上下游挑选方向)
-
迂回前进(通过曲线救国实现目标)
- 最重要的是心态: 不要觉得换个专业就是认输。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中,见过太多因为死磕某个专业而错失良机的例子。与其撞得满头包,不如换个姿势躺赢。
记住: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你学了什么,而是你最后能做什么。只要方向对,哪条路都能走出精彩人生。
我是麦高,加我微信聊聊你的问题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