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港校收割机来了!一年狂割30W的留学费用!
兄弟姐妹们,最近我的微信都要炸了!各种私信问:麦哥,听说25年香港留学费用又涨了,到底要准备多少钱啊?
说真的,作为从2011年就开始带学生杀去香港的"老司机",我真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 这波涨幅确实有点野性难驯了。但别慌,且听我这个带过上千学生的老麦给你捋一捋。
先说最刺激的总账:一年制的港校硕士现在基本要准备25-30个W。看到这个数字别急着吐血,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在我这13年的"收割"经历里,光是今年就遇到好几个学生,和家里算总账时差点当场去世。
好,现在我们来个费用大揭秘,帮你把这些钱给精准地烧出个道道来:
第一刀:考试刷分费 托福2100,雅思2170,随便刷两次就是4k+没了。要是再加上培训班(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么清楚,都是泪),差不多1w起步。
我那个2019年的学生小璐(这名字够好听吧),愣是考了3次雅思才上岸。最后她跟我说:"麦哥,早知道就听你的好好准备了,这来来回回的考试费都够我在香港吃一个月海底捞了。"
第二刀:商科学生的特供款 你以为就完了?图样图森破!但凡报个热门商科,大概率还得准备个GRE或GMAT。
最近一个学生问我这事,我说:"兄dei,你选的这个专业,不来个G类成绩,港三大的offer都不好意思给你发。"
好家伙,GRE考试费1665,乘个2吧(我从业这些年,就没见过几个一把过的)。培训费?又是1w起步。看到没,这就是为啥我总说:要想省钱,就得用实力说话。
待会儿我还要告诉你更劲爆的 - 比如那些动辄五六十万的商科项目,还有最新的省钱攻略。
但关键的是,在我2024年最新的"避坑指南"里,藏着几个连港校老师都竖大拇指的省钱妙招...
刚才说到考试费用还只是开胃菜,现在来点硬菜,我把香港各大学最新的收费标准给你扒出来。
这套数据还是我上周刚打电话去各校确认的(这些年,我欠港校招生办的人情都快还不清了...)。
学费这一刀,看得我都倒吸一口凉气:
-
港大:最高飙到50.7W(金融类专业),最低也要10.3W
-
科大:9.9W到35.1W不等
-
港中文:最夸张的商科项目要67.3W,性价比最高的文科专业7.2W起步
-
理大:10.7W到44.6W
-
城大:13.2W到44.6W
-
浸会:8.6W到27.7W
真的,每次我跟家长说这个数字,都得先让他们坐稳。记得去年我一个学生开玩笑说:"麦哥,这学费单看得我血压蹭蹭往上涨,比港股还刺激。"
但作为在这行混了13年的老人,我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贵是真贵,值也是真值。就拿我2022年那批学生来说,读完港硕的平均月薪比本科高了差不多1倍。这账一算,两三年就回本了。
住宿费也是个大头。授课型硕士基本上跟学校宿舍无缘(这事儿得从十年前说起,当年港校住宿政策改革,我就预感到这一天...)。现在在港租房,稍微像样点的4000-8000港币/月,一年下来那也是四五万块没了。
不过最近我发现个新路子。
2023年11月开始,港校对研究生的打工限制松了。这可是个大利好!我手里有几个学生已经靠实习和兼职,一个月狂赚7-8千港币。这种机会,在我从业头几年可都没有。
还记得我那个叫心悦的学生(当然这也是化名啦),人家现在一边读金融硕士,一边在某投行实习。上周发微信跟我说:"麦哥,这实习工资都快赶上内地正式工作了。"
下面,我要分享几个独家省钱秘籍,这可都是我这些年带学生趟出来的实战经验...
说到省钱这事,可不能光谈套路,得有实招。作为一个带过几千学生的老麦,这些年我看过太多学生从"望而生畏"到"游刃有余"的转变。来,给你们扒几个实在干货。
首先是大杀器 - 奖学金。这玩意儿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的都未必能拿到。我2021年有个学生梓菡,GPA不算顶尖,但硬是靠我支招拿下了8万港币的政府奖学金。她的秘诀是啥?做足了社会服务时长,还巧妙地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包装进了申请材料。
港府奖学金种类多着呢:
-
特区政府奖学基金:80000元
-
中国香港-APEC项目:看项目定
-
才艺发展奖:10000元
-
博士研究生项目:最高31.9万
那些说"申请难"的,我就想问问:你真的把申请材料写明白了吗?就说去年吧,我带的一个学生,第一次申请被拒,后来我帮他重写了personal statement,立马就过了。这事关键在"知己知彼"。
好嘞,重头戏来了。
2023年11月那个新政策,简直就是给留学生发福利!现在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可以实习打工了,这可是翻身的好机会。我最近几个学生在金融机构实习,时薪70-90港币,一个月轻松入账5-6k。这在我从业头几年简直想都不敢想。
说到找实习,很多人都在问渠道。我给你们圈重点:
-
Career Center别放过,学校的资源千万别浪费
-
LinkedIn要经营好,很多头部券商都在上面发职位
-
JobsDB、Jiis这些本地网站也要看
-
还有eFinancialCareers,专门给金融圈找工作的
记住了,不是让你一头扎进打工里。我经常跟学生说:"赚钱重要,但别忘了你来香港的主要目的。"心态放平,该花的钱花,该省的钱省,这才是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后给各位上岸的学弟学妹一句忠告:出国读书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值这个钱。
在我13年的留学规划生涯里,见过太多因为死盯着省钱,结果错过更好机会的例子。钱要花在刀刃上,这是我的一贯主张。
港校确实贵,但只要你会玩,机会多得是。就像我常说的:"在香港,穷学生也有出路,关键是你得知道怎么走。"
有问题随时私我,老麦一直都在。毕竟在这行混了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帮人解决问题,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是麦哥,关于留学这事
我说点大部分人没听过的观点
扫码加微信,回复100,限时领取**《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