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不要去美国留学?
在我从业13年见过的上万个留学案例里,没有人对未来的惶恐能比现在更甚。
特朗普王者归来,一群学生吓得头发都快掉光了。有人问我,"麦哥,美国要完蛋了吗?签证要凉了吗?"
说句不客气的,这些学生太容易被带偏了。特朗普上台就是世界末日?美国的顶尖大学能让他说了算?
人家这位"商人总统"看着中国留学生每年贡献的百亿美元学费,不知道笑得有多开心。
但我也明白大家的担忧。毕竟这一届的留学生们,压力山大得不要不要的。
不像20年前,我们这批老留学生拿着全额奖学金逍遥快活。现在倒好,家里砸锅卖铁供出去的孩子,托福考到105分都不敢说有把握,更别说还得搞定课外活动、志愿者,整个就是一个"内卷升级版"。
前两天,我刚帮一个学生做完规划,他爸差点当场裂开:美国四年本科,学费+生活费,保守预计要200万。这位家长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老师,攒了十几年才有这笔钱。
"麦哥,你老实说,值不值?"他问我。
值不值?这个问题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在那些光鲜亮丽的"美国名校生"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可太清楚了。去年有个985毕业的高材生,来找我吐槽。说是托福考了115分,结果到了美国课堂上一句话都不敢说,每次小组讨论都怕得要死。
但正是因为见过太多类似的案例,我才能负责任地说:如果你准备留学,现在反而是最好的时机。
为啥这么说?因为至少现在,你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了。这个"性价比"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去",而是"怎么去"。
谁说中国留学生都是富二代?这锅我可不背。最近我对接的学生里,有三分之一在美国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多的一周打工20小时。真当25万人民币一学期的学费是大风刮来的?
"麦哥,能介绍一份校内工作不?"这种消息经常半夜弹出来。说实话,看到这些消息,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前不久一个女生,家里开小百货店的,爸妈硬是凑了四年的学费,结果到了美国发现,光靠家里给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
你们以为国外的中国学生都是开豪车、穿大牌?我告诉你们,更多的是骑着二手自行车,衣服穿得跟美国本地学生一样朴素的普通人。记得去年冬天,一个学生给我发语音:"麦哥,我在食堂找到份洗碗的活儿,时薪15刀,简直赚大发了!"
但这届留学生,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就拿雪城大学来说,现在申请的中国学生托福基本都要冲着110分去,比我2011年刚来时要求的100分高出老大一截。这帮孩子在语言上算是彻底干翻我们这代人了。
不过,高分容易,开口难。看到班上美国学生滔滔不绝,咱们的学生却大气都不敢出,美国教授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以为教授会因为你口语不好嘲笑你?人家更怕你一句话不说!"
我记得去年有个学计算机的男生,来找我抱怨:在国内参加各种编程比赛拿奖,到了美国课堂上因为不会表达,组队写代码时连最基本的idea都说不出来。最后只能放弃CS,转了数据分析。听到这儿,那叫一个心疼。
最近这些年,中国留学生群体悄悄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的学生不再一门心思扎在GPA上,开始懂得"混"了 —— 对,就是要学会"混"。我问你们,去美国读书的意义是什么?真就为了那一纸文凭?
人在国内读书,基本上就是两点一线,宿舍教室两头跑。到了美国呢,你就得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社交,学会规划。
我的一个学生说得好:"在美国,光会考试有个屁用,你得学会当一个完整的人。"这话虽然不大好听,但说到点子上了。
"麦哥,你说2025年,我还去美国吗?"
说实话,从2011年入行到现在,这可能是我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特别是最近托福成绩不断飙升,申请难度逐年增加,很多家长都在打退堂鼓。
但是,让我给你们爆个料:据我观察,现在考虑留学的反而是更理性了。不像前几年,动不动就"澳门赌场网址",现在的家长和学生,开始算性价比账了。
比如说吧,前两天一个学生爸爸问我:"听说清华的毕业生都不来美国了?"我直接笑喷。
兄弟,你家孩子考得上清华吗?美国前100名的学校,随便一所的录取难度,都比国内TOP2低多了。这不是贬低谁,这是实打实的机会成本。
再说个真实案例。前段时间,一个学传媒的女生来找我规划。她在国内一个普通211,但在我的指导下,最后顺利被美国前20的新闻传媒项目录取了。这种"弯道超车"的案例,我这13年见过太多了。
当然,我必须说清楚,现在去美国确实比以前难多了。不是指申请难,是指生存难。没有销号的准备就别来了,美国这个地方,真的会逼着你成长。
有学生问我:"麦哥,你说我要不要先找中介包装一下?"
我直接给他怼回去:"你是来镀金还是来读书的?"要说美国留学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逼你走出舒适圈。
在国内,可能有爸妈事事操心;在美国,连个退烧药都得自己去买。这种从零开始的经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说到这儿,我还得聊聊特朗普。很多人觉得他回来了,中国学生就惨了。我倒觉得,这恰恰是机会。为啥?美国的大学都快没钱了,你以为他们会放弃每年几十万的中国学生?商人总统最懂的就是钱。
再给你们个独家数据:2023年美国大学的国际生收入创了新高,中国学生贡献了40%以上。这些数字在告诉我们什么?只要你有真本事,美国的大门永远都会为你敞开。
最后,我想说的是,留学这事儿,归根结底是个人选择。有人说留学是镀金,我看未必。在我看来,留学更像是一场豪赌 —— 赌的不是你能拿到什么文凭,而是你能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逼成一个更强大的人。
要我说,2025年的留学圈,真正的机会是留给那些敢想敢拼的人。就像我经常告诉学生的:"混不下去的时候,记住一句话 —— 要想活,就得有活儿。"
麦叔做留学13年,经手的留学案例实在太多了, 特别整理了100+篇名校留学经验+我个人的留学认知。
如果在未来两年你在考虑孩子留学的事情,不妨先加下我的个人微信:****maigaof或maigaoone或maigaot****。回复数字「100」领取麦叔**《100+位麦高学员名校留学经验分享》**。
围观麦叔微信朋友圈
看点不一样的留学行业观察、动态